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品荟萃

 妖精藏馆 2015-05-09
2015-05-07 一份面汤一碗面 

金银器:

1、金怪兽

汉。长11厘米,高11.5厘米。1957年陕西省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出土。怪兽站立在一四瓣花形的托座上,弯颈低头作角斗状。立耳、环眼,鹰喙兽身,偶蹄。通身及四肢上部饰云纹,颈胸部饰长毛纹。双角硕大,内弯成弧形;角分四叉,叉端各饰有一个浮雕怪兽头像。尾卷成环,亦饰怪兽头像。此怪兽似为北方草原地区匈奴族的饰物。


2、鸳鸯莲瓣纹金碗

唐代。高5.6 厘米,口径13.5 厘米,足径6.8厘米,均重392克。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窑藏。金碗锤击成型,造型、纹饰相同。侈口,圆唇,鼓腹,平底,喇叭形圈足。器身满饰珍珠地纹,腹部捶出双层仰莲瓣,每层10瓣,上层莲瓣中分别錾鸳鸯、鹦鹉、鸿雁、鹳翎、鹿、狐、獐、兔、鸭等珍禽异兽,周围饰草花;下层莲瓣内刻忍冬花草。两层莲瓣之上至碗沿间的空白处,饰如意云头纹和以各种姿态飞翔的禽鸟。碗内腹底刻宝相花。圈足饰方胜纹一周,内刻鼓翼云端的飞鸟一只及流云数朵,底沿以小联珠缀成。两碗内壁各有一行墨书,标明重量,为“九两三”(实际称重,为九两半)。
以禽兽和花卉为装饰图案及采用等分区间的构图方式,是唐代金银器的典形特点,此碗纹饰繁复多样,但布局规整严密,图案繁而不乱,反映出装饰技法的高超。同时,錾刻工艺精细传神,图中鸟兽生动活泼,充满动感;花草圆润丰腴,秀美端庄,是金银器满地装的杰作。此外,两件金碗的制作工艺明显受到西方金银器风格的影响,如碗壁浮雕状凸起的双层莲瓣纹,即是同时期粟特(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银器中凸瓣装饰的借鉴。
有关金碗的文献记载很少,出土实物更为少见,这两件金碗造型规整,大气端庄,纹饰雍荣雅丽,工艺精湛高超,整体富丽堂皇,光彩照人,高贵迷人,堪称稀世珍品,是研究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风格特点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实物资料。


3、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
唐代。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重549克。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银壶的造型采用了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和马镫的综合形状。扁圆形的壶身,顶端一角开有竖筒状的壶口,上覆莲瓣状的壶盖,盖顶和弓状的壶柄以麦穗式银链相连,壶底有椭圆形圈足。在壶身的两面,以模压的手法,每面捶出一匹翘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提梁、盖及舞马纹饰均鎏金,灿灿金色与灼灼银光交相辉映,色调分外和谐富丽。
皮囊或马镫式壶,在辽金时代的墓葬中常有发现,但在唐代金银器中还是首次见到。这种式样的壶是契丹文化的代表器物,契丹民族在唐代是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与唐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件银壶正是汉族与契丹等各族文化交流的物证。
舞马是唐玄宗朝宫廷中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宫中特殊训练了一批骏马,能随音乐翩翩起舞。每逢玄宗生日,使其舞于兴庆宫之勤政务本楼前。舞马随着《倾杯乐》的节拍踩踏进退、腾跃旋转,曲终时衔杯跪伏表示“祝寿”。这件银壶的出土,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可信。
此壶造型、纹饰别具匠心,制作精湛,舞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风采,具有极强的观赏性,更因其印证了一段史事而弥足珍贵。


