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醉方法与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渐近故乡时 2015-05-08

近期Br J Anaesth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在地氟烷吸入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相比,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TIVA)下行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显著较高,主要表现在术后前2天患者的躯体舒适度和躯体独立性较好。

来源:麻醉学大查房 作者:王艳丽

  麻醉和手术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某些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术后即使未发生特殊并发症,也可出现许多不适。另外,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成本增加。因此,麻醉医师必须采取恰当的麻醉方法,以促进患者快速、高质量恢复,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TIVA和吸入麻醉为临床上最常采用的两种全身麻醉方法,但这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尚未明晰。40项术后恢复质量调查问卷(QoR-40)为评估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的有效、可靠方法。该研究旨在采用QoR-40问卷评估在丙泊酚-瑞芬太尼TIVA和地氟烷吸入麻醉下进行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该研究纳入7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年龄20~65岁),随机分配患者接受TIVA(丙泊酚-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n=38)或吸入麻醉(地氟烷,手控输注瑞芬太尼)(n=38)。在TIVA组,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为靶控输注丙泊酚2~6 μg/ml、瑞芬太尼2~6 ng/ml。在吸入麻醉组,麻醉诱导用药为,静脉推注丙泊酚1.5~2 mg/kg和瑞芬太尼1~2 μg/ml,麻醉维持用药为4%~7%地氟烷,辅助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05~0.2 μg(kg·min)。由不知晓分组情况的研究者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POD1和POD2)向患者分发QoR-40问卷。研究者还记录了恶心呕吐发生率、麻醉后恢复室止吐药和镇痛药用量和住院时间。QoR-40问卷由5个关于生活质量的部分组成:躯体舒适度(12项)、情绪状态(9项)、躯体独立性(5项)、心理支持(7项)和疼痛情况(7项)。每一项指标分为1~5分共5个级别,总分最低40分,最高200分。

  研究结果

  ① 术前,两组患者的QoR-40问卷评分相似(P=0.46);术后第1天,TIVA组患者的QoR-40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吸入麻醉组患者(174 对 161, P=0.004)(见表),提示TIVA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较好;术后第2天,上述差异仍然存在,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185 对 176,P=0.056)。

表 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2天QoR-40问卷评分

  ② 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TIVA组患者的躯体舒适度和躯体独立性评分显著高于吸入麻醉组。

  传统上,麻醉医师认为理想的术后恢复包括意识快速恢复、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医师认为理想的术后恢复包括无严重并发症、早期出院。而患者认为理想的术后恢复包括术后早期躯体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改善。该研究结果表明,麻醉方法可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TIVA下行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高于吸入麻醉下手术患者,主要表现为TIVA组患者的躯体舒适度和躯体独立性评分显著较高。因此,促进手术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可考虑选择TIV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