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三年,从800到20000元月薪的成长经历与心得

 长庆wcqjs 2015-05-05
三年前我还是一个民办大专生,没有名声响亮的学校、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证书、没有500强的实习经验,连英语都说得磕磕碰碰。三年后我成为了一家外资商务网站的中层管理者,基本收入已经达到20000+。 回想这三年来的职场经历,我到现在都很感慨,想把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当作是职场三年的回忆,也给那些正在职场上拼搏的朋友们一点点经验吧。
  
  毕业时为争到一份工作,在拥挤不堪的人才市场蹲点,被刁钻的HR问得面红耳赤,每次被招聘单位拒绝的时候心情都非常郁闷:家里花这么多钱供我上大学,换回这张薄薄的学历证却根本不能帮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每晚坐在电脑前,打开几个招聘网站疯狂投递简历,当面试电话响起的时候我就极度兴奋,可是面试后又极度沮丧。在那两个月里,我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之间游走,最后一家网站论坛打打电话告诉通知我可以上班,做总务后勤,工资800块。IT行业,虽然不过是IT民工,但当时感觉说出去还是倍有面子的。
  
  这个公司特别小,是几个年轻人一起合伙做的,没有一个清晰的工作流程和部门规划,所谓的总务后勤其实就是打杂,什么事情都要做,什么事情都要会做。传真、快递、复印、订水、交费用、去银行转账、收集商户信息、做表格、统计数据、发布论坛信息、为销售做好计划……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做,每天忙得飞起来,一上班就有不同的人问你要这个,要那个。当时觉得特别难受,一个刚毕业不久的人,还没进入职业状态,没有人告诉你要怎么安排工作计划,告诉你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次要;什么先做,什么可以延后。工资800块,工作时间10小时,每晚回家都坐在空荡的车厢内,想着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将来会一直这样下去吗?

  我决定不再荒废下去,要进行自我学习,向800块告别,向更高层次进发…

五个职场必备的基础技能

 回过头来看那段800块的日子,对于我来说并不是没有帮助,正是它让我打好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先插播一下这三年下来,我认为最重要的四个职场必备的技能,没有这些基础技能很难有进阶和升职的机会。
  
  一、抗压能力

  我遇到过很多新人,在刚开始的工作时都希望有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工资薪水高。其实人人都这么想,但是这份环境是很少的,没有几个老板愿意花钱养个闲人。工作量都是呈几何式增长,怎么去排解工作压力是职场必修的课程。
  
  当时我遇到一堆事情,每天感觉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差不多在我要抓狂的时候,我学会“TO DO list”,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都罗列出来,按照类型分成两类“重要”“非重要”,在这两大类中再设定优先等级“高”、“低”,这样每天的工作就可以基本划分为四大种类:重要-优先、重要-非优先、非重要-优先、非重要-非优先。
  
  这样工作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知道每天的工作量,对不重要的工作可以先暂时放一边,先将重要工作赶快完成。很多人都用电脑上的OUTLOOK做计划,但是这样效果并不理想,我建议还是买一本记事本,把每天的工作全部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月末可以总结这一个月的工作情况。



  二、学会保护自己
  
  很多朋友都会在工作中遇到磕磕碰碰,相互推诿和扯皮,总会有受气有委屈的时候。要在工作中学会保护,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与其他部门的工作都必须通过邮件/书面确认,存档留底,这样事情出了问题就能找根源,一定不能口头确认办事,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和同事或者客户沟通,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工作职责,别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承担工作,更不要什么事情都答应别人,如果这样的话,第一增加自己的工作量;第二将工作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吃力而且不讨好。
  
  职场新人有时不好意思拒绝同事的要求,所以往往容易被公司的前辈要求做额外的工作,如果遇到这种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上级确认,告知现在的工作量,确认是不是需要把事情承担下来做,这样上级能够知道你目前在做那些事情,又可以把这种接不接的选择留给上级去选,避免同事间出现问题和矛盾,更能给同事一个警示不要随意给你安排工作。
  

  三、掌握沟通技能
  
  我们和谈得来的朋友能够有很多话题聊,在工作中却不是和每个人都能聊得来,甚至和很多人无话可说。但是工作是需要沟通和协调的,必须要主动和同事或者客户攀谈,了解他们说话方法和思路,知道怎么和他们沟通才能让他们清楚明白。

  其实在工作之余、平时空闲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和同事或客户聊聊,和对方加深了解,事情做起来才能更通顺,而且还能建立起比较好的个人形象。
  
