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策的复杂性

 自作自受的人生 2015-05-04
  决策的复杂性
  
  泪痕春雨
  
  事实上,任何一个重要的决策。都不能简单的归为正确或错误。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对于历史当事人而言,当时有A、B、C、D等几种选择。但是哪种选择正确呢?按中天网友等人的观点,它肯定存在一个正确的选择,其它的选择都是错误的;尤其是那个被事实证明失败的选择,肯定就是错误的。
  
  我们什么说这种观点是居高临下的评论历史呢?我们为什么会说,这是一种寻找廉价优越感的历史观呢?因为,选择A自然存在失败的可能性,问题是,选择B、C、D呢?同样存在失败的可能性。更主要的是,当事人选择A失败了,是不是选择A就一定失败呢?显然不是的。因为一个人的失败与成功、一个集团的失败与成功,通常并不是因为某个选择成功的,也不是因为某个选择而失败的。
  
  这就好像,一个棋手,在某个时候,他可以选择跳马,也可以选择出炮;还可以选择对车,甚至都可以选择弃马。你说,哪个选择正确呢?严格的说,是没有答案的。因为,胜负并不是简单的取决于这一步。因为同样的选择,都有可能成功,都有可能失败。
  
  如果在分析一个棋手的失败时,我们过分夸大某一步棋的作用;总而言之,如果他当时换一种选择,就能如何如之何,本身就是荒唐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斯大林一直判断德军不会在短期内进攻苏俄,结果他判断错了,而且损失也是惊人的;但是,苏俄并没有因此垮台,相反此后不久,就由世界诸强之一,变成了两超之一。
  
  甚至而言,如果斯大林当时决策正确了,他准确的判断德军的军事意图,并且在开战之初,就完全占据了战略的主动权。结果会是什么呢?这是谁也不是知道的。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苏俄在第一轮博弈中占据绝对的主动权,美国对世界的战略就开始重新思考了。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会不会依然选择压制日本呢?如果美国不选择压制小日本,小日本会不会由南进改为北进呢?如果日本选择北进,苏俄在第一轮中取得的胜利,能不能弥补由此引发的后果呢?这一切,除了上帝谁也不会知道。
  
  成功、失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绝不是某一步的选择对错造成的。许多人之所以会习惯性的夸大某一个选择的作用,是因为他们总习惯性的寻找一条成功的捷径。换而言之;他们总认为,如果自己能在某个关键时候做一次伟大的、划时代的、正确的选择,那成功的光明大道,就会摆在他的眼前了。问题是,这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虽然类似的机遇,在穿越、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但在现实社会中,永远也不会存在。
  
  一盘棋的输赢,永远不是某步棋的对错可以决定的。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也不是某个选择的对错可以决定的。一盘棋的输赢,是由众多选择决定的;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也是由无数个选择决定的。关键是,人生的选择,它充满了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就如棋局的变化,它也充满了不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如果刘备在当阳被曹军追上杀死;那我们再回头看刘备的选择,自然是错了又错。最简单而言,曹军随时会追上来,你刘备不抓紧轻骑转移,却依然想带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块转移,这不是典型的顾财不顾命吗?总而言之,刘备之所以会在关键时候失败,是因为他缺乏当机立断的能力。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当时刘备放弃拖累行军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成功转移到安全地点。问题是,刘备虽然让曹军追上了,但是刘备依然逃走了,所以人们再回头看刘备的这种选择,自然是对了又对了,因为刘备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在最危险的时候,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追随自己的老百姓。
  
  从这个例子,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来。一个孤立的选择,并不会决定一个人的成功、失败;虽然这个孤立的选择,有可能会造成一个人的成功、失败。
  
  当然了,孤立的看某个选择,它本身不存在正确与错误,如果刘备当时因为带着大量拖累行军速度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曹军追上杀死了,刘备的这种选择,似乎是错误的;问题,刘备被曹军追上,却没有死,而且后来还一再努力,混成了昭烈帝,刘备的这个选择,似乎就是正确的。
  
  事实上,成功的人,那是各式各样;失败的人,也是各式各样。成功的过程,也是各式各样,失败的过程,同样是各式各样。
  
  但是毫无例外,所有的成功,都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不论他一生做过多少伟大的、划时代的、正确的选择,也不会有一条成功的光明大道摆在他面前。因为一切的成功只是过去,接下来的选择中,你如果犯了明显的错误(甚至只是你命不好,比如你并没有选择错误,但是一枝流矢射中了你),所有的成功也会成为历史。
  
