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叶题诗

 轩畅 2015-05-08

  古典书城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 风俗礼仪



  唐代僖宗时,长安内宫椒房,秋风萧瑟,红叶满阶。


  太液池边,碧云满天,宫女韩采苹面对枯荷残菱,感慨万端。


  她随手拾起一片红叶,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采苹将红叶放入水中,她的心事也随着红叶漂出宫墙。


  宫墙外,诗人于祐漫步天街,见御沟浮叶续续而出,其中有一片带有墨迹,不禁捞起一看,原来题着一首诗。


  于祐得到题诗的红叶,极为珍爱,终日咏味,非常同情题诗人,不由浮想联翩。


  于祐也用一片红叶,题上“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的诗句,到御沟上流,放置水中,希望能漂入宫中。


  这日,韩采苹在太液池边拾得一片题诗的红叶,看后知是宫外诗人的题句,顿时思绪万千。


  深夜,韩采苹在这片诗叶背面也题了诗,诗云:“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然后,藏在柜中。


  于祐无意功名,在友人韩咏家做家塾教师,常常思念题诗的宫女。


  后来僖宗发放三千宫人出宫,韩采苹就是其中一个。出宫后她投奔到韩咏家中。


  韩咏为于祐和韩采苹做媒,二人终成佳偶,洞房之夜各出红叶相示。韩采苹低头笑吟道:“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萦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