4、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唐代。通高24.2厘米,口径14.4厘米,底径14.6厘米,重1879克。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罐身球形,覆碗形盖,短颈,喇叭形圈足,提梁辖入焊接在罐肩上的两个葫芦形附耳内,可自由活动。锤击成型,花纹平錾,通体装饰,图案华丽。以鱼子纹为地,腹部正、背面各以鹦鹉为中心,四周绕以折枝花,组成圆形图案;左、右两侧以鸳鸯为中心,饰折枝花,各组成圆形图案。余白填单株折枝花草。颈部与圈足饰海棠形四出花瓣。盖顶中心为宝相团花,周围饰葡萄、石榴和忍冬卷草纹。提梁上饰菱形图案。纹饰皆鎏金。盖内有墨书二行“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表明为储存药物之用。
此罐主题纹饰鹦鹉,是唐代金银器禽类装饰的主要图案之一,因其为能言之鸟,《新唐书》记载波斯、天竺等许多国家都曾将其输送至长安,宫廷贵族多有饲养,唐朝的金银工匠根据鹦鹉的习性,在金银器上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鹦鹉形象,这件银罐上的鹦鹉形象即为其中的代表。
此提梁罐造型雄浑典雅,纹饰富丽堂皇,锤揲、錾刻、鎏金、焊接技术高超,是唐代金银器中的精品。

5、镂空飞鸟葡萄纹银香囊
唐。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直径4.7厘米,链长7.4厘米,重36克。为唐代贵族燃放香料的用具。可挂在身上,也可置于帷帐之中。球形,分上下两半,其间以合页、搭扣连接。内部有两个同心平衡环和一个焚香盂,其间均成直角相互铆接支撑,无论怎样转动,香盂始终呈水平状态,所盛香料不会倾覆。这种装置原理体现了当时发达的科技与金属制作水平。

6.鎏金贴心铜龙


青铜器:

1、多友鼎
铸于西周厉王时期。高51.5厘米,腹径50厘米,重37千克。1980年11月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青铜器窖藏出土。双直耳,深腹,圜底,三蹄足。腹部饰二道凸弦纹。腹内底出土时附有厚达0.2厘米的墨灰。腹内壁铸铭文22行,278字,记载了西周历王(西周第十位君主,名胡)时期反击猃狁(中国西北古族名。殷周之际,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北境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从事游牧)侵犯的一场战争,大意为:某年十月,猃狁侵袭京师,武公受周王命,令多友率兵御敌,多友先后在、龚、世、杨冢等地与猃狁搏战,取得了大捷,共斩敌首三百五十六人,俘虏二十八人,缴获战车一百二十七辆,夺回大片失地。战争结束后,周王赏赐给多友圭赞、编钟和青铜一百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多友便用赏赐的青铜作了这个鼎,并把作鼎的缘由铸在鼎上。
多友鼎形制俊伟,是西周后期青铜铸造业的代表作。所铸铭文是重要的上古文献,对于研究匈奴史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铭文结构凝练,字迹秀丽,又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中的重要篇章。


2、旟(Yu)鼎(盂鼎

铸于西周康王时期。造型敦厚雄伟,纹饰庄重神奇。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千克。1972年5月陕西省眉县杨家村出土。立耳,深腹,平沿方唇,三柱足。口沿下饰浮雕状饕餮纹,地衬细雷纹。三足根部饰大饕餮面。双耳外侧各饰一条曲体上缘的夔龙。腹外壁及底部厚积烟迹,显系长期使用所致。腹内壁铸有铭文28字,大意是,某年八月初吉,王姜将原赐给师栌的三田土地收回,转赐给旟,旟作此鼎纪念。旟称史旟,是周康王(西周第三代君王,名钊)大臣谦公的部下,曾奉命征伐过东夷(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王姜是康王的后妃。
旟鼎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厚重庄严,纹饰十分精美,所刻铭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珍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加之铸刻时代明确,被公认为周康王时的标准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时期的国宝。

