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流注 灵枢经脉篇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食指)之端,循指上廉(二间,三间),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阳溪),循臂上廉(偏历,下廉,上廉,三里),入肘外廉(曲池),上臑外前廉(肘髎,五里,臂臑),上肩,出髃骨(肩峰)之前廉(肩髃),上出于柱骨(大椎,另说颈椎)之会上,下入缺盆(锁骨上窝,胃经穴),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地仓),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迎香)。 一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指端的商阳穴开始,沿着食指上廉经过二间,沿着第二手指骨的內廉三间到两骨间,即第一第二手指骨间的凹陷处合谷穴,进入两筋中即长伸拇肌腱和短伸拇肌腱凹陷处阳溪,沿桡骨经过前臂上廉的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入肘窝横纹外端的曲池,上行胳膊的前廉经过肘髎,五里,臂臑上到肩,到达肩峰的前廉肩髃,进入锁骨上窝经过巨骨到大椎去诸经汇合,在从大椎下行经过锁骨的缺盆下行络肺,在下行穿过横膈膜属大肠。以上是本经。 二 其分支从缺盆分开经过颈部天鼎,扶突穿过脸颊到下牙槽,也就是任脉的承浆穴汇合。在此左右分开挟口在鼻下的人中穴交叉,右路去左边,左路去右边,挟鼻到鼻翼两侧的禾髎,迎香。再上行和胃经的承浆交会。 主要穴 大肠经上的主要穴位,合谷,阳溪,温溜,三里,曲池,肩髃,巨骨。其中最重要曲池,合谷,三里。曲池是整体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上肢穴。对结膜炎,眼睑炎,肩凝等上气的有效。对皮肤病也有用。手三里是疔疮疖的名灸穴,合谷和三里一样有效的穴位外,泽田流的合谷治疗血压亢进,眼底病,减轻头疼,脑充血有显著效果。温溜是下牙齿疼的名灸。肩髃对肩关节及一切上肢疼有效,皮肤病的名灸。这里记载主要治疗效果是粗略的,虽然讨厌重复,但为了临床应用的方便和便于记忆所以不厌其烦写上。 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 各二十穴左右共四十穴。 商阳 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菜。(发挥). 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甲乙经)。素问中写有爪甲上是爪甲的上方的意思是指指甲的根部。穴在食指去内角一分的地方。 主治 桡骨神经痛(刺络)。痛风。 参考 手阳明脉所出所,为井。商阳是大肠经的井穴。别名别阳。 二间 在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中(发挥)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甲乙经)。另外灵枢经本轮篇中本节前二间为荥。本节是指食指指关节,即穴在食指掌指关节前的凹陷处(前世之手指尖的方向)。泽田先生以食指的指骨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关节横头纹端取穴。 主治 (泽田流)眼睑的麦粒肿,小孩便秘,小孩疳。 参考 手阳明脉所溜,为荥。二间是大肠经的荥穴。别名间谷 三间 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中。(发挥,甲乙)。(发挥中写有陷中而甲乙经则写有陷者中,以后视为同文以方便)。灵枢经中本节后三间,为俞,穴在第二食指关节后内侧凹陷处。泽田先生在食指关节内侧骨陷中取穴。 主治 食指的风湿,神经痛,麻痹 参考 手阳明脉所注,为俞。