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疚情绪不完全是坏事

 昵称15221501 2015-05-11
内疚情绪不完全是坏事

    如果一个人在铸成大错之后,却没有内疚的感觉,他就不能辨别是非,或者不了解那些行为的是非标准。

    有些内疚情绪是遗传下来的,而另一些内疚情绪则是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我们知道,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道德标准。然而,人们在每一个场合都会受到特定道德标准的教育。他如果违背了这种道德标准就会产生内疚。

    在某些情况下,内疚情绪是好的,它甚至能激励有德行的人产生美好的思想和行动。内疚情绪配合积极的心态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并非每种内疚情绪都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当一个人有了内疚情绪,而又不用积极的心态去消除它,其结果往往是最为有害的。

    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我们的工作进展得越远,以及我们对神经病患者精神生活的认识和研究越深,我们就越清楚地感觉到,两个新因素迫使我们最密切地注意到它们就是抵抗的来源……这两个新因素,都能包括在我需要得病或我需要受苦的表述中……这两个新因素的头一个就是内疚感或犯罪的觉悟……

    弗洛伊德是正确的。因为内疚情绪常常会激发人们去毁灭自己的人生,毁坏自己的身体,或者用别的方法残害他们自己,以赎清他们的罪过。很幸运的是,今天这样的方法很少被采用了,文明国家也不允许人们使用这些方法。然而我们还是能够经常发现与它们极相似的情况,即下意识对他们自己的残害。

    下意识心理具有同有意识心理一样能有效的力量,当一个人不用积极的心态去祛除自己的内疚情绪时,下意识心理就能使他受到伤害。
体谅别人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德。婴儿很少注意到别人是否舒适和便利,他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但是,他在成长过程中,终会逐渐认识到还有别的人活着,自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顾及到他们的存在。自私是人的共同特点,我们每个人只有通过成长,逐渐减少自私。当我们长大到足以了解自私是一种不良品行时,我们在只顾及个人利益时,就会感到一阵内疚的刺痛。这是好的,因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或当我们能在使自己愉快和使别人愉快之间进行选择时,内疚能使我们思考问题。

    汤姆斯·根住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城。他6岁的孙子每天傍晚都要跑到街道拐角去迎接他下班回家,这使他很愉快。当孙子迎接到他时,他总是给孙子一小包糖果。

    一天,这个小孩迎接到祖父后,充满期望地问道:“我的糖果呢?”这位上了年纪的先生力图隐藏自己的哀伤情绪。“你每天都来迎接我”,他犹豫了一下,然后接着说,“仅仅是为了一包糖果吗?”祖父就从衣袋里掏出一包糖果,递给孩子。他们向房子走去,谁也没有说话。这孩子伤心了,显得很不高兴,他知道他伤害了自己所爱的祖父的心。

    那天晚上,这个6岁的孩子和他的祖父一起跪下,高声祈祷。祈祷中这个孩子加了一句自己的话:“请上帝让祖父了解我爱他。”

    这个孩子由于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不愉快和痛悔,这是好的。因为不愉快和痛悔能迫使他采取行动,祛除内疚情绪,对他所做的错事作出补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