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 八十七

 相逢就是缘 2015-05-04

成语典故 八十七
 

  结 草 衔 环

 

“结草衔环”这句成语,出自“结草”和“衔环”两则神话传说

关于“结草”的传说,《左传*宣公十五年》这么说:

春秋时秦桓公伐晋。晋大夫魏颗领兵抵抗,把秦军打得大败,并且俘获了秦国出名的大力士杜回。

据说魏颗本来不能战胜杜回,在战斗中,幸而出现了一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打成许多结,杜回被草绊倒,魏颗才得擒住杜回,打了胜仗。

这老人是谁?为什么要帮助魏颗呢?魏颗不明白。晚上,魏颗在梦里见到了这位老人。老人说:“我的女儿,便是你父亲的小妾。你父亲临死时不是叫你把她殉葬的吗?可是你后来没有听从照办,而把她改嫁了。你这样救了我的女儿的性命,我一直非常感激你。今天我在战场上结草绊倒杜回,便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

关于“衔环”,南北朝梁人吴均的《读齐谐记》说:

后汉人杨宝,九岁时,有一天,在上下看见一只受了伤的小黄雀。这只黄雀,可能是被猫头鹰之类啄伤了,跌落在一株树下,浑身爬满了蚂蚁,动也不动,看来快要死了。

杨宝很可怜这只小黄雀,便把它救起,带回家去,养在巾箱里,每天采些黄嫩的花蕊来喂它。经过了一百多天的细心抚养,才把它的伤完全养好。这时,小黄雀的羽毛也长得很丰满了,跳跳叫叫,非常活泼,杨宝就放它飞走了。

当天晚上,杨宝梦见一个黄衣童子,口衔四个白玉环,说是送给杨宝的礼物,并且感谢他的救命之恩,祝福他的子孙都象玉环一样纯洁清白,世代幸福。说罢,化作一只黄雀飞走了。

上述两则传说——“老人结草”和“黄雀衔环”,都是封建时代宣传善恶报应的神话。虽有真名实姓,却绝对不可能确有其事。不过,由此而来的“结草衔环”这句成语,有时我们还在运用。

“结草”和“衔环,二者都是报答救命恩情的意思,本来没有多大区别,“结草衔环”,也可以说作“衔环结草”。但是也有人说,二者合并为一句的时候,可以泛指报恩,如果分开来,则活着报答叫“衔环”,死后报答叫“结草”,所以有这样的说法:“生当衔环,死当结草”。


 

 

               节 外 生 枝


 

 

“节外生枝”,比喻从一件事情生出了另外的事情,好象竹子那样,从节上生出枝来、枝的节上又生出小枝来一样,这样枝枝节节,把本来单纯的事情复杂化了。因此,在原来的事情本身之外,牵涉到旁的事情,就叫“枝节”。

《朱子全书》(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文集和语录)中的《读书法》说:“读书且就那一段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这是“枝节”一语见之于文字的最早者。“又生枝节”,后来也有人说作“另生枝节”,或“横生枝节”、“枝节横生”等等。

朱熹的另一部书《朱子语录》,在谈到读书方法时,有“节上生枝”的说法。它说:“随语生解,节上生枝,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节上生枝”,后来一般都说作“节外生枝”。元代杨显之作的《临江驿潇湘秋雨夜》杂剧中,就有“节外生枝”的话。

杨显之在剧中描写了一个善良的妇女张翠莺,路远迢迢,去找她当县令的丈夫崔甸士,不料崔甸士已经另娶新妇,张翠莺到了县衙门口,衙役不让她进去,说:“兀那娘子你敢差走了?俺相公自有夫人哩!”张翠莺感到事出意外,又悲又愤,唱道:“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他怎肯道节外生枝!——”(兀的,古时口语,意即“这”或“这个”,与“阿堵”略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