  一定要给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影响,有些朋友在一个公司做了两三年,很多同事还不知道他到底叫什么长得什么样子,这是非常失败的。
  

  四、保持学习的动力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当时冲劲会很足,但是做着做着人就疲倦了,感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行,每个月有钱发就可以。但越是这样将就,这份工作越容易显得乏味。
  
  其实,每天的工作都是挑战,工作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天的工作都可以总结今天哪里做得好,哪里有欠缺,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去改进。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把今天做的事情总结一下,把明天要做的事情整理一下,这样的方法对未来工作会很有用,而且每天都能有成长。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从点滴开始的,外人看到的是他努力的成果,但是看不见他在成功上所耗费的精力和用心。


  五、学会调整心态
  
  赚800块的时候总在报怨事情这么多,为什么XX每天指手画脚很轻松,却比我赚这么多钱,心里总是非常不平衡。但其实,心里怀有怨恨反而容易坏事,因为当你的职场目标就是钱和轻松,看的不够远,就会被局限在怨怼里,没有了积极和活力,甚至你不会去反思为什么自己只赚800。
  
  时时反问自己,我到底做了多少事情,为什么只拿这点钱?是我哪里做的不够还是我做的不是公司所要的?XX赚这么多,他到底有什么优势是我没有的?我该如何去改进?
  
  人是复杂的,并不是好与烂可以简单概括的,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要调整自己心态,告诉自己800是必经之路,是通往更高层次的6K乃至1W的磨练。
  

  上面这五条都是我在第一份工作时候积累的心得,虽然那个时候非常累,而且工钱这么少,但是我到现在都没有后悔当时选择这份工作。因为正是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堆积如山的工作量,让我迅速成长。
  
  我到现在仍然感激给我第一份工作的老板,虽然他给的钱少,工作量大,却让我这样的一个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环境,知道学校和社会的差别,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学会很多职场技巧,从一个学生转变为社会人。对任何事情都能心怀感恩,往好的方面想,明天一定会有希望。


刚毕业菜鸟自检6项

  一个毕业生为求工作可以答应做800元的工作,那是因为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不清楚职场的守则,更不懂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游戏规则。他需要有一个环境能够让自己的慢慢进入职场的角色,了解职场基本守则,800元的工作正是这样一个可以提供锻炼的场所。
  
  不夸张地讲现在很多毕业生进了公司连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都不会用,进了公司上下班连最基本的打招呼都不懂,称呼同事都是“喂”,连起码的礼貌都欠缺。我曾经面过一个毕业生,简历照片竟然是非主流风格,真是让我大跌眼镜。更甚的是,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没有责任心、做事情没有条理,执行能力差,让人很头疼,这就是很多企业不愿意招收毕业生,实在是培养一个新人的成本太高了。很多刚毕业的新人埋怨市场的不公平,但是市场却是最能反映本质的,连起码的职业素质都不具备,有公司出800已算是不错了。
  
  罗列一下一个毕业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1.电脑操作技能:能够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收发邮件、熟练操作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进行文章排版、函数统计和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的设计和撰写、会关联打印机进行文件打印、会使用PS等软件进行简单图片处理(截图、分割、合并图片、打水印)
  
  2.服装穿着:有些公司对着装有要求,就一定要按照要求,没有必要去做标新立异的反叛。职场就是有这样的规则,硬要不按照规定穿着的人,是连做起码的职业意识都没有,穿西装打领带能够表现出专业,更能让客户感觉到被重视和尊重。
  
  3.礼仪守则:早上上班和所有的同事打招呼是必要的,工作是团队化的操作,不是个人单干,相互打招呼能够拉近同事之间的感情,晚上下班也是应该这样。称呼别人不要用“喂、哎”,同级别的称呼名字、上级称呼其职位比较妥当(当然也有上级比较和蔼,没这样将就),起身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放好,不要让椅子拉开在过道上,这样会妨碍其他同事走进走出
  
  4.电话守则:不要用公司的电话进行长时间的私人聊天,讲电话的时候声音要放轻,不影响其他人的工作。如果有电话打进来,应该立即接起来,不要让电话长时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因为有可能大客户会光顾,不接电话或者来不及接电话,就会丧失一个合作机会,丢掉一份大单子。
  
  5.工作执行: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作为一个毕业生是没有什么余地去选择那些想做,那些不想做。领导让你做事就必须了解在什么时候、按什么格式、以什么方式完成,接受到工作必需知道这三个要求再开始做事,不要一味盲目单干。
  