  当然了,因为成功是漫长的、曲折的过程,不论你一生有多少挫折、失败,有时候甚至输得让人感到绝望;也不意味着你就已彻底失败了。因为,过去的一切都已过去了,接下来的选择,只要你能保证正确,你依然有机会翻局的。就如,在兖州之乱时,曹操输得快一无所有了;就如,刘备在官渡之前,也输得快一无所有了(关羽被俘了,张飞也跑散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后来会失败。
  
  董卓失败了,所以董卓从率军进洛阳里,似乎就已错了;至于废立皇帝就更是错了;当然了,迁都也错了;信任王允、吕布还是错了。
  
  问题是,如果刘备在入川的路上失败了,那刘备从前的选择,肯定也是错了又错,总而言之,他在前面许多关键的时期,都可以避免后来的失败,只是刘备没有握住;所以沿着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样评论历史,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它无非是满足了我们廉价的优越感罢了。就好像面对一局职业棋手下过的棋。一方在关键时候跳马输了棋,如果我们因此就说,他真傻了,如果他当时出车,就不会输了。这种评价有意义吗?毫无意义,甚至是可笑的。
  
  一切是显然的,这个职业棋手跳马输了,如果换一个更高级别的棋手,依然跳马,是不是也一定会输呢?实在未必。更主要的是,这个职业棋手,在这局跳马输了,如果重新复盘到这里,再下一局,他依然跳马,是不是一定还会输呢?实在未必。
  
  关键是,别看我们说起来这么轻松,让我们与人家对弈;复盘到那一步,人家依然跳马,我们能赢人家吗?肯定不能。当然了,让我们上场,复盘到那一步,按我们所说的方式,不跳马,改出车,是不是一定就会赢呢?肯定也不能。
  
  看历史也是如此的。那些历史大人物的失败,并不是简单的因为,某一步走错了;我们把他们的成功失败说得那样简单、那样轻松,让我们上去,肯定更会输的一塌糊涂。
  
  人生的成功、失败,是极为复杂的、曲折的、漫长的历程;因为这是无数选择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冒险赌博的结果。它绝不是某个选择的造成的。
  
  如果我们在分析他的成功失败时,只是看到他在某个时候选择了A,结果失败了;就是无限夸大选择B的价值;甚至总是他太傻了,他当时为什么要选择A呢,如果换成我,我肯定选B。这就是标准的居高临下的证明历史人物、为了寻找廉价的优越感看历史罢了。
  
  并不是说,普通人没有资格评论大人物的选择对错。而是,如果我们把大人物的成功失败,归于某个选择的对错之上;本身就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更主要的是,如果我们认为某个大人物放弃的选择,是一种显而易见正确的、几乎看不到弊端的选择,那只能证明,我们连那个大人物,为什么要那样选择都没有弄明白。因为,如果当时真存在一种显而易见的、几乎看不到弊端的选择,以人家的经验、能力,怎么就会看不到呢?怎么就会视而不见呢?
  
  所以,普通人自然有资格评论大人物的选择对错,但是,如果我们把大人物的成功、失败,归于一个简单的、幼稚的、荒唐的决定之上,本身就证明我们评论他们时,是为了寻找一种廉价的优越感罢了。
  
  事实上,在关键时候,最终成为大家讨论的若干种选择;比如上策、中策、下策,很难简单的说哪种选择更好,哪种选择注定失败,哪种选择注定成功。因为,他们都是各有利弊的。
  
  关键是,它们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后来的执行情况;一切是显然的,同样背景下的选择,曹操这样做,能取得成功,并不是意味着,张操、李操这样做,也能取得成功。因为他们身后的团队是不同的。更主要的是,在关键时候的偶然因素,可能也会决定相关胜利。最简单而言,在官渡之战际,曹操一系本身就处于劣势,在这关键的时候,曹操突然心脏病死了,你说会是什么结果?
  
