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商学院微信(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关注)每周二“中外课堂”栏目分享国内外学校的一则创新教育案例。这是第731次分享,作者是我们的特约撰稿人、美国迈阿密大学亚洲亚美研究主任黄全愈。我们已获授权。 约在1992 年底,当我第一次读到理查德·斯卡利著的美国儿童读物《小兔子之书》时,我小小地吃了一惊。因为在书的末尾,我读到了与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完全相反的内容:“乌龟总以为它们能在赛跑中击败兔子……但他们不可能做得到。” 当时我问儿子:“乌龟能在赛跑中击败兔子吗?” 他不假思索且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能啦,因为兔子太骄傲自满了!” 时隔六年,我再问儿子:“乌龟和兔子谁跑得快?” 他在鼻子里不屑地轻轻哼一声,竟然懒得回答我。看我非要他回答不可,他不耐烦地说:“怎么问那么stupid(俗不可耐)的问题呢?乌龟怎么可能与兔子赛跑嘛!” 我觉得他对“龟兔赛跑”的看法的变化很有意思,便立即给我弟弟家里打电话,他那对双胞胎儿子来美国也六年了,一听这个问题还是回答:“当然是兔子跑得快啦。” 后来,我趁给国内打电话的机会,问过五六个孩子。没有一个不说乌龟跑得快,因为兔子骄傲自满。只有一个年龄大些的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有个故事,讲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骄傲,被乌龟赶上了。” “龟兔赛跑”的故事在国内是家喻户晓的。几乎没有一个儿童不知道,由于兔子骄傲自满,停滞不前,乌龟把兔子甩在了后面。1999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龟兔赛跑”的故事被别出心裁地新编了一回。大概是因为兔年的关系,兔子应有个好形象。新编“龟兔赛跑”以龟兔互相帮助,共同胜利,来了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结局。 新编是新编,但还是在讲一个寓言,一个道理。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更愿意孩子们从这个故事中学到其深刻的含义和哲学道理。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却更注重要孩子们去学到兔子要比乌龟跑得快得多的科学知识。 美国的不少机械,例如割草机,在其档次变速的示意标志上,用两个箭头分别指着两个标志:一端是乌龟,另一端是兔子。这种国际通用的图示,明白无误地表明:乌龟标志着慢速,兔子标志着快速。捷兔骄傲自满,是一种寓言的想象,没有必然性,但兔子比乌龟跑得快却是科学常识。笨龟勤奋不懈,是一个童话的假想,没有规律性,但乌龟根本无法与兔子赛跑却是不争的科学事实。 国内的读者可以做一个有趣的试验,到幼儿园或小学去问问,看看孩子中有几个不认为兔子骄傲而落后于乌龟的?孩子们只注意到寓言的想象,而忽略了科学的事实,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探讨。
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