  6.以流程来做事: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你的直属上司让你做什么你就按照他的要求来,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就行,你的平级同事/其他部门上级/同事让你做事,必须向领导确认是否可以做,再开始执行,你没有权利答应或者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只有按照流程来做事,才会做错事,才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问题。


一次宝贵的面试经历

  在本地网络论坛做了差不多4个多月,我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事、如何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工作,知道一个最基本的职位到底需要掌握怎样的技能。同时,公司已不能给我:制度化的工作流程管理、持续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晋升体系、实质的工作经验和公司知名度、进入行业核心圈的路径、人脉资源等。而没有了这些,别说工资只有800,就是5000的工资也没有意义,因为这份工作不能让你的履历出彩,无法助你积累职业经验,对于想在职场上有一番作为的朋友来说,这完全在浪费自己的职场时间。
  
  我开始留意招聘网站的信息,同时多留意一些职场技巧。我认为,作为一个民办大专生,英语口语又是我的软肋,想要进跨国500强不太现实,所以我找的范围都限制在港资公司、日资企业等目标上,希望能够学习到他们比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流程管理。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民营企业,并不是我媚外,而是我觉得外资的工作方式可能会学到更多东西,在严格要求下成长的速度会更快。民企是将来发展的方向,但是民企也存在问题,大型民企对员工素质要求高,但是企业的管理方式却是松散的,工作流程混乱,对想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和自我管理不是很有利。


  找工作时发现,很多500强的企业会通过中介招聘一些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做初级工作,但是对英语的要求还是很高,而我,基本每次都在英语关上被刷下来,非常郁闷,这让我开始留意如何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水平。很多毕业生都抱怨外企的英语要求,这就是规则,你没办法改变只能学会承受,或者干脆不要找有外语要求的企业。但其实,学好一门外语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英语口语不行的朋友们多多努力,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英语口语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得到提升,工作还是要换的,那段时间内我感觉自己压力很大,一边要应付堆积如山的工作,一边还要小心翼翼的找工作,担心工作还没找到被炒了鱿鱼,毕竟当时年轻,收入低,不好待在家里慢慢找。
  
  差不多过了2个月时,我了解到一家日本大型的B2B商务网站进驻中国,准备在中国大展拳脚,看着招聘信息上写着“有机会成为中国公司的首批员工”的字样,我觉得我的机会来了。首先在一个新公司最容易展露头角,晋升机会够大;其次,新公司的首批员工没有之前的前辈排挤,容易获得较大的成长空间;第三,毕竟是外企而且还是互联网企业,今后的工作简历上可以写下一笔不错的经验。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投了一份书面简历、一份电子版本的简历,等待着他们的面试通知。简历投了很久都没有回音,当时有些失望觉得自己没戏了。心想自己错过这样的机会真是可惜,可能还是自己不够资格吧。然而,忽然一天下班后在公交车上接到了面试的电话,当时故作镇定的完成通话后,心里那个雀跃,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一定会面试成功,但是至少有公司给我这样的机会去试试——当时真的很容易满足,呵呵。
  

  我准备了中英双版的自我介绍,理清6个月的工作情况,整理好仪容,按照约定时间参加面试。
  
  一进去,发现一群人坐在里面等着面试,看上去都是精神奕奕、自信满满的样子。我暂时没和他们搭话,做了几个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但是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群体面试要出彩更不容易。
  
  一个人事经理进来,先做了自我介绍并介绍了公司情况,我从他的话中感觉到他们正在非常着急寻找人才, 这种对于中国市场的急切心情让我感觉自己会有机会的。虽然我的文凭和外语不佳,但是好歹那6个月的昏天黑地的论坛工作让我了解互联网企业大致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而按照日企的思路,他们并不喜欢个性特别突出、特立独行的人,他们喜欢的是执行能力强、工作条理清晰、为人严谨和诚恳的人。我认为照着这个思路去群体面试,说不定会有机会通过第一轮。
  
  第一轮开始,人事经理让我们做自我介绍,每个人都开始在集体的注视下介绍自己之前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其中一个男生之前在很著名跨国公司做过,自我介绍时中文夹带着英文,工作经验丰富;其他的面试者都对他投以羡慕的眼神,可是我瞥到人事经理的眉头轻轻挑高了一下,但是不知道他到底是特别中意还是不中意那个男生呢?
  
