分享

智慧从哪里产生?

 okxso 2015-05-02

智慧从哪里产生?

 

1968年5月,美国天蝎号核潜艇在北大西洋突然失踪,没有人能确定其沉没的位置。美国海军搜索了数月,依然毫无音讯。当时,有位名叫克雷文的人组织了包括数学家、潜艇专家和打捞专家在内的人对潜艇可能的沉没地点进行分析。他一反常规地不是让大家一起研讨,而是让他们背对背地对潜艇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初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最后得到了一个和所有人的分析都不一样的结果。令人惊讶的是,这艘潜艇最后被找到的地点,离这个分析结果只差了22码。

 

这是2004年美国《纽约时报》负责金融专版的编辑詹姆斯 ·索诺维尔基(James Surowiecki)出版的一本广受好评的书《The Wisdom of Crowds》里面的一个故事。这本书第一次使得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这个词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本书的书名,台湾叫做《群众的智慧》,到了大陆,不知为什么就翻译成了《百万大决定》,真是不知所云,大概台湾的出版水平真的要比大陆高不少。)所谓群体智慧,就是大家随便拍脑门的决定都一定会好于所谓“业内资深专家”的意见。换句话说,只要臭皮匠的数量足够多,就一定比诸葛亮还要好。这可真够让我们这些所谓专家们郁闷的。

 

还有更厉害的,到了2005年,互联网营销经典著作《引爆点》(Tipping Point)的作者马尔科姆 ·格拉德韦尔(Malcolm Gladwell)又出了一本畅销书《Blink》,其观点更让人难以接受了:我们通过直觉做出的瞬间判断,经常比认真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可靠,至少不会更糟糕。这一下,不光专家不可靠,就连我们自己的知识和分析能力都不可靠了,看来不光专家要失业,连学校老师们也要一起失业了。(这本书的大陆译本沿用了台湾的译名,叫《决断2秒间》,可惜这一次台湾译得也不太好,其实Blink是眨眼之间的意思,不如译做《瞬间决断》。)

 

这两本书言之凿凿,似乎有些文革时提倡的“知识越多越反动”,或是佛教批评人越读书越难悟佛法的“世智辩聪”的意思。然而佛教在批评其他理论体系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另一个词,叫“不究竟”,就是没有道出根本问题的意思。这里我要借用这句佛教用语来批评这两本启发我们而又有些误导我们的书:“不究竟”!其实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两本书描述的现象,不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决策系统出了问题—明明有更好的又不用动脑又准确的系统,还要去发展什么智力,而是我们混淆了知识和智慧。

 

正确的决策需要智慧,而智慧是进化的产物,是从生物到动物到人类亿万年来适应环境的结果,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体结构和人类社会之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社交商》的作者丹尼尔 ·戈尔曼提到的小路神经系统:“所谓小路神经系统指的是潜意识运行的神经系统,它的运行是自动进行的,不费我们任何力气,而且速度非常快。我们所做的大部分事情,特别是跟情感有关的,都是经过它来处理的。”因此,我们常常一眼看见一个人就会产生好感或不信任之类的感觉,过后往往证明是非常正确的,这种所谓的直觉,不过是在进化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不需经过意识判断的智慧。因为没有意识的参与,我们即使做出了最佳的决策,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以为是幸运使然,或者归结为超自然力的主宰。

 

所以智慧不是知识,智慧解决的是决策问题,而知识解决的是经验的可传递性问题,即,当智慧被固化到了系统(《群众的智慧》中的社会系统和《决断2秒间》提到的人体系统)之中时,我们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知识就能解决问题,但当智慧需要借助经验的累计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必须依靠知识的力量了,这就是为什么“活在当下”的和尚造不出计算机来的原因。可见,《群众的智慧》和《决断2秒间》提到的蕴涵在人类社会和人体系统中的智慧也不是万能的,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知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智慧和知识都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生存的保障,而科学的目的是解释智慧和知识的本质,进而更好地使用它们。人类从科学的角度系统地认识到自身蕴涵的伟大智慧不过才有几十年的时间,充分地运用的例子就更加罕见了。然而,这恰恰给了我们创新的机会,尤其是未来网络的创新,一定要充分利用人类自身的智慧。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对群体智慧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但实用的例子并不太多。在《维基百科》(Wikipedia)中,集体智慧的例子是大选,可惜美国大选四年才有一次,四年一次的决策再明智,也很难保证这个大家民主选举出来的总统在四年时间里不犯错误。

 

网络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使人类思想的聚集变得异常简单,使知识的积累更加容易,但要真正形成比现实社会中更加强大的集体智慧,还需要考虑负面和正面两方面的因素。负面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干扰,是需要消除的,不然,一边倒的网络暴民必然会取代冷静的思考;正面因素是每人的决策如何加总,即群体智慧的产生机制,是需要建立的。这两方面都做好,网络才能变成人类集体智慧的输出工具,人类才有机会变得更聪明。其实,《维基百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短短的时间内,聚集了超越《大英百科全书》的知识,全赖网民的集体贡献。当然,在《维基百科》里,群体智慧被分为认知、合作和协作,《维基百科》的形成只是最简单的合作的结果,更复杂的认知和协作还有很多可挖掘的机会。

 

还有更令人振奋的消息,由于网络的实时性,人类群体智慧的产生在网络上有机会变成实时的,我称之为即时群体智慧(Instant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这些,我以后会陆续展开,希望能给习惯了抄袭的中国网络界带来一块原创思考的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