  我们必须得知道一个事实,有人做事喜欢冒险,他成功了;有人做事谨小慎微,他也成功了。有人做事大开大合,他成功了;有人做事阴柔、曲折,他也成功了。因为他们做事风格不同,在同样的处境时,做出的反应自然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他们的选择虽然不同,却都有可能取得成功。
  
  反过来说呢,有人喜欢冒险,他失败了;有人做事谨小慎微他失败了;有人做事大开大合,他也失败了;有人做事阴柔、曲折,他也失败了。因为他们做事的风格不同,在同样的处境时,做出的反应自然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选择虽然不同,却都有可能失败。
  
  这就相当于,在重大选择时,有人选择A成功了,有人选择B也成功了,有人选择C也成功了,有人选择D也成功了。反过来说呢,同样选择的人,也都有失败的例子。
  
  一个人的成功、失败,原因是众多的。但是毫无例外,它都是漫长的、曲折的。永远不会因为某个孤立的选择对错,而决定他的成功与失败。
  
  你选择,从空间上看,它不是孤立的;比如,你认为对方没有道理为了争权夺势就要杀死你,(因为杀你,实在等于选择与你同归于尽);问题是,对方却认为,杀了你就会万事大吉(因为在他看来,他杀了你能控制局势),所以看到你敢过来,直接就杀了你。你有什么办法呢?这就好像王允知道后来的结局,他还会轻率的选择杀董卓吗?所以,董卓之死,很难简单的说是因为董卓布局错了。
  
  你的选择,从时间上看,它也不是孤立的。有时候,你前面的一直顺风顺水,而且一副马上就要取得最后胜利的样子,它并不意味着你一定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有时候,你前面一直坎坷不断,似乎再也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你一定就会失败。
  
  就好像在三国海选阶段,谁知道司马懿是什么人呢?甚至到了三国决赛阶段,谁会想到,最后统一天下的,将是司马家族呢?
  
  我们通常总觉得自己比历史当事人高明,无非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础之上。
  
  第一、当事人永远是在迷雾中进行决策;换而言之,当事人在作决策时,常常困惑的问题不是情报信息太少,而是太多了,多的它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哪个有价值,哪个没价值。
  
  而我们在指点江山时则不同,因为我们是事后诸葛亮,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甄别出最有价值的信息。最简单而言,处于董卓的位置上,即使在临死前,也无法准确判断应不应该继续信任吕布;而我们却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吕布绝不可信。处于斯大林的位置上,在德军发动总攻前夕,他也无法确定各种德国即将大举进攻苏俄的情报,是不是真的可信,但我们却很容易知道,德国肯定马上就要进攻了。
  
  对于当事人而言,面对一个二选一的问题,都会无所适从。比如,吕布可信不可信?无非是继续信任他、或是猜忌、打压他。比如,德国会不会马上就进攻自己?无非是与德国继续暂时保持友了,或是选择让西部进行一级战备,关键时候不惜先下手为强。面对这种二选一的问题,当事人常常都只能抱着赌博的心态,因为面对已知的情报,他实在无所选择;似乎怎么选也是个错。
  
  但是,我们与历史当事人存在这种差别。并不证明我们比历史当事人更高明,更不证明,我们可以因此获得比历史当事人更多的经验、教训。
  
  一切是显然的,我们评论历史时,总可以在两难选择中,准确的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两难的选择,我们常常也是无从选择。最简单而言,让一个人现在出去做一笔投资,谁敢说,自己一定能做出正确的投资?谁又敢说,自己在以后的投资中,财富会稳定增长?
  
  第二、当事人最难处理的问题,就是当事人率领的,永远是一群各怀心机的、想着自己私利的人。在这种背景下,当事人在进行任何决策时,都必须考虑如何让自己的下属接受自己的命令,更得考虑,如何让自己的命令在执行阶段不走样。否则,即使是曹操,一时政策有误、判断有误,也会突然发现,他的亲信、朋友(比如陈宫、张邈),纷纷起来背叛他;即使是可以秒杀魏忠贤的崇祯皇帝,也会突然发现,只要大家都和他阳奉阴违,他所有的命令,都将是一纸空文。
  
  而我们指点江山时,则不同了,因为我们在考虑自己的下属时,常常有意无意的认为,我们的下属,都会象棋子一样服从我们的命令;他们都会立足于大局考虑问题。
  
  既然如此,我们只要立足于大局考虑问题就可以了。因为只要对大局有益、有利的命令,下面的人就得无条件的服从。问题是,在现实管理中,你如果报着这种想法,你制订出来的政策,注定都会是一纸空文。因为,端在桌面上讲,你立足大局制订出来的政策(代表国家、民族、百姓、集团利益),大家自然会高举双手支持你;问题是在现实操作,更多的、更普遍的人,通常都是立足于自己的、自己小集团利益之上的思考的。换而言之,对大局有利、有益的制度我们永远都欢迎、都支持,问题是你不能侵犯我们的利益!只要你侵犯我们的利益,你对大局再有利,我们也会反对的。
  