  轮到我后,那个男生的优秀没有影响到我。按照原先的设定,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学历,把重点放在工作经验上,并且表示对这家即将进驻中国的B2B网站很感兴趣:首先是因为电子商务是新兴行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次他们在日本有很丰富的经验可以拿到中国来;我还表达了希望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我注意到人事经理听到这对我微微一笑。讲完后,我感觉还不错,因为在座的人只有我谈到了这家公司和未来发展前景,之前对我有点不屑的面试者,现在看我的眼神都不同了,我的信心更强了一些。


  接下来所有面试者分成两组进行辩论,题目是“电子商务在中国是不是朝阳产业”。辩论这种形式大学里常常有,但是面试辩论不同于校园中的辩论赛,更多是为了考察个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更甚是领导能力,所以千万不能急于表现自己。我认为必须先和小组成员一起沟通,大家都能认同的观点,才能成为小组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由浅入深地整理成几点,这样在向面试官阐述小组的观点时就会显得有条理性、有逻辑性,更能有感染力。我照着这个思路和大家沟通,拿出事先准备小本子和笔一一记录下来。
  
  等准备时间过后,人事经理点名让我代表小组发表观点。我感觉会议室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我这里,我有点紧张地阐述了小组观点。这时我发现人事经理后面多出两个人,可能是我们在进行小组准备时进来的,他们两个人坐在椅子上拿着本子记录着什么,并且和人事经理频频交流。等我说完,我感觉自己流了很多汗。
  
  现在想起这个面试辩论,我会不由感叹,当时真是稚嫩,而就是这份稚嫩和冲劲帮我打通今后的职场道路。

  接下来是另一小组的发言,因为我的准备让对方小组感到很被动,他们似乎并没有考虑周全,发言人的观点只不过把小组成员的观点罗列在一起,其中甚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逻辑混乱,在阐述观点这个环节,我们占了制高点。
  
  观点阐释完毕后,就是相互辩论这个环节,其实电子商务是不是朝阳产业这样的观点,对一个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只有一种答案,就是肯定。只要顺着这个思路走,在和队员的协调时,我们商量故意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让对方接招后无法自圆其说。这个方法很奏效,5分钟的自由问答时间,对方组员被我们小组完全压制,胜负在他们涨红的脸上已经揭晓。
  
  人事经理出场,总结这个辩论,对我们组很满意。告诉我们回家等通知,一个星期之内自然有分晓。所有人拿着自己的求职表格交给人事经理后一一立场,我将表格交给人事经理时,对着他说“谢谢给今天这样一个面试机会,再见”,他微微抬眉看着我,对我笑笑。
  
  离开面试点,我感觉自己非常累,这次面试比三次面试还花体力和脑力,还只是群面,不知道自己是否过关。那个星期对我来说过得真是忐忑不安。


“意料之内”的惊喜:3倍工资

  差不多过5天,我接到了第二轮面试电话,在我的意料之内,但是放下电话我还是非常开心,在竞争这么激烈第一轮,我能脱颖而出,证明我的能力获得认可。
  
  接下来我就好好准备第二轮面试,应该不会是群面了,我揣摩着会问我什么问题,并给自己的选一套比较正式的衣服,日企比较注重穿着,千万不能留下一个邋遢的印象。
  
  一切妥当之后,我提早来到了面试地方。

  接待我的是一位前台**,她很客气地把带到会议室门口,给我安排座位还给我倒一杯水,面试很多地方,还第一次有人这么客气对你,心里想小日本在细节上做得没话说。
  
  等了不少时间才出来几个人,其中两个就是上次面试坐在人事经理旁边两位,他们看见我就让我进了会议室,双方坐定,他们进行自我介绍,是这个公司营业部的两位部长,对我上次面试的印象挺好,进行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我的情况,考察我一下我是不是适合这个公司,我的能力是不是能够胜任营业支持的职位。
  
  营业支持说白了就是销售助理或者是销售客服,我觉得之前6个月的论坛后勤工,能够给我打下基础,让我在联络客户、整理资料、预约拜访时间、电话拜访等方面有经验,能够应付日常事务性的工作。
  
  所以两位部长提出什么问题,我就怎么回答,尽量表现自己在之前工作中到底做了哪些事情,怎样通过时间管理安排工作。在和直接部门领导面试,千万不要夸大自己的工作经历,而是着重表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如何处理事务,如何进行团队合作,曾经获得哪些成就,在细节中体现自己的能力。
  
