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不渴也要常喝水

 靜之收集區 2015-05-06
  水是生命之源。水在人體內占體重70%以上,主要擔負著補充體液,傳遞營養物質,增強酶的活力和維持臟器組織和細胞的生理功能等重任。平時,人們稍感口渴就會想到要喝水。這是人體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可是,有許多老年人常不感覺口渴,以為不渴無須喝水。其實並非如此,因為上了年紀的人,其生理機能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退,對缺水所產生的口渴反應不太敏感,若是等到口渴後才喝水,這時體內可能已開始發生脫水現象。老人如果長期處於慢性脫水狀態,久而久之便可引起便秘、腦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導致腦血栓等病症隱患。故老人即使不口渴也應常喝點水。

  一般來說,老年人每天需要補充水量約在2500~3000ml左右(包括進食菜湯及果汁等飲料在內),每當夏季天熱時,由於出汗較多,可適當增加飲水量。飲水方法要少量多次,每次喝水以300ml為宜。

  生理學研究指出,老年人每日堅持經常飲用適量水分對生理需求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及時補充水分不僅可以保持血流通暢,改善內臟各器官的血液迴圈,有助於胃腸及肝、腎的代謝,促進體內廢物排出,而且還能提高機體防病抗病能力,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生,從而有效地延緩衰老進程。

  對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來說,更應注意補水,每天除白天需適時飲用一定水分外,最好在晚間臨睡前及清晨起床後都要喝上一杯溫開水,以助於稀釋血液,抑制血小板聚積,且有降低血黏度和溶解血栓之功效。患糖尿病、痛風、膽結石及便秘等病症者常適量飲水,也有利於緩解病情和康復。若患有心、腎功能不全的老人,則應按病情適當控制飲水,以免增加心腎負擔,使病情加重。

(江錦琦/中國中醫藥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