 
3、五祀卫鼎
铸于西周恭王时期。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重11.5千克。1975年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双立耳,垂腹,三柱足。口沿平外折,方唇。口沿下饰勾连窃曲纹,以细雷纹衬地。腹内壁铸铭文207字,为器主人裘卫与邦君厉之间交换土地的记录。大意为:(周)共王五年正月,裘卫为了在昭太室东北营治二川,准备用五田交换邦君厉的四田。他将此事向邢伯、伯邑父、定伯、伯、伯俗父等王室大臣申报,大臣们询问厉,厉表示同意,并起了誓。于是大臣便命令三有司(即司土、司马、司工)及内史友带领人去勘定田地疆界,办理了易田手续。这篇铭文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铭文中“共王”是周恭王(西周第六位君王,名繄扈)之称,结合铭末纪年,可知此鼎为周恭王五年正月所铸,为西周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4、杜虎符

战国秦。 1975年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出土。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重0.08千克。虎作走形。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槽。虎身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也)。”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通常作虎形,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后,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此符铸于秦惠文君称王前,掌握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


5、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西汉。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重2.57千克。1981年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东侧从葬坑出土。铜炉系博山炉形式,由炉体、炉柄、底座分铸铆合而成。整体铜铸,精雕细镂,纹饰鎏金鋈银,异常华美。柄下底座圈足内镂雕二龙,蟠体仰头张口,纠结缠绕。炉柄自龙口中上伸,作五节的竹节状,柄上端承博山式炉身,大有“高杆枝头结华炉”的气势。并在柄上铸出三条曲体昂首的长龙,龙头托顶在炉身底部。炉盖透雕多层山峦,金银装点下,宛如一幅秀丽的山景。炉口外侧刻铭文一周135字。记载了此炉系宫廷所造,原为未央宫物,后归阳信家,当时称作“金黄涂竹节薰卢(通“炉”)。学者据此推测,这是汉武帝给他姐姐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赐。
中国古代香炉,以汉晋间流行的博山炉(以其盖高而尖并镂雕成山峦形,象征着海上仙山“博山”故名)最为精美,而此炉又为所见博山炉中最精美者,是我国古代罕见的艺术品,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陶瓷器:

1、人面鱼纹盆 
新石器时代中期。1974年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高25厘米,口径43厘米。为新石器时代孩童葬具----瓮棺的顶盖。陶盆底部留有小孔,先民认为可供死者灵魂出入。内壁绘鱼群围绕的人面,应是当时的一种图腾,或包含着生者对亡者的祝福和长者对晚辈的亲情。


2、五曲葵口秘色瓷盘
唐。高4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14.5厘米。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唐法门寺地宫出土。口沿呈五曲花瓣形,坦腹斜收,平底内凹,通体施青绿色釉,釉色匀净莹润。作为越窑专为皇室烧造的贡品,因其釉料配方和烧制工艺“秘而不宣”,故称秘色瓷。此盘等器皿的发现,还将秘色瓷产生的时间提前到了晚唐,五代则是它的生产高峰期。


 
3、三彩碗
唐。高7.8厘米,口径17.4厘米。1960年陕西省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出土。敞口,平沿,矮圈足,腹壁较直。内外壁均施浅黄色底釉。内壁有十二道绿色宽垂条纹以及浅褐色不规则的细垂条纹。外壁有一道凸弦纹以及疏密有致、自然流畅的细垂条纹,色彩鲜艳协调。此碗工艺精湛,是唐代三彩器中的上乘之作。

4、青釉提梁倒灌壶
五代时期。高18.3厘米,腹径14.3 厘米,足径7.5厘米。1968年陕西省彬县出土。胎质坚细,呈灰白色。釉色淡青而略泛灰,光泽莹润。壶身呈圆球形,虚设的壶盖与壶浑然一体,提梁为一伏卧的凤凰,壶嘴部雕一对正在哺乳的母子狮,造型生动逼真。壶身采用刻花技法,饰蔓草缠枝牡丹花,下饰莲瓣一周。在壶的底部中心,有一五瓣梅花状小孔,使用时从壶底注水,壶嘴不漏;水注满后,壶嘴出水而壶底不漏。这是古人巧妙地运用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学原理而制造的。
这件提梁倒灌壶是著名的耀州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产品。耀州窑是唐宋时中国北方名窑,时人推崇耀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此壶造型古朴典雅,制作规整精细,纹纹繁褥华丽,尤其是构思奇特,设计巧夺天工,被认为是国内外存世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