  等他们听完我的回答后,对我提出一个最后问题“你对我们有什么问题吗?”这句看似平淡问题,是我最想回答的问题。
  
  “我想知道部门大致工作流程,和我职位需要配合哪些同事、哪些部门。”我抛出了我的问题,是想知道这两位领导的理解问题的思路,他们自己对公司和部门工作流程认识度,同时也能了解我这个职位大致的工作量,和对外联络情况,对今后开展工作和打开工作人际网都能做大致估计。
  
  两位部长对视笑笑,说我是他们面试到现在唯一对他们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并且对我的问题做一一解答,从他们口中我了解到营业部对公司的重要性,我这个职位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客户的联络工作,我感觉我这个职位虽然事事务性的,但是工作却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晋升的可能性也会很大。
  

  三个人谈的很投机,从两位部长对我表情我能看出他们对我印象很好,其中一位还给我倒了杯冰水。他们让我等在会议室,说让总经理和我谈谈。我当时就很惊讶,我这个职位也要让总经理过目,难道这个公司只能他说了算?是日本人?


  等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漫长的一个小时,原来总经理在和人开会,等他开完会才能面试我,这也算是第三轮,当时我有些紧张,不知道要怎么设计面试路线,完全没有概念。

  在我坎坷不安的等待时,一位矮矮小小的人走了进来,两位部长站在他的旁边,我知道是大人物来了,赶忙站起身,向他示意。他是中国人,带了一幅变色的眼睛,对我笑笑,开始和我聊起家常,问起家里人的情况,爸爸妈妈退休了吗?上班过来交通方便吗?之前的工作辛不辛苦?完全的和工作不相关,我有点不在状态,但是又不好不回答,只能硬着头皮和他聊天。
  
  大概聊了差不多40多分钟,他突然冒出来一句话“我们工作公司刚刚起步,你这个职位可能不是支持一个销售,是支持整个部门,会经常加班,能不能适应?2500的工资+480元补贴,你愿不愿工作?”
  
  重点终于来了,我没有马上回答他的话,而是在脑中做了一下整理。我说“我觉得我一个刚毕业的社会新人,我希望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平台给我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通过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多成长,如果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好好争取,工作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学会怎么做人,我非常愿来这里上班。”

  小老头听了我的话,觉得很满意,哈哈笑起来。对我说那就下周来上班,我们的新办公室已经准备好了,你就是中国分公司的首批员工,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工作愉快。
  
  我这番话隐藏了自己对工资的看法,把来公司学习放到首位,让那位总经理感觉非常开心,同时也给他一个印象是我不是为了工资计较的人。将近3000元的月收入,已经让我的工资翻了三倍多,我心中暗喜。
  
  离开会议室时,一位部长送到到门口,并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新公司的地址,告诉我上班时间,第一天不要迟到。我私下问他,我是不是要学点英语,他对我笑笑,说在工作中还是英语最重要,有时间补一下英语吧。
  
  听了他的话我更放心了,走出办公大楼我不由自主边走边跳,终于成功了,我终于熬过最艰苦的时期,我的职场人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意外的挨骂:不想干了!

  新公司的办公室在这座城市的顶级写字楼,着装当然不能随便,不然一进门就会被保安质问。很多朋友会埋怨保安狗眼看人低,如果换个角度去想,保安是为这幢大楼所有企业挡掉闲杂人等,这也是他们工作的职责,并不是故意刁难你们。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而不是从自己的主观去判断一切人或者事,毕竟你在一个环境中并不是一个人单干,而是一个团体活动,一项工作的展开需要各个部门和环节的人员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在工作中需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体谅别人工作的难处,而不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第一天上班,原本带着期待的心情,但是遇到很多没想到的事情,让我差点就不想干了。
  
  上午到了办公室,前台给我打开门,我还不知道自己坐在哪里,之前面试见过的部长和总经理都不在,前台带我到部门位置,告诉我让我等一下,营业部的上班时间比其他部门晚,而且今天又是新公司搬入的第一天,很多人都没来。我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崭新的办公用具和电脑,感觉一切都不真实。
  
  一周前我还只是一个在又脏又乱的商住混用大楼上班的IT小民工,现在是穿着职业装,在顶级写字楼上班的IT企业职员,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把太阳的反光照在我的脸上,感觉有点眩晕。
  
  过了半个小时,有人陆陆续续来上班了,他们都是营业部的同事,也是第一天上班,我们见到彼此就开始打招呼聊起来了,大家对这个商业模式和新公司都充满了期待,每个人脸上都有一种憧憬。两个部长和总监也出现了,我们到了办公室集合。日本方面的负责人出现了,他自我介绍是中国分公司的总经理,我当时就纳闷了,面试我那个总经理不是中国人吗,怎么现在却是日本人了?我有点疑惑的看着那个人,他起身自我介绍他是中方的负责人,副总经理、营业部的总监。
  