  我们看到历史当事人,制订出的政策非常笨拙、愚蠢。无非是因为,我们在思考相关问题时,总觉得侵犯、损害别人的既得利益,非常容易的事;而且,我们总有意无意的认为,大多数的人为了大局利益,都愿意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可能获得的利益。所以,我们在制订政策时,总是考虑大局,却从来不考虑小局。虽然,我们从大局上会把问题思考的头头是道,天衣无缝,却忘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你的政策对大局非常有利、非常有益,可是侵犯了众多人的既得利益,他们自然会想办法破坏你的政策,想办法让你的政策变成一纸空文。这在社会上、在历史上永远也是常态。
  
 
 事实上,一个权力者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如何制订出看似完美的政策,而是如何让自己的政策可以最大限度的贯彻下去。而在实际操作中,那看看似完美的政策,通常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恰恰相反,一些看似充满缺憾的政策,常常才是最实用的。
  
  第三、历史的当事人,永远也是怀着不可告人的私心杂念。
  
  因为这种原因,太祖、周相有机会终身制,他就绝不会轻易交出权力,当然了,美其名曰,一息尚存,就绝不放弃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华盛顿、杰弗逊之流有机会役使奴隶,他也绝不会轻易放弃这种权力,当然了,他们会强辩说,废除奴隶制不符合美国当时的国情、保存奴隶制是客观使然;说一千道一万,也就是他役使奴隶有理。
  
  至于李世民之类的人,据说非常伟大,但是他一心盘算的事,也是一世、二世、、万世的拥有天下。当然了,三国时代的大哥们,不论有着怎样的差别,他们心中也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我想一世、二世、、万世的统治天下;就是诸葛亮之类的人,也永远也会想着,只要我能帮助我的主公建立功业(让我有机会封侯拜相),就算引得天下战火连天,死上几百万人、几千万人,我也在所不惜。当然了,他们都会美其名曰,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伟大的理想、是为天下人的利益。
  
  而我们在指点江山时,则不同了。换而言之,我们都是为了为了所谓的大局利益,愿意超然于自己的功名利禄之上,愿意超然于自己家庭、家族、小集团利益之上。总而言之,我们永远也如棋手面对棋盘一样冷静、超然。问题是,在现实社会中,如果有可能,我们有几个人会主动放弃重大的既得利益呢?如果有可能,我们谁会放弃可能到手的重大利益呢?
  
  第四、我们在指点江山时,永远只是看着非常少的信息,对着地图想象着如何如之何。所以,我们的规划常常很简单,只要这样就可以那样了。所以中天网友在评论董卓时,才会有类似的观点,“如果狠下心大举清洗,不惜打烂盘盘罐罐,然后全力南下巴蜀西进凉州,大力屯田关中搞水利,休养数年,也许还有机会。但是这些该做的董卓做了啥?”
  
  中天的这种观点,无非是拿战国的格局生套东汉末;前面说到河内的战略价值时,也是拿西汉末的历史,生套东汉末。总而言之,董卓可以走秦国的老路,张杨也可以重走光武帝的老路。问题是,这几个时期的整体博弈格局一样吗?简单的去看,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曹操、曹丕、曹睿、司马懿、司马师到死,也没有平定蜀中。董卓拥有的资源,与曹氏、司马氏相比,能是一个级别吗?三曹、二司马都不能完成的战略,以董卓的资本,就一定能实现?
  
  袁绍据河内,却放弃了河内;曹操据河内,一样放弃了河内;吕布入河内,也从未想过争夺河内。难道袁绍、曹操、吕布集团内的人,都不知道光武帝以河内为基地而取天下的事实?
  