三间是大肠经的腧穴。腧穴主体重节疼,别名少谷。针灸聚英中大肠实则泻之。 合谷 在手大致辞职的歧骨间陷中(发挥)。在手大指和次指间(甲乙经)。灵枢经在大指歧骨间,为原。歧骨是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穴在第一第二手指骨间的凹陷处。用力压会有深层的痛感。这是一般书上写的合谷。泽田先生以第一第二手指骨的根部近腕关节凹陷处取穴,可以触到动脉地方取穴。(此动脉是桡骨动脉出手背地方,诊断高血压的重要穴)。一般比阳溪稍微下方。总之在凹陷处触摸到动脉上取穴就可以。针灸说约中动脉应手。一般书的合谷动脉非常细微,泽田流的合谷很容易触摸到动脉。 主治 主眼部疾患,眼内障,眼底病(白内障,绿内障,视神经萎缩,网膜炎,眼底出血等)角膜炎,视力减退有效。动脉硬化,血压亢进有效。减轻头疼,脑溢血等眼部充血。拇指腱鞘炎必用穴位。一般合谷是疔疮的名灸穴,手三里一起使用。另外对蓄脓症有效。 参考 手阳明脉所过也,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十二原之一和大肠虚实有关,虚则补之实则泄之。但针灸聚英中虚实皆可拔之。泽田先生用这个穴诊查病情。脉高则容易引起或发生血压高眼病。一般合谷作为面疔的名穴被人知晓。很多时候在患者合谷日夜不断灸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另外齿疼头疼的时候针合谷马上疼痛减半, 赞 回应 花半开 花半开 (孤独的长跑者) 2014-09-28 14:34:43 所以此穴作为头部充血的疏导穴使用。神经衰弱的情况多出现左手合谷有强压疼的反应。合谷的名是从解剖角度得来,形状如谷。此穴别名虎口。针灸聚英中合谷妇人妊娠可泻不可补,补即坠胎。真假暂且不管先记录下。 阳溪 在腕中上册两筋中(发挥)。在两筋间陷者中(灵枢)。甲乙经中两傍间.傍是筋的笔误。这两筋是活动拇指的非常明显的筋,长拇指伸筋和短拇指伸筋的腱。腕中是掌根关节。特别指出是这陷中的上面。穴在桡骨茎突的下面的凹陷,勾拇指出现的两根筋中焦的凹陷处上面。 主治 手腕关节风湿,拇指疼,腱鞘炎有效。中风引起的桡骨神经麻痹有效。 参考 手阳明脉所行也,为经。阳溪是大肠经的经穴。别名中魁。阳溪的名从解剖角度得来,即阳明经的小溪。 偏历 在腕中后三寸(发挥)。在腕后三寸(甲乙)。去腕三寸,别入太阴(灵枢)。这里三寸是手腕的阳溪到肘窝横纹短的曲池算一尺两寸。穴咋阳溪上三陷中。伸开拇指活动时候这穴下面筋在动。实际上我在比这个更下面,阳溪上二横指的长伸筋中取穴。(拇指麻痹,长拇指伸筋腱鞘炎是一定要使用此穴针灸)。 主治 手腕筋发麻,按此穴活动拇指有声响有效。(腱鞘炎)。另外治疗拇指麻痹。灸此穴治疗牙痛有显著效果。 参考 手阳明络,别走太阴(甲乙)。偏历是大肠经的络。络是分支。从这里分开到肺经。经脉篇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齿龋,耳聋;虚则齿冷,痹隔。取之所别、 十五络之一,可以知道对齿疼有效。 温溜 在腕后,小士五寸,大士六寸(发挥)。腕后小士五寸,大士在六寸(甲乙经)。小士是指小孩,大士是指成年人,根据大小士不应该有骨度分寸差异,医学至要抄中不分大小均取六寸为宜。针灸说约中在腕后六寸肉郄中。肉郄取穴很重要。泽田先生是双手虎口交叉中指接触到地方取穴。这方法相当于骨度法腕后四寸处。和一般书籍不同,泽田觉得把这个穴作为大肠经的郄穴会有效。(图谱的温溜是腕上六寸,希望在偏离上一寸的地方标注泽田流的温溜)。 主治,牙痛的妙穴,特别是下齿。脸颊肿胀,牙周炎有效。口腔炎需多灸。 参考 手阳明之郄。(甲乙)。温溜是大肠经的郄穴。。郄穴对急性病有效,所以可以治疗牙疼。此穴别名 逆注,蛇头。蛇头是指此处肌肉隆起较长和蛇头相似。 下廉 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发挥)。针灸聚英中辅骨下,去上廉一寸,辅锐肉分外。甲乙经的文章比较难解释不引用。曲池下四寸,在分肉间外斜的针灸说约解释最适合。辅骨是前膊桡骨外上。穴在曲池下四寸筋间陷中。 