5、黑釉油滴碗
北宋。高8.5 厘米,口径30厘米,底径10.6厘米。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关镇征集。造型规整,胎体厚重,通身黑釉,釉层较厚,釉面莹润。内底黑釉中密布大小不等的油滴状斑点,晶莹闪亮,瑰丽迷人。烧制工艺具有典型的北方窑口特征。
宋代饮茶、斗茶的风气盛行,从宫廷到民间多喜用黑色茶盏,从而带动了黑釉瓷器的大发展。当时南北各地创烧出许多黑釉器品种,“油滴”是河北、河南以及山西一带烧制的黑釉瓷新品种,即烧制出的黑釉瓷器,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有密集的银灰色、泛金属光泽的小圆点,犹如夜空的星辰,又像一滴滴晶莹的油珠,美丽异常。其形成机理是釉层中的氧化物经高温发生分解结晶所致。这件黑釉“油滴”碗,体形硕大,工艺特征鲜明,是传世宋代黑釉瓷中罕见的珍品。

陶俑:



铜镜:

1、四凤连弧纹镜
战国。直径14厘米。原西北文化部拨交。圆形,动物形三弦钮,双弦纹圆钮座,座外有弦纹两圈,圈内外均饰细云雷纹,圈内云雷纹地上饰有四只飞凤,镜缘为减地浮雕十二连弧纹。


2、四乳四虺纹镜
西汉。直径19厘米。1956年王耀堂捐赠。圆钮,钮座内十二联珠绕钮,座外饰一圈宽带纹,再外两周射线纹之间饰四乳四虺纹以及十二只禽鸟及云纹,素宽缘,通体黑亮。
3、“仁寿”四神纹镜
隋。直径25厘米。1978年陕西省永寿县出土。球形钮,平缘。钮座作双线八角纹,八角纹间分别饰东王公、西王母、四神和神兽。其外为楷书铭文一周,“淮南起照,仁寿传名,不斟表,熔金勒成,时雍炎晋,节茂朱明,爱摸彻,用拟流清,光无亏满,叶不枯荣,图形览质,千载为贞。”内缘为十二生肖及朱雀、玄武组成的图案,外缘为缠枝花纹图案。


4、瑞兽葡萄纹镜
唐。直径10.9厘米。1953年原西北文化部拨交。兽钮,镜缘为花瓣纹。一周凸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葡萄蔓枝越过凸弦纹布满镜背,内区有四个姿态各异的瑞兽攀援在葡萄蔓枝之间;外区葡萄的枝蔓叶实中鸟雀飞舞。这是唐代铜镜中最富魅力的图案之一。

5、金银平脱四鸾衔绶纹镜
唐。直径22厘米。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圆形,圆钮,金花钮座,钮座有连环纹一周,素缘。镜背主纹为四鸾衔绶逆时针飞行,四鸾间饰银花枝,其外有连环纹一周。此镜是以黑漆堆背,雕好的金银纹饰平脱嵌于其中后再磨光,属于唐代的特种工艺铜镜。

玉器:

1、玉雕人头像
新石器时代晚期。1976年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长4.5厘米,宽4.1厘米,厚0.5厘米。玉髓质,色黄,双面平雕。人头像为侧面剪影式,头束高髻,团脸,鹰勾鼻,半张口,下唇稍长,线刻极为夸张的大眼,耳轮偏后,腮部鼓出,细颈,面颊部透钻一圆孔。雕刻手法古拙,形象传神,憨态可掬。


