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抗甲亢药物相关副作用

 haihaiyan海子 2015-05-07

服用抗甲亢药物的副作用注意事项

1、治疗前先检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并根据患者病情,定期复查)武汉市第六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杜秋丽

2、服药治疗前治疗期间,若出现痒疹、黄疸、无胆汁粪(浅色)或深色尿、关节痛、腹痛、恶心、疲乏、发热、咽炎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该药物并及时告知医生;

3、甲亢患者服用碘剂后,必须按医嘱择期手术,否则有甲亢危象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可能;可能怀孕患者服用碘剂尤其要重视其不良影响及风险;

4疗程可能需持续约12-18,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减量或停药

5、完成一个疗程药物治疗后仍然出现甲亢,可考虑选择碘-131治疗或甲状腺切除术。他巴唑治疗的未缓解患者可考虑进行更长时间低剂量治疗;

6、甲亢缓解的定义:药物治疗终止后TSHFT4T3保持正常达1年。缓解率约20-40%,延长治疗时间不能提高缓解率;

7若要妊娠及哺乳,要告知及咨询医生。需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亢时,手术应尽可能在妊娠中期进行(前3个月及后个3月禁忌);

8、注意低碘饮食,避免劳累,禁烟、酒、茶、咖啡及含碘药物;

9、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定期随诊、复查,不适随诊。请带好您的病历资料(包括既往病历资料)。

抗甲亢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如下:

粒细胞减少:引起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约为 10% 左右,严重者可发生粒细胞缺乏症(见于0.30.6%的病例)。主要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 23 个月内,外周血白细胞低于 3×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 1.5×109/L时应当停药。但需要注意区分白细胞减少是甲亢本身所还是药物所致。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周检查白细胞是必须的。

皮疹:发生率约为 2%3%。可先试用抗组胺药,皮疹严重时应及时停药,以免发生剥脱性皮炎。

胆汁淤积性黄疽、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毒性肝炎、急性关节痛等不良反应较为罕见,如发生则需立即停药。

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如肺、肾、关节等,导致相应的器官组织功能障碍。如肾功能衰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