参考 和上廉对应。廉是指拐角。 上廉 在三里下一寸(发挥)。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斜(甲乙)。分是分肉。筋和筋之间。也就是穴在三里下一寸,曲池下三寸,腕桡骨筋和长外桡骨筋中间陷中。 主治 上廉下廉都对桡骨神经痛及麻痹有效,因此用于半身不遂、 参考 廉是拐角,侧边,侧旁的意思。顺便说下,间谷,小谷,合谷带谷字的穴都如同山谷一样凹陷的地方,阳溪也是谷。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甲乙经) 三里 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发挥)。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甲乙经)。兑是锐。穴在腕桡骨筋和外桡骨筋中间,曲池直下二寸陷中。强压会有疼感传递到大拇指食指,背面前臂皮神经经路上。按之肉起,的确如此。另外取穴简便方法是在曲池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这下面筋肉陷中。 主治 一 疖, 疔疮的妙穴。灸三十壮不化脓治愈,如化脓则更加快速治愈。灸法是一开始觉得热要灸到不热,一开始觉得不热要灸到热为止。疔疮可以和小肠经的养老一起就。但如果直径三厘米以上的疔疮还是做外科手术比较好。 二 中风,半身不遂,桡骨神经痛或麻痹,面瘫有效。脑溢血,脑充血的疏导穴灸之有效。另外脑贫血有效。因为下腹冷上头引导时候此穴很重要。 三 针灸时造成反射性脑贫血情况针三里马上好转。 四蓄脓症,肥厚性鼻炎治疗瘰疬有效。可以用在癌症肿瘤。(但对于癌症不是绝对有效)。 参考 甲乙经中此穴写为手三里。因为单独说三里会和足三里混淆。针灸说约中灸数至到百壮。手三里别名鬼邪,但应该不是,原南阳说鬼邪是足三里。 曲池 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发挥)。在肘外辅骨肘骨之中 以手按胸得之(甲乙经)。另外灵枢经中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以上叙述还欠明了。外辅骨是上膊桡侧上颗,肘骨是桡骨的小头。根据甲乙经,穴在桡骨侧上颗和桡骨小头中间,屈臂时的凹陷部。这是古典取穴法。但泽田先生是屈肘肘窝横头纹外尽头取穴。按压有痛感,在背面前臂皮神经上。可以摸到下面索状物。神应经中肘外辅骨,屈肘在横纹头陷中一致。医学入门也如此。我现在根据泽田流一样取穴,但根据曲池的名字来考虑应该是前者正确。治疗效果是后者更好。 主治 皮肤病。化脓预防,匐行性角膜溃疡,眼睑炎,结膜炎,麦粒肿,水疱,沙眼,角膜翳,老花眼的妙穴。眼睛模糊不清楚的时候灸此穴变得明亮。此外上肢的神经疼麻痹,风湿有效。中风半身不遂是必要穴位。对头疼,肩凝的疏导作用。 参考 手阳明脉所入也,为合。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合主逆气而泻。调整大肠的重要穴位。泽田流中几乎对所有患者使用该穴。整体调节不可欠缺。曲池别名鬼臣,阳泽。 赞 回应 花半开 花半开 (孤独的长跑者) 2014-09-29 10:07:38 肘髎 在肘大骨外廉陷中(发挥,甲乙)。肘大骨是肱骨。类经中与天井相并,相去一寸四分。穴在过桡骨上颗约一寸的肱骨外缘陷中,屈肘取穴。 参考 别名肘尖。但不是肘尖处。 五里 在肘上二寸,行向里,大脉中央。(发挥,甲乙)。素问中天府下五寸。穴在肩髃和曲池的连接线上,曲池上三寸的筋间中取穴。肱二头肌的外缘陷中。深部桡骨神经通过。 参考 甲乙经中禁刺。素问中大禁针。过于深刺手经常会无法稳定。但反复实验的石坂宗哲的针灸说约中针五分。用毫针刺五分应该没有大害。但经常看到在此注射打针失误导致桡骨神经麻痹的案例。要注意。 别名尺之五里。 臂臑 在肘上七寸(发挥)。甲乙经中肘上七分,在腘肉端。我认同经穴汇解中写应该订正为肘上七寸。腘是筋。穴在肘上七寸,肱三头肌边的陷中取穴。肩髃下一夫(四横指)。 主治 肱骨神经疼麻痹,肱三头肌风湿及上臂不能上举 参考 甲乙经中阳明络之会。