2、“皇后之玺”玉印
西汉。 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狼家沟村出土。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玉质为珍贵的和阗羊脂玉。螭虎钮,印座四侧刻云纹,印面阴刻篆文“皇后之玺”四字。《汉旧仪》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此印形制与印文正与汉制相合。因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吕后合葬的长陵约1公里,推测为吕后之物,是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3、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西魏。1981年陕西省旬阳县东门外出土。高4.5厘米,宽4.35厘米,重75.7千克。此印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印。煤精制成,呈8棱26面球体,其中正方形印面18个,三角形印面8个。有14个正方形印面镌刻印文,内容不同,各有其用途,如“臣信上疏”、“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 “独孤信白书”、“令”、“密”等。印文楷书阴刻,书法遒劲挺拔,有浓厚的魏书意趣。此印反映了主人职多权重的史实,也是研究北朝印玺制度的珍贵资料。

4、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代。高6.5 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材质为酱红地夹橙黄、乳白色环瑙,层次分明,浓淡相宜,晶莹鲜润。制作采用圆雕技法,造型生动优美。杯呈弯角形,状若一尊伏卧的兽头。兽似牛,却生两只弯曲的羚角,装饰奇特,却不造作,有浑然天成之感。口部镶有笼嘴形金帽,可以卸下,内部有流,杯里的酒可自流中泻出。琢工精细,通体呈玻璃光泽,熠熠生辉。是一件极其珍罕的古玉雕艺术品。
中国以玛瑙制器由来已久,玛瑙品种繁多,有“千种玛瑙”之说。但中国所产玛瑙以白、黄、淡青者居多,红色甚是少见。据文献记载,此种红色夹心玛瑙多产自中亚、西亚地区。这种弧形的酒杯,因似兽角,亦称角杯。我国制作和使用角杯的历史悠久,然此底部设流及兽首装饰的角杯却非我国传统,而是起源于西方,由古希腊、波斯、中亚地区渐次传来我国的制品,因此,这尊玛瑙杯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伎乐纹玉带銙
唐。一副16件,每件边长3.5——4.5厘米。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此带銙由10件半椭圆形带板、4件方形带板、1件圭形带板、1件铊尾组成。玉色润白细腻,用剔地与阴刻结合的手法雕琢出纹饰,共有十位胡人形象的乐伎,或奏乐,或舞蹈,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厚。

壁画:

1、唐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图》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绘制。高168厘米,宽188厘米。1960年陕西省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出土。此画绘制于墓中前室东壁南侧。画面绘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为首一人头梳高髻,上身着窄袖衫、半臂,肩绕披帛,下穿降色长裙,双手叉于胸前,似为领班。其余八位宫女发式有别,服饰各异,分别执盘、烛台、方盒、团扇、高足杯、如意、拂尘、包袱诸物,随后徐行。宫女均单衣露颈,手中所持明烛、团扇、酒杯等物,表明这是一个仲夏之夜,她们正准备服侍主人华灯宴饮。画中人物,脸孔有正有侧,顾盼呼应,表情神态各有不同,或明眸坦荡,端庄大方,或目光流盼,情态婉媚,或秀眉微蹙,神态忧戚,或凝神苦思,表情漠然。刻划精细入微,形象生动传神。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第七女。唐大足元年(701年)被武则天处死。神龙二年(706年)被追封为永泰公主,与驸马武延基一同陵葬乾陵。墓内由墓道至墓室绘有青龙、白虎、阙楼、仪仗、列戟、云鹤及男侍、宫女等壁画。
此宫女图构图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人物造型优美,线条洒脱,色彩浓淡相宜,是唐代仕女壁画的代表作。