  原来如此,正副已分,虽然是一个日本企业,当时按照人员的安排完全是中方主导,营业部在公司地位可想而知。我暗想自己在这个公司关键部门,今后升职机会会很大,不由暗在高兴,但是谁又会想到正是这正副的差异,导致之后的正副之争,在日后给公司、给部门、给我自己带了从未想到的冲击。
  
  正副总经理介绍完毕,内容部的部长登场,一个胖胖的男人语速极快,主要负责网站内容和技术架构。我想起了他是在公司门口遇到的人,曾经自我介绍是跟着日本总经理一起回国的东北人,他说是他带着这个商业模式回来开拓中国市场的,想起他对我说的话,我的心里不由划过一阵冷意,三个人,三种说法,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还是要小心做人,免得惹火上身。
  
  行政部和财务部领导各自介绍之后,就是各个部门员工的介绍,大致上能混个脸熟。回到座位上,我还在想着之前三个人的介绍,总觉得心里不舒服,但是又想高层的事情管我什么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副总经理的脸色不太好,感觉是经常熬夜,两位部长也不作声,他们三个人又去办公室开小会了,我们部门的人就开始聊家常了,感觉上所有的同事都很亲切,他们中间有几个还是海龟,人也长得很帅,我想虽然我不是销售,但是跟着他们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开始渐渐熟悉起来。
  
  这是一位部长拿着U盘进来,告诉我等会交给副总,我一个劲的点头,以为自己听清楚他的话,拿着U盘直接给了内容部的部长,回到座位上没多久,副总就过来问我要U盘,我才知道自己送错人,赶忙拿回U盘,送到副总手上。副总看着我,摘下他的变色眼镜,对着两位部长吼“这点事情都不会做,你们招的什么人!”,我当时人傻了,整个部门的销售看着我,大家都不作声,长着大从未被这样说过。
  
  熬到下班,我站在地铁车站等地铁,开始想我干嘛要受这种气,来这个地方上班,我不想干了!



改变我职场人生的选择

  回到家,爸妈问我第一天上班感觉怎么样,老板和同事对我好不好,我一阵为难,本想向他们诉苦,找点安慰,但是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我不好意思开口,他们对我这次的工作抱很大希望,觉得自己的孩子总算有点出息,希望我好好干,如果我说出今天的事情反而会让他们担心,我一个劲的说好,对付着过去了。
  
  躺在床上,我想着要不要辞职,不必为了什么钱受这种气,太不爽了。但是又转念一想,今天遇到的事情也算是一种考验,如果我连这点打击都受不起,就想退缩,那今后怎么办?我告诉我自己,今天的U盘事情如果在听到要求后,向部长重复一遍求证,就不会出错。错在自己,不能埋怨别人。不骂不是就一直错下去了吗?我不应该为了这点事情,放弃工作,除了问题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到,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做的不够,如果让别人有挑剔的地方,那就是我还做得不到位,是该被别人骂。
  
  正是这样的想法,第二天我顶着熊猫眼上班了,而正是这样的选择,让我的职场人生从此改变。

  第二天上班时看见副总感觉他不如面试时这么亲切,而是充满暴躁,一张脸整天都是板着,黑咖啡不离手,抽起烟来很凶,可能营业部的压力很大吧。看见他真有些害怕,但是我和他级别差太多,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去自己找骂就行。
  
  战战兢兢开始每天工作,公司初期都是收集行业内的消费者信息和客户数据,部长和销售整天忙进忙去拜访目标客户,收集的商户信息都是一打一打的,而我就负责整理客户数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商户,将目标商户信息整理、统计之后,交给内容部进行录入网站的系统后台。一个人面对10个销售的后勤工作,我开始觉得工作特别繁重,每天至少晚上9点以后下班,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
  
  内容部说收到收到很多数据,有些信息缺失,但是销售坚持信息已经完整交给我,之前在审核客户数据都是至少校对三次以上,怎么还会出现缺失问题,我觉得责任都落在我身上。缺失的信息只能自己打电话给客户再次确认审核,出现这样的我不得不开始资料确认,当****移交给其他部门时,我做了一下资料确认表,记录收到多少商户信息,商户信息是否完整,其他部门人员在接受时必需确认签字,这样就可以明确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我的这个确认表也受到两位部长的认可,副总看着我默不作声,我做自己的工作尽量和副总避免接触。
  