针灸聚英中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大肠经的分开的地方。小肠经膀胱经及阳维经的交会地方。经络在此络臑会到肩髃。别名头冲,颈冲。 肩髃 在肩端,两骨间陷者宛宛中,举臂有空(发挥)。素问中举臂肩上陷者。肩端两骨是肩峰突起和肱骨之间,肩胛骨关节。宛宛中是指凹陷处。术者举起患者胳膊(不是患者自己抬起胳膊)。按肩峰突起下会发现凹陷的虚伪。在肱三头肌中央。 主治 1皮肤病湿疹,荨麻疹,汗疹表面皮肤病有效。 2肩胛骨风湿,关节炎,五十肩,肱三头肌风湿的必要穴。 3中风,半身不遂的必要穴。针灸说约中此穴妙处在治疗偏风不遂。不出十七日,灸此穴,肩髎,肩贞三穴,左灸左,右灸右,至到数百壮不会担心肩端肉脱离?屡次见效。 参考 甲乙经中手阳明跷脉之会。类经中手太阳阳明阳跷之会。大肠经小肠经阳跷脉交会地方。另一种说法 足少阳阳跷之会,胆经在此交会。好几个经脉在此交会是非常重要的穴位。此穴别名扁骨,中肩井,肩尖,髃骨。素问中髃骨之会。髃骨是泻四肢热的地方。髃在说文解字中肩前,指肩膀角落。释文中也写有肩前两骨间,被认为是肩胛骨。 巨骨 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中(发挥,甲乙)两叉骨间使锁骨外端和肩胛骨结合处中间。穴在两叉骨间的陷中。手沿着肩井穴向肩端方向在叉骨间停下来地方。大体上在肩髃上二寸。针之肩胛骨到肱骨大肠经有反应。 主治 肱骨神经痛,肩胛骨风湿。顽固性肩凝,齿疼有效。 参考 甲乙经中手阳明跷脉之会。太阳经从这里和大椎交会。经胃经的缺盆上行下行与之分开。上行经天鼎扶突到脸部,此穴在素问灵枢甲乙经中针一寸五,禁止深刺。因为容易引起脑贫血。 天鼎 在颈,缺盆直扶突后一寸(发挥)。缺盆上,直扶突,在气舍后一寸五(甲乙经)。此穴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陷中。人迎稍微下面。 赞 回应 花半开 花半开 (孤独的长跑者) 2014-09-30 09:32:51 扶突 在气舍后一寸五分,仰二取之。又云,人迎后一寸五分(发挥)。在人迎后一寸五分(甲乙经)。气舍是挟天突陷中,人迎在挟甲状软骨处,颈动脉跳动的处。扶突在其后一寸五分取穴。外台中曲颊下一寸。 参考 别名 水穴 禾髎 在鼻孔下,挟水沟旁五分(发挥)。直鼻孔下,侠水沟旁五分(甲乙)。(甲乙经中侠下面有溪字,作为衍字省略)。穴在鼻孔下,水沟旁五分处。在上齿槽神经。 主治 上齿疼,面瘫,三叉神经痛。多针。 迎香 在禾髎上一寸,鼻孔旁五分(发挥)。禾髎上,鼻下,在孔旁。(甲乙)。穴在鼻翼旁三分。 主治 上齿疼针之有效。面瘫,嗅觉麻痹,三叉神经痛有效。蓄脓症或肥厚性鼻炎也可以针但刺血更加有效。(毫针也可以刺血,面部刺血用毫针或细的三棱针为宜)。有针二三回治愈嗅觉麻痹病例。 参考 甲乙经中手足阳明之会。大肠经和胃经交会处。别名冲阳。甲乙经中禾髎,迎香,巨髎三穴没有提到灸法只有刺法。也许忌讳面部灸。迎香如名和嗅觉有关。 肺经我见 一 大肠经奇特的是皮肤病治疗都会在这条经络上。肩髃,曲池,三里,合谷。特别是三里不仅对疔疮疖治疗重要而且有预防性效果。这和内经中讲皮肤属于肺和大肠的说法一致。实际观察患者,大肠有疾患的人多出现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灸肩髃常奏效。 二 根据内经,肺大肠为表里。大肠病痔疮可以用肺经的孔最来治疗之前曾提到。 三 灸肩背部必须要灸曲池。(小儿可省)。否则会容易上冲引起头疼齿疼。这事多次在人体发现,在失败后得到的结论。因为曲池引逆气下行的合穴。 四 迎香,禾髎,扶突有时候用针,但可以说不能灸。这是从了解经络流注必须的。假设现在迎香,禾髎有病,首先应该认识到这是大肠经,然后在大肠经寻找反应点,之后治疗往往是马上去除疼痛。比如下牙齿疼灸温溜可以马上制止剧痛。 五 大肠经和大肠腧有关。此外和肺腧魄户有关。这三穴有反应的时候大肠经中某穴也会有反应。这样大肠经和大肠腧在治疗时是相互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