2、唐章怀太子墓壁画《马球图》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绘制。高229厘米,宽688厘米。1971年陕西省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出土。此图绘制于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共绘二十余骑马人物,均着深浅两色窄袖长袍,戴幞头,穿黑靴。画面着重描绘了5个持偃月形球杖的骑者驱马抢球的瞬间。最前一骑反身击球状,其余纵马迎击,作拼抢之态。其后数十骑人马拥簇着或行或止。行者骑枣红色马,有的山间奔行,有的驰骋腾空;止者着淡绿色或红色翻领衣,伫目凝神,作观望状。背景衬以起伏山恋,5棵疏落的古树点缀在空旷的画面上,显得空间阔大。全图布局严谨,重点突出,气韵生动。作者以洒脱自如的画笔,通过线条色彩,把人物活动的姿势和马奔驰的体态,描摹得栩栩如生,使球场上紧张激烈的气氛溢于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出唐代画师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
马球,又称“波罗球”,本源于波斯(今伊朗),经由丝绸之路东传至中国。唐代皇室为健身娱乐,大兴力倡,广为普及。有关马球运动的资料过去只见于文献的零散记载,这幅《马球图》以写实的风格,真实地再观了昔日马球运动的场面和风貌,是研究唐代马球运动的重要资料。
章怀太子名李贤,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所生。唐文明元年(684)被武则天流放巴州,后被逼自杀。中宗神龙二年(705)诏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景云二年(711)追赠章怀太子,并重开墓室,与妃房氏合葬。章怀太子墓墓葬规格高,文物丰富精美。墓中壁画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马球图》、《狩猎出行图》、《客使图》等是唐代壁画艺术的杰作。


 
3、章怀太子墓壁画《狩猎出行图》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绘制。高100——200厘米,宽890厘米。1971年陕西省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出土。此图绘于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全图由40多个骑马人物、2只骆驼、5株古树和山石所组成,场景显赫,构图别致。在古木森森的大道上,先有四骑手策马由北向南作先导,接着,在一持猴旗的骑者后面是左右数十骑并列,中间簇拥着一圆脸微带胡须的人物,双目前视,神态自若,身着蓝色长袍,骑一高大白马,似为出行队伍的主人。其后又是十数骑奔马紧紧跟随。最后是辎重骆驼和马队。猎骑者佩弓带箭,有的架鹰,有的抱犬,还有的携带驯化的猎豹和猞猁。画面色彩鲜艳,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形象塑造细腻传神,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绘画水平,属唐墓壁画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狩猎活动是唐代封建帝王和皇室贵戚最为喜好的健身娱乐活动之一。唐代帝王对狩猎活动的重视,也使狩猎活动成为唐代绘画的重要题材。武则时的画家曹元廓“师于阎(立本),工骑猎人马山水”;唐玄完时期的画家韦无忝以画鞍马异兽而著称,曾奉诏在长安城玄武门画唐玄宗射猎、一箭中两猪的场面。这些名画今俱已失传,章怀太子墓的这幅狩猎出行图,正可补画史之不足。同时,它对封建统治者大行狩猎活动的写实性描摹,也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唐代皇亲贵族的生活场景,是研究唐代王室生活的珍贵资料。