  因为我们拥有的信息非常少,或是有意无意屏蔽了一些信息。所以我总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各时、各地的客观情况是大同小异的,甚至是没有差别的。既然如此,那社会上的一切差别,就是历史当事人道德、思想的不同。问题是,具体的去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客观情况,那差别是大的去了。
  
  作为一个权力者,在作决定时,因为特殊原因(比如时间紧凑),他可以不用征求大家意见。问题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在作决定时,可以不用考虑大家的诉求。
  
  甚至而言,如果一个权力者有充分的自信、能力、准备,他在做任何决定时,也可以不用征求大家的意见。问题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不用考虑大家的诉求。
  
  这就好像,陈平分肉的时候,陈平未必会征求大家的意见,但是陈平肯定会充分考虑大家的诉求。也正因陈平充分考虑了大家的诉求,所以陈平分肉的结果,通常总会让大家都非常满意。这是最经典的权力艺术。
  
  作为一个权力者,他在做决定时,可以永远不用征求大家的意见。但它的前提是,他有足够的天赋,或是他在平常不经意的工作中,已做好了绝对充足的准备工作;换而言之,他虽然没有开会讨论过相关问题,也没有作过任何民意测评。但是,他也可以准确判断出整体利益诉求;在这种背景下,他制订出来的政策,总会获得普遍的支持;当然了,反对者想反对他,也无法获得广阔的基础。
  
  换而言之,如果一个权者有这种本事,不用群策群力、不用组织调研,也可以透过种种云遮雾罩的表象,准确判断出各种力量的分布对比,准确判断各方利益的交错、纠蔼。在这种背景下,他即使是漫不经心的,甚至是强行做出决策,他也有机会获得成功。
  
  就好像有一个大哥级的影星,他曾跑了许多年龙套、演了多年的低成本滥电影;后来终于有机会演大片了,导演让他演一个很有难度的镜头,他一次就通过了;导演问他是如何做到的,他说,这个镜头,我在过去许多年中,已经不知思考、演习了几百遍、几千遍;我一直就在等机会去演。
  
  作为权力者亦然,人家对自己小弟、合作伙伴、各种利益集团、群体的诉求,平常已不知默默观察、分析了多少年;对于这一切早已了然于胸了。在特定的时候,人家自然是信手一个决定,都会让大家都感觉满意。因为,你看似人家是信手做的决定,但是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人家早已充分考虑了;而且也非常符合实际。
  
  有的管理者,平常从不有意识的训练自己这方面能力,更没有随时关注、分析方方面面利益诉求的习惯。在关键时候,他就是天天开会讨论、广泛调研,也未必对此能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
  
  事实上,大家各自有着怎样的利益诉求,并不是需要开会讨论才可以看出来,因为在许多时候,大家有着怎样的利益诉求,在开会时,反而很难清晰的看出来。因为,在会上,大家都习惯性的说着假大空的、冠冕堂皇的话,会下才会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营营苟苟的小盘算。
  
  这样一来,在许多时候,你认为支持你的力量很大,只是因为你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或是有意屏蔽了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在这种背景下,你听到的,永远只是你喜欢听到的话。所以,你在作一件事时,你以为有很多人支持你,但是在关键时候,你就会发现,那是你一厢情愿的想象罢了。
  
  这样一来,在许多时候,看起来反对你的力量巨大,只是因为反对你的人,控制着话语权、甚至只是是因为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许多不敢言而敢怒的人、许多缺乏传递消息渠道的人,其实力量更巨大。在这种背景下,你表面上是强行违背了大家的意愿;其实深挖下去,你实际上代表着更强大力量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你一意孤行常常可以取得成功;相反你不敢一意孤行,反而会无法成功。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诸葛亮据说执法严苛,却获得当地人的支持;而刘璋之类的人据说宽容,下面却遍布反对的力量。
  
  但是,上面的说法,显然是非常极端的例子。换而言之,按我上面的说法,似乎世上存在一种优秀的权力者,他可以和一两个人坐在密室中,就可以准确判断大家的利益诉求;更能准确判断外部的整体情况。但现实中,他显然是不存在的。
  
  换而言之,一个权力者想充分了解外界的情形,想充分了解大家的利益诉求,必须得有优秀的团队、众多专业人士配合;更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还得有人帮他分析、筛选相关信息。说得再具体点,一个人再优秀,如果他没有优秀的团队协助,他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权力者。反过来说,一个人再拙劣,如果他有优秀的团队协助,他也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权力者。
  
  更主要的是,任何一个决策出来,也需要在实践上不断修正。说得具体点,你的决策进入执行阶段后,你必须得不断收集反馈信息;换而言之,这个决策在执行时,出现了什么样的困难、有了什么样的问题,在细节上,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修订?甚至而言,它是不是本身就是错误的,必要时,我们必须得做出重大的调整。
  