  忙得热火朝天时,公司又招进来三个营业支持,将销售化成两大区域分别有两位进行管理,加上我一共四个营业支持,就是对口不同的营业小组,为他们的销售进行辅助,并且监督他们的工作质量。
  
  我觉得这么划分,第一是让所有的销售有竞争意识,第二是让两位部长进行竞争,第三我没有获得副总的认可,我被分到其中一个小组进行后勤工作,并没有做到部门后勤总控,而且新加入支持还是副总特意招到的名牌大学帅哥,我没有机会晋升,心里郁闷,觉得一个多月的努力并都白费了,还因为U盘的差错给副总留下坏印象。
  
  但是转念一下,才刚开始工作一个月要是晋升才不正常,我一个新人做错事情被骂是应该的,现在不是抱怨,还是找出自己的不足获得所有人认可,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要了解新近三位支持,不要以前辈的老资格压他们。想起曾看过一位职场前辈的话:“成功是在每个小细节上精耕细作,旁人只看到你收获成功,但是却不知道你的投入和产出比重。成功模式不可复制,但是成功的经验却可以分享。”因此我告诉自己,千万别急于求成,让人感觉我是一个对成功欲望很强的人,而是让人感觉我是一个努力工作、不计较小得失、对同事都能热心帮助的人。没什么比在别人心目中树立正面形象更重要,特别是老板面前。



5000的心得:树立职场正面形象

  我总结很多职场前辈的对于树立正面形象心得:
  
  1.你的努力要有人看到:
  
  努力不是埋头苦干,你必须让领导和同事都知道你很忙,你有很多工作正在做,你很累,但是你埋怨却很少。(要埋怨也不是对个别私下埋怨,还是当着领导和同事面小小的发一下牢骚,注意频率和严重度,不要过火)
  
  2.你很少为领导添麻烦: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要一点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要麻烦领导,能够自己拿定主意的,一定马上做掉,不要留什么小尾巴让领导帮你善后,遇到小困难和小麻烦解决掉后,找个时机告诉领导某某事很难办,但是你搞定,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是不是也是这样办。领导们就会觉得你很能做事,为他们解决些小麻烦,会让他们轻松不少。(当然**烦就要请领导出马了)
  
  3.你对同事都很好,甚至对竞争对手都一样没心眼
  
  你对任何人都不偏不倚,很少会和某个人特别好,也很少和某人交恶,你总是热心帮同事解决一些工作上的小麻烦,免得他被上司骂,他们觉得你很能做事,很多事情都拜托你帮忙,你没架子都热意帮忙。甚至和你同级人准时下班了,你却在加班帮他处理事情,做完了也不邀功,过了很久才对某个同事发过小小牢骚,大家都觉得你很委屈。
  
  4.你和其他部门的人都相处很好,你为部门争取利益
  
  其他部门的人都觉得你好商量,部门遇到什么沟通问题,他们都找你来解决,你也愿意在自己能力之内帮他们相互协调,有些小事你都带掉。但有时为了争取部门的利益也会和其他部门,据理力争,为了部门自己受到其他部门的委屈。(当然是指部门沟通上利益,不是部门收益的利益,这些事情都领导干的)
  

  5.你为了同事向领导争取利益
  
  领导有时候会因为某些事情很着急,会命令销售在某个时间一定要完成,但是他可能没有估计到现在手头上的事情,再加上紧急要做的事情,根本来不及按时完成,这时候作为辅助销售工作的支持,就需要站出来,向领导解释目前的情况,请求领导重新给到一个比较宽松时间段,好让我们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你的同事会因为这件事情感谢你,你的领导会觉得你很决断力、很了解工作流程、工作安排、工作量。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开始我的努力工作计划,渐渐的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部门会议上原先我只有参与和记录的份,慢慢两位部长都会征询我的意见,副总在会议上不会对我说话,但是我加班回去他总是让我打车报销,不要太辛苦坐公车回家。我感觉到他对我态度的变化,但是我没有自满,继续做着辛苦的工作。
  
  同事遇到什么要报告要交差事情,总会让我帮忙缓一下,只要要求合理我就会答应。其他部门希望我能够帮助沟通一下目前的工作流程和确认流程,我也愿意配合,辛苦了3个月之后即将转正,有一天,副总看见我在加班用很凶狠的话对我说“为什么不把事情分摊给其他支持,你一个人做得完吗?基础的表格统计、数据存档就分给他们三个人做,你要做总控,你要协调对外部门,你要做部门统筹和计划,你这样埋头苦干没用,还要调动其他三个人的积极性,这样部门工作才能更流畅。”
  
