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谜语

 好学者 2015-05-11

杨慎是明朝正德年间的状元,他才思敏捷,除精通四书五经外,对俚曲谜语也很有研究,而妻子黄娥也是一位知书达礼,能诗善曲的女文学家。
杨慎在仕途上很不顺意,正德皇帝死后,嘉靖皇帝即位,杨慎被贬谪至云南永昌。当时,朝廷腐败,奸臣当道,常以文字兴狱。
杨慎一去多年,黄娥日夜思念远在边关的丈夫,想捎信问候,然而又怕遭来横祸。只得托人捎给丈夫一方白丝绢,将万语千言寄托在上。
杨慎接到妻子托人捎来的白丝绢,心中感慨万分。可是,打开一看,一个字影儿也没有,他翻来覆去地看了许久,终于猜出妻子的无限情意。妻子黄娥制作的这则空白谜面,杨慎用一首诗写出了谜底。
杨慎在《素帕》一诗中写道:
不写情词不写诗,
一方素帕寄相思,
郎君着意翻复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
你能猜出是什么意思?

思与丝谐音

南宋杰出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内容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封建统治的屈辱求和政策,表现出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游晚年闲居老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还时时挂念国家大事。
一年,陆游的次子陆子龙赴吉州(江西吉安)任职,陆游为儿子饯行。酒宴上,他谆谆告诫儿子,要爱国爱民,自立自强。酒酣耳热之际, 陆游诗兴大发,吟出四句来告诫儿子:
头戴四方帽,
身背一张弓,
问君何处去,
深山捉大虫。
儿子才思敏捷,片刻之间便向父亲鞠了一躬,说:“父亲,孩儿一定铭记您老人家的教诲。”你能猜出陆游告诫儿子的是什么吗?

元朝着名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十岁时母亲就送他到财主家去放牛。财主一看,是个小孩,还不懂事。就对他的母亲说:“这孩子年纪小,干不了啥活。这样吧,我们立个字据,先试一年,如果干得好,能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就发给一年的工钱,第二年继续在我家;如果回答不出我所提出的问题,我不但不给工钱,请你另找户主!”母亲听了此话,犹豫不决,王冕说:“母亲! 不要犹豫! 尽管照字据内容办就是了。”于是,双方在字据上画了押。
一年很快过去了。王冕把财主家的牛养得膘肥体胖,走向财主要工钱。财主本应按章办事,但却故意刁难王冕,要讲一个故事谜,让王冕猜一字。王冕说:“你讲吧!”财主说:“从前有一伙穷孩子在挖墒,忽然挖到一块有花纹像篮盖似的东西,可谁也认不出是啥东西。当时有人把它放到水里洗了洗,才看出原来是一块玉璧。大伙叫道:‘是块宝贝呀! 我们每人分一块吧。’于是就把玉璧砸碎了,一人分了一块。可是,他们却不懂,这块价值连城的玉璧一旦砸碎了就分文不值。结果,这伙穷人仍旧是两手空空。”
王冕听完财主讲的故事,立即就用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字。
财主无话可说,只好把一年的工钱如数付给了王冕。你能猜出王冕写的是什么字吗?

明太祖朱元璋不但喜欢写春联,而且号召百姓过年贴春联,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又是一年除夕夜,朱元璋带上文臣,微服出巡,察看百姓贴的春联。夜深人静,正好路过一家姓牛的牛贩子家门口,见这一家未贴春联,朱元璋便进屋问明原由。原来,牛贩子因忙于做生意,归来已迟,此时,正请一位私塾先生为他写春联呢。
私塾先生想了几副春联,可牛贩子不大满意,时候不早了,两人还在斟酌呢。
朱元璋小时候放过牛,加之牛贩子又姓牛,他稍加思索,就想出了一副佳联,然后大笔一挥就成了。朱元璋写的是这样一副春联:
满堂生无底
全家午出头
私塾先生在一旁拍手称好,而牛贩子却莫名其妙。等朱元璋走后,私塾先生慢慢说出缘由。这时,牛贩子也高兴得合不拢嘴,于是就高高兴兴地贴在大门上。
你能猜出是什么意思吗?

