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草衔环

 与春天同行 2021-12-11

成语出处:

“结草”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zhì]而颠,故获之。”

“衔环”出自《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

成语释义:

结草:把草结在一起,绊倒敌人搭救恩人;

衔环:嘴里衔着玉环;

结草衔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人物介绍:

魏武子:姬姓,魏氏,名犨[chōu],谥武,故又称魏武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与狐偃、赵衰等人合称晋国“五贤士”。

魏颗:姬姓,令狐氏,名颗,因令狐氏出于魏氏,故多称魏颗,史称令狐文子。春秋时代晋国魏武子的儿子,为人明礼敦厚,任晋国将军之职。

杨宝:名士杨震之父,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古代神怪小说及成语“结草衔环”的“衔环”典故的主人翁。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

成语故事:

“结草衔环”源于两个故事,我们先来讲一讲“结草”。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非常宠爱的小妾,名叫祖姬。魏武子刚生病时嘱咐儿子魏颗说:“我要是死了,你一定要选一户好人家把她嫁出去。”后来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结果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祖姬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有人就说魏颗这个人不孝顺,没有按他父亲的遗志办,让那小妾陪葬。魏颗却说:“人在病重时思想是糊涂的,所讲的不会是真心话,我把这个姑娘嫁出去,是按照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公元前594年,秦桓公出兵伐晋,魏颗与秦将杜回在晋国的辅氏交战,两军正在激战之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他用地上的草打成了许多结把杜回绊倒,魏颗因此活捉了杜回,秦军大败。

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老人对他说:“我是你所嫁出去的那个女人的父亲,你没有让我女儿陪葬,我非常感激你。今天我见将军有难,故而结草抵抗杜回来报答你!”从此,“结草”便成为了报恩故事的典范。西晋时期李蜜写给晋武帝的《陈情表》中的“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就是从这个故事发展而来的。

我们再来讲“衔环”的故事。

传说东汉初年,有个叫杨宝的九岁小孩,特别善良,有一天他在华阴山北看到一只黄雀被一只猫头鹰所袭击,掉到了树下,又被蚂蚁困住。杨宝心生怜悯,就把黄雀救了出来,带回了家。黄雀只吃菊花,杨宝就采来喂它。一百多天后,黄雀羽毛长成,就飞走了。

这天夜里,杨宝做了一个梦,有一个黄衣童子来他家里,向他拜了两拜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您仁慈有爱心,救人于危难,非常感谢您救了我。”然后把四枚白玉环给了杨宝,并说:“希望您的子孙如这些白玉环一样高洁,让他们登上三公之位。”

后来,果真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颂。

因为“结草”和“衔环”这两个故事说的都是知恩图报,所以后世将两个故事结合起来,形成了成语“结草衔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成语感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意识。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实际行动予以报答。同时也告诉我们善有善报,勿以善小而不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