  听了他这些话,我知道他终于肯定我的工作和努力,我并没有表现出很高兴,而是告诉他其他三个人工作也很辛苦,也时常加班。他对我说“你要学会管理”——说实话,这是我最想听到的一句话。

  一个星期后,我被人事经理叫进会议室,一张转正通知放在我面前,在2500的底薪上再加500元,提前一个月转正。人事经理笑**对着我说,副总和部长一致商量让我提前转正,希望我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努力,为公司和部长创造更大的收益。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我辛苦三个月,天天加班到11点,周末还要把事情带回去做,一切没白费,我获得认可,成为这个公司的首批正式员工。

  我们部门只有我和一个最佳销售提前转正,转正后正好是10.1,公司举行庆祝会,宣布转正通知,连日本总经理都过来和我们敬酒,让首批正式员工好好干,为公司能在中国成功而努力,我感觉自己很荣幸,总算在一个公司获得认可。收入也让我满意,工资3000+补贴480+加班费1200,我的收入已经将近5000了。副总在庆祝会上第一次对着我笑,鼓励我继续努力,千万别让他失望。


第一次陷入困境

  转正后,我并没有升职,还是做原来的工作,我知道考验才刚刚开始,名校帅哥依然做着支持的工作,副总有时候会让他做一些小事情,偶尔在会议上会问我最近后勤工作有什么问题,告诉我哪些需要改善的。
  
  其实我都不能过问另外一组的支持工作,最多是把两个组的数据汇总起来,审核、发送、存档。遇到什么部门需要整合的工作,才会和另外一个小组沟通,名校帅哥感受到领导对我的变化,对我的态度从原先的和善,变得有些怪。
  
  而对我来说,他的态度变化将会影响到支持组其他成员对我的态度,我感觉到他们开始慢慢孤立我,虽然在工作上一直有沟通和配合,但是渐渐地不和一起出去吃饭,几个人常常一起出一起进。
  
  这就是危机,你变得孤立无援,原本和你相处不错的同事,因为你的工作表现突出而开始疏离你,我觉得很沮丧,毕竟我并没有想过伤害他们而让自己得益。我觉得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靠努力,并不是靠钩心斗角,为了这件事情我心里非常不爽。
  
  工作压力大,同组的支持有时候不愿意配合工作,让我非常恼火。但是我和他是平级关系,并不能要求他一定要按照我的思路来工作,工作变得越来越难。渐渐地有一种想法与其他们做,还不如我一个人来做得快,结果把越来越多的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压力大,脸色也非常差,有时候脾气也会变得比较暴躁,销售问我要点东西,我就黑脸对他说“我现在已经忙,你这些事情找其他人帮你解决,我很烦。”我的态度也令销售感觉到不爽。
  
  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陷入了困境,没有什么比在办公室被人孤立更让人难受了。
  
  正当我感觉到自己陷入危机之中,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时,副总出现了,在一次加班时,他让我一起去楼梯间陪他抽烟。
  
  他问我:你最近好像事情太多了一点,为什么只有你加班,其他三个人都不加班,你一个人想做完部门全部的后勤监督工作吗?我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觉得他们三个人不配合工作,很多事情还是自己一个人做事比较好。
  
  他对我嘿嘿一笑,问我是不是觉得很委屈,他们三个人不配合你工作。我有点怨气对这他说了实话,觉得是有点委屈,因为他们的工作本来就是应该由部长管的,我没办法安排他们工作,他们三个人也不会听我,但是部长又不管,我只能自己承担做下来,免得到时候拖了反而不好。
  
  副总听了起先没作声,然后对着我说,部长今后管的是销售,部门后勤将会成立一个独立小组,这个小组除了辅助销售工作之外,还要进行监督销售,附带一些市场工作,因为公司现在没市场部,所以一些市场工作将归属到营业部这里。
  
  你现在的工作并不是把所有的事情全包在自己身上,一个人做不完的,你要学会怎么去分解,怎么把事情分摊下去,你要学会怎么做后勤小组的工作计划,汇总所有的销售数据,并且从其他三个人支持监督中找到目前销售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后的事情更多,你要学会抵抗压力,并且统筹工作。
  
  他说了这么多,让我一下子消化不了,到底是让我成为这个后勤小组的组长,还是让我学会工作的方法,我有点不理解,他看着我对我说,你先回去消化我的话,我想看看你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