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短暂得几乎可以用百米赛跑来形容,一过了杨絮漫天舞的日子,立马就入夏了。夏天经常胃口不好,没有食欲,也许只有吃点儿凉凉的东西才酸爽。于是,我自创了夏季五彩凉面。老公在还是男朋友的时候,第一次吃到就大呼幸福。 食材:面条6两、哈尔滨红肠半根、鸡蛋两枚、绿豆芽、小香葱、大蒜、芝麻酱。 制作:
2. 红肠切细条;香葱切葱花;蒜剁成蒜末;鸡蛋打散,加少许盐入味。至此,准备工作就差不多啦。 3. 平底锅加植物油烧热,顺一个方向倒入蛋液,摊成一个圆饼。成型后撒入小香葱提味,翻面儿煎至金黄。 4. 将煎好的蛋饼切丝。为了保持鸡蛋的口感,丝儿不用切得太细。 5. 同时,用焯绿豆芽的水下面条,面不要煮得太软,否则就没嚼劲儿了。下好面过凉水,然后将面条滤水,盛入玻璃碗,加橄榄油,用筷子稍微拌一下,这样面条就不会坨在一起了。 6. 摆盘。这个凉面摆盘的灵感来自于大长今里面的韩式火锅。锅里加植物油,加花椒,将油烧至滚热略微冒烟,趁热浇在小香葱和蒜末上,滋啦一声,蒜香、葱香就一齐活泼泼滴冒出来了。之后,在凉面上撒上熟芝麻增加香味儿。 7. 热水调开芝麻酱。 7. 调蘸水。将海鲜酱油、香醋、白糖、鸡精,香油倒在一个小碗里,用小勺调匀。 8. 凉面上桌,浇上麻酱水和蘸水,Duang~,一盘爽口的五彩凉面就华丽丽滴诞生了! 接下来,就是我和老公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般吃掉这一大盘美味的凉面,眼前只剩下一片狼藉。前几天看《第三极》,西藏的坛城沙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是藏传佛教中一种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喇嘛们用数百万计的彩色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但是,喇嘛们呕心沥血、极尽辛苦之能事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在法事活动过后会被毫不犹豫地扫掉,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寓意“世间繁华,不过一掬沙”。有人说,对毁灭坛城的庸俗解释是:为了表现尘世的虚幻。被毁灭的只是外在的坛城,而在喇嘛的意念中,通过此修炼他们已吸取了更多的能量,意念中的坛城是越来越坚固了。而我的凉面,与坛城竟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吃掉的是凉面,而幸福则慢慢在彼此心中开出了花。 |
|
来自: 求知博学 > 《主食面食/小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