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护士设计逃生裙 一次能带5个娃

 wyk1014 2015-05-08

90后护士设计逃生裙一次能带5个娃

  5月7日下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召开纪念“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充满温情的表彰大会,除了30部护士们自制的微电影榜单发布,爱钻研的护士们还带来几十项护理新发明,比如说可一次带5个宝宝的逃生围裙,还有给有造口的病人特制的裤子。其中有20项新发明已获奖,有的还将申请专利。

  90后护士李昉来自中大医院的儿科监护室,今年24岁,本科护理专业毕业,参加工作才两年。她这次为新生患儿设计了一款“逃生围裙”,在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的时候,可一次带5个宝宝,能够短时间快速转移新生儿,保证患儿安全。

  李昉说,创作思路源于在今年2月江苏某家医院医技大楼发生的一场火灾,当时数以百计的病员惊慌失措逃离病房,身在儿科监护室的她就在想:“如果火灾发生在新生儿科,面对这些重症的患儿,如何更快地转移新生儿?”作为儿科重症单元,是严格的无陪病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唯一可以有效转移患者的途径即是医务人员搬运,加上新生儿与医护人员数量比例不平衡,因此新生儿逃生围裙的想法应运而生。

  有想法就要有行动,李昉立即开始打草图设计围裙样式,裙面上设计有三个口袋,每个口袋上制有系带两根,便于在转移患儿的过程中固定患儿。在胸部制有口袋一个,便于紧急转运时装载必需品,比如便携式脉氧仪。在材质选用上,选择防火温度800℃的防火布在大火中更好地保护患儿。李昉说,这个逃生围裙一次可以携带5名患儿,不仅结实牢固,而且制作简单,经济投入相对较低。

  昨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护士们自编自导自演的30部微电影也亮相,这些微电影讲述了不同护理岗位的酸甜苦辣故事。30部微电影作品以护士们的真实经历为剧本,从导演、编剧到演员、配音,都是来自临床一线的白衣天使。影片题材涉及工作细节、医患关系、职业精神、人文关怀等方方面面,他们或是以繁忙的工作为切入点,弘扬护士“舍小家为大家”的职业精神;或是刻画护士为患者无微不至服务的细节;或是讲述年轻小护士成长为护理骨干的心路历程……这些作品在创意、表演、剪辑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此次微电影大赛还特别设置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奖项来表彰创作团队和个人。

  手术室是个神秘又让人有些紧张的地方,而手术室护士的微电影《灯亮了》却展现了一个温暖人心的团队。湛蓝的工作服和花花的帽子是为了让患者安心;手术前来到病房句句叮嘱,是为了让患者放宽心,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复苏室的声声呼唤,是为了让患者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看到希望。每一台手术的背后,都是他们兢兢业业的付出。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手术室护士长王健说,《灯亮了》这部微电影主要想呈现给公众一个真实的手术室内的人文与工作环境,通过展示手术室护理和医疗工作的流程,改变人们对手术室的传统印象。

  通讯员 崔玉艳 钱钰玲 程守勤 记者 张红

  (原标题:90后护士设计逃生裙 一次能带5个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