从前有个姓王的雕刻老人,年近八旬仅有一女儿。膝下女儿已长大成人,他想为女儿招个聪明能干的丈夫,一方面了却自己的心愿,另一方面想把自己的雕刻手艺传给女婿。
这一年正月十五,老人邀请村里的亲朋好友来家里聚会,当着众人把一只玉雕的玲珑小盒放在盘子里。他指着精雕细刻的玉雕盒说:“这是一则字谜,谁能准确猜中的话,我就把我的女儿嫁给他。”
众人看着这精致的小盒,都称赞这老人的手艺高超。这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他左手把盘子放在地上,右手托着玉雕盒举过头顶转身就走。
老人连忙叫住这位青年,说:“好,你猜中了,按照我事先说的办! 你就是我的女婿了。”
众宾客都露出惊讶的目光。
你能猜出这个谜底吗?

盒去皿加手为拿

明朝时期,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很喜欢唐伯虎的水墨画,绞尽脑汁想请唐伯虎为他画一幅水墨观音图。
盛夏的一天,祝枝山风尘仆仆地登门拜访唐伯虎,并说明了来意。
唐伯虎笑着对祝枝山说:“祝兄要一幅画并不难! 然而有个条件,今日要画,先得猜一个画谜,如果猜中了,水墨观音图立刻画好送给你,这幅画谜也一齐奉送。”
祝枝山听后,心里很高兴,便满口答应。
唐伯虎来到斋室,提笔画了一条混身长满黑毛的狗,让祝枝山猜一字。
祝枝山站在画前,仔细思虑了片刻,便提笔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字。
唐伯虎看后点头微笑,祝枝山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唐伯虎见祝枝山猜中画谜,立即画了一幅水墨观音图送给祝枝山。
你能猜出故事中的画谜谜底吗?

相传郑成功在厦门募兵举义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吩咐手下的亲兵在招贤馆门前摆了一张桌子,旁边高挂一幅“招志士”的招牌。桌上分别放有一个盛满清水的玻璃缸,一盏点燃的油灯,并散置着火石、火刀、火绳等几样物品。
当时,有数百名百姓前来围观,人们都感到新奇。这样的摆设是什么意思呢? 连续三天,也没有人猜中。
到了第四天,来了一位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黑大汉。只见他雄赳赳地大步跨到桌前,用眼扫视了一下桌上的东西以后,便伸手把一缸清水泼翻在地,接着拿起火石、火刀,打着了,燃着火绳,然后从容不迫地将油灯点亮。守在两旁的士兵看得清楚,急忙入内向郑成功禀报。郑成功满心欢喜的说:“快请这位壮士人来相见。”原来,郑成功的摆设是一则哑谜,谜底是四个字。请你猜一猜是什么字?

反清复明

明朝有位任户部主事之职的雅士黄周星,不仅能诗善对,而且还是个富有创造性的谜家。他首创灯谜“酒令体”,谜面如诗词,且谜味醇正。
一天,黄周星为养父周老爹庆寿,邀请文朋诗友赴宴。席间,他笑着说:“今日幸会,实属难得。为助雅兴,请君轮流出谜猜射,以代酒令如何?”众宾客拱手回礼表示同意。
有一诗友笑道:“黄大人乃谜坛高手,理当先吟一则。”
黄周星也不推辞,随口吟一谜:
忽而冷,忽而热;
冷时头上暖烘烘,
热时耳边声戚戚。
并说:“此为分扣谜,隐三国一人名。哪位才子能射中,当以‘落汤鸡’酬答。”
宾客中有位射虎老手,听后细细推敲片刻,拍手称绝,笑道:“乃‘貂蝉’也!”接着,他作了解释:天冷时戴貂皮帽子,便可‘暖烘烘’;天热时,‘蝉’就叫,其声凄楚,耳边便时常‘声戚戚’了。”
黄周星赞道:“老兄才高,‘落汤鸡’受之无愧也!”当即以酬。
黄周星所说的“落汤鸡”也是一个字谜,你能猜出谜底吗?

明朝时期,广东有位书生丘浚,因博古通今,记忆力极强,被人誉为“丘书柜”。
有一年,丘浚前往粤州府参加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途中在一家旅店投宿。店主有个聪慧的小女名叫鹧鹕,笑着对丘浚说:“丘秀才,人都说你解诗破谜胜烘炉点雪,今天我出个字谜儿试试你!”说罢娇声吟道:
“二人并坐,坐到二鼓三鼓,一畏猫儿一畏虎。”
丘浚听罢,低声说道:“二人并坐,是两个字合而为一。畏猫者,鱼也;畏虎者,羊也。”想到这,书生矜持一笑,拱手答道:“小生猜中了,是个‘鲜’字!”
“不对!”鹧鹕嫣然一笑,“你再猜猜。”
丘浚听说未射中,顿时面红耳赤。他急速变换思路,苦思冥想:“这二鼓乃亥时,三鼓乃子时。亥时生者肖猪,猪亦畏虎,子时生者肖鼠,鼠亦畏猫。”想到这,书生不由得拍案叫绝,笑道:“这回我定猜着了!”说罢道出了谜底。
店女一听,抚掌称赞:“真不愧是丘书柜!”
您知道这谜底是个什么字吗?