4、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绘制。均高296-420厘米,宽976-928厘米。1971年陕西省乾县唐懿德太子墓出土。懿德太子名李重润,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孙,中宗长子。唐大足元年(701)被武则天杖杀。中宗复位后,于神龙二年(706)将其陪葬乾陵,追赠为懿德太子,墓葬规模庞大,依帝王制度修建,所谓“号墓为陵”。位于今陕西省乾县。
阙楼仪仗图,以山峦树木为背景,绘城墙和阙楼,城内大批仪仗队列队严整,似即将出行。阙,是宫门前的标志性建筑,夹门而建,体高大宏伟,自下而上由墩台,平座、屋身、屋顶组成。图中所绘东、西双阙,皆为“三出阙”即三重子母阙,前为母阙,后二为子阙。其屋顶为庑殿式,上有鸱尾,出檐深远。屋身面阔、进深各三间,四周有回廊,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平座分单钩阑和平座斗拱两部分。墩台为砖土结构,中间用长方砖砌成,周围有忍冬蔓草纹,并有明显的收分。
城内规模庞大的仪仗队列,由骑马卫队,步行卫队和车队组成。骑卫与步卫平列在前,车队在后,东壁仪卫总计104人,西壁92人。其骑马仪仗各分3队,每队由5-6人组成,队首一人举虎、雀、鹰旗,其余均举红色旗。步行仪仗各分6队,每队约6-10人,队首一人举狮、豹、虎、鼠旗。仪卫皆头戴幞头,身穿紫、红、绿、黄袍,腰间佩带横刀、弓和箭囊。车队各由3架车、3匹马、驾士16-18人组成。车由辀、舆、伞盖、轮四部分构成,绘成红色,车后插旗,车前还有2伞、2圆扇、2长扇。
阙楼仪仗图反映了墓主生前的显赫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图中阙楼为三出阙,属封建帝王等级,超越了太子规定使用二出阙的标准,反映了此墓是遵照“号墓为陵”的制度即依“天子之礼”而构筑的。此阙楼图又是一幅精彩的古代建筑艺术的写实作品,它把建筑外观的结构乃至每一构件的交接点,都依比例准确无误地描绘了出来,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使我们对唐前期建筑的基本特征以及唐代建筑的发展过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仪仗图展现了太子大朝仪仗的场面。仪仗中使用的圆扇与长扇,以孔雀羽毛装饰并贴金,是天子使用的仪仗,反映了墓主懿德太子“号墓为陵”后的特殊身份。
阙楼仪仗图构图严谨缜密,色彩鲜艳明快,人物形象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大型仪仗图中出现山峦、林木、城阙等背景环境的描绘,是盛唐时期皇室贵族墓葬壁画的布局特点之一,此幅壁画中远山、城垣、阙楼以及仪卫的比例十分准确,表明唐代画师在处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方面已掌握了高超的技巧。


5、唐章怀太子墓壁画《礼宾图》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绘制。宽243厘米,高184厘米。1971年陕西省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出土。前三人头戴笼冠,身着阔袖红袍,儒雅含蓄,仪态伟岸,应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后三人中浓眉秃顶者可能是东罗马使臣,头戴双羽小冠者可能是高丽使臣,头戴翻耳皮帽者可能是东北少数民族的使臣。唐代中外友好往来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

 
其他:

1、骨雕人头像
新石器时期。高2.5厘米。1982年陕西省西乡县三合乡何家湾出土。头像用动物肢骨雕成,五官清晰比例准确,是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骨雕人头像。


2、金“五铢”
汉。直径2.6厘米 ,重9克。1980年陕西省咸阳市出土。形制外圆内方,与铜“五铢”相同,面有篆书“五铢”二字,穿上有一横划。是现存最早的金质方孔圆钱。
3、安伽墓贴金彩绘浅浮雕围屏石榻
北周。2000年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乡炕底村出土。长228厘米,宽103厘米,通高117厘米。石榻由11块石板构成,共刻绘56幅图案。题材主要表现墓主人安伽生前出行、宴饮、狩猎、娱乐等场面,画面刻绘的人物多为胡人。安伽是出生粟特贵族的北周同州萨保,负责管理入华贸易的中亚商胡及祆教事物,居住并葬于长安。此榻雕刻精细,纹饰彩绘贴金,题材丰富,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4、“开元通宝”金、银钱
唐。直径2.38厘米,金钱重6.9克,银钱重5.3克。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钱文系唐初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取意“开国纪元通行宝货”。金、银钱是帝王用于对大臣贵族赏赐、馈赠的非流通钱币。

5、蓝色玻璃盘
唐。高2.2厘米,口径11.7厘米。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唐法门寺地宫出土。淡蓝色,唐代宫廷生活用具,赐给法门寺作供养器,侈口、浅腹,素面,透明度较好,是西亚伊斯兰早期玻璃产品。

文章参照:然然爱意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