  说得具体点,一个人本事再大,如果没有优秀的团队协作他,也他无法制定出优秀的政策;因为一个人无论多博学,也必然有许多盲点、弱点。只有群策群力,才可以避免这种缺点。
  
  说得具体点,一个人本事再大,如果不愿意倾听下面具体执行者的意见,不愿意听取执行者反反馈回来的信息,你制订出来的政策,也会在执行中一步一个坎,最后只能失败的。
  
  普通人与权力者相比,有着众多难以逾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家处的平台比较高,就是因为人家有优秀的团队,就是因为人家有着足够的实践机会。
  
  第一个巨大的差距就是,普通人所处的位置,让他们无法拥有足够多的信息。所以,他们得到的信息,常常都是传说中的马路消息、小道信息,一个人从这种消息、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那是难之又难的;一个人想在这种背景下,对整个局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握,那是难之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权力者所处的位置,让他可以很容易得到足够多的、确切的信息。
  
  第二个巨的差距就是,普通人没有专业的团队协助,所以他在许多时候,常常只是盲人骑瞎马的思考。而权力者,在任何方面,都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所以,他任何一个简单的构想、一个创意,都可以在团队的协助下,变得更符合实际、更全面。
  
  就好像你是一个导演,如果你身边有一流的团队(资金雄厚的投资人、一流的编剧、最优秀武指、非常有天份的助理;豪华的明星阵容,顶级的美工、音乐制作人);那你的一个构想只要提出来,就会在他们的协助下,变得越来越完善,更有可能充分展示出来。
  
  反过来说,你是一个导演,但是你的团队要多差劲有多大差劲(投资少的可怜、三流的编剧、三流的助理、三流的演员、三流的美工、音乐制作人),你的构想即使再好,常常也只是空想,因为没有人帮你完善它、更没有人能帮你把它展示出来。
  
  对于一个权力者而言,如果他有强大的、优秀的团队。那他的所有构想,才不会只是空想。许多时候,构想是美好的,但是如何变成现实呢?他并不是某个人天才就可以实现的。
  
  第三个巨大的差距,普通人的职业并不是管人、分配工作、分配利益;更不是制订各种政策。所以,他们对于类似的问题,只是没事思考一下罢了,绝不会把它当成职业,更不会有众多实践的机会。
  
  对于一个权力者而言,他的职业就是管人、分配工作、分配利益、制订各种政策。在此过程中,他自然会经过无数次实践。
  
  我为什么说,一个人不要说当什么大官了,他只要当过基层管理人员,自然就会知道,管理人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因为,只要你管理过人,你自然就会知道,所有被你管理的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谁也不是随便任你调拨的。而且老话说旧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你想让他们接受你的管理,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你真按书本上的大道理管人,肯定三天两头的得让人堵在门口操你大祖宗,甚至三天两头挨打也不奇怪。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处于管理者的位置,肯定会天天琢磨,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管理大家;更会在一系列挫折、失败中,积累起宝贵的经验。
  
  一个没有管理经验的人,常常会把管理说得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因此遭受过各式各样的挫折、失败,所以他总认为,管人还不容易,我是领导,大家自然得听我的。问题是,只要你过管理经验,你就会知道,你如果真敢这样想,你还真把管理说得太简单了。
  
  有许多人虽然有管理的经验,但是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他之所以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失败,是因为他的权力太小了,只要让他当更高级别的官员,就不会有这种困境了,但是他忘了一件事,你当科长时,你管的是副科长、普通科员,你对他们自然没有无法逾越的优势。所以他们对你不满时,自然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挑战你的权威,低级时口角冲突,高级点肢体冲突;再高级点,人家还可以调动其它力量压制你,用各种阴招报复你。问题是,你当了宰相,你管的是省部、省军级的人,你对他们同样没有无法逾越的优势,他们对你不满时,自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挑战你的权威;而到了这种层次,低级点的冲突自然是口角冲突,高级点的,就是人家可以调动各种力量反击你、压制你;再高级点,就是可能让你进监狱、甚至上刑场的。
  
  所以,一个人只要有过足够的管理经验,说到管人时,自然不会说的那样轻松。因为,管人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
  
  当你明白这个道理时,你再想那些权力者时(无论历史上的,还是现实中的),自然就会知道,他们在进行各种博弈时,都也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你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都需要考虑,更得准确把握各种力量的分布。当你明白这个道理时,你再想象自己处于当事人的位置时,自然不会说得那么轻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