从前,有个老先生,总爱沾点小便宜,哪个学生送他的礼重,他就另眼相待;那些送不起礼的穷学生,就要遭他的白眼。
老先生有个女儿,名叫金花,能诗善对,聪明过人。她常劝父亲不可以势利待人,但老先生听不进。
这年八月十五快要到了,学生们都给先生送节礼,只有穷学生刘海,因家贫没送。老先生很不高兴,便想羞辱他一番。
八月十四日那天放学前,老先生说:“明天中秋节放假一天。刘海例外,留下对对。我出上联,他对下联,什么时候对出来,什么时候回家。”
书房里只剩下刘海一个人,他惦念家中的母亲,心情烦乱,看着老先生出的上联:“八月十五光明夜,”就是想不出合适的下联来,急得在书房里团团转。他想,“光明夜”要对“月黑天”才好,嘴里便不断地念叨:“八月十五光明月,什么什么月黑天……”
金花见刘海着急的样子,既同情他,又不满父亲的做法,就悄悄地写了四个字,揉成一个纸团,扔进书房。
刘海拾起纸团一看,大喜。立即在“月黑天”三字的前边加上“岁末除夕”四个字,写成了下联,送到老先生屋里。
老先生看了刘海对的下联,觉得不错,但不相信是他自己对的,便严厉地追问他。刘海不敢隐瞒,只得把师姐相助的事讲了出来。
老先生一听,火冒三丈,认为女儿败坏了门风,丢了他的脸,百般辱骂金花,还说:“你这么不要脸,还不如死了好!”
老先生骂完走了,金花心想:只不过帮刘海想了四个字,父亲就这样大发雷霆,骂个不停,她越想越生气,于是提起笔来在墙上写了四句诗:
自幼红颜薄命,处处被人刁难。
只为四个大字,含羞吊在门前。
写完,便上吊自尽了。等老先生发现时,金花已经死去多。
金花写的这首绝命诗是一首诗谜,谜底为一物,您能猜出来吗?

红灯笼

从前有户人家,妻子操持家务,丈夫是一个教书先生,日子虽不富裕,倒也不缺吃穿。夫妻俩膝下只有一女。小女聪明伶俐,从小习书识字、吟诗作画,父母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当时,朝政不稳,兵荒马乱,人们三天两头东躲西藏,到处逃难。
有一次,在逃难的路上碰上了官兵,人人各自逃命,亲人无法相顾。天黑以后,她与父母走散了。
几天来,姑娘到处打听父母的下落,但一直没有音讯。在当时的战乱年代,一个姑娘怎能生活下去呢? 她整天哭哭啼啼,思念父母。为了活命,不得已给一家地主当了女佣,打算以后再慢慢与父母团圆。
不料,主人非常刻薄,给她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是残汤剩饭,干的是又脏又累的活儿,使她受尽了折磨。
这天,她累得精疲力尽,饥肠辘辘,对着一块残缺不全的菱镜,看着自己憔悴的面容,想起自己从小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却无忧无虑,心情舒畅,眼下落得如此下肠,好不伤感。
又想起父母不知是死是活,不觉落下泪来,自叹道:
昔日丰姿新样妆,
如今褴褛实堪伤;
堂前厨下来服侍,
啜饮残羹剩茶汤。
这四句诗隐一件日常用品,请你猜猜是什么?

抹布

从前,有个姓王的秀才,满腹经纶,只因奸臣当道,穷困潦倒。
一天,王秀才赛诗归来,腹中空空,就叫儿子阿聪赶快煮饭。可是家中早已没有米了,这时,他才想起今天是大年三十。
去哪儿借钱买米呢? 王秀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他看见地上有一段圆竹,不由灵机一动,忙用刀往圆竹筒上劈去,当劈到三分之一、靠近竹节处就不再劈了,叫儿子拿了这带刀子的圆竹筒,到邻村最要好的朋友李秀才家去。
李秀才家中富裕,是个喜欢猜谜语的人。当阿聪拿这段圆竹给他时,他拿着竹筒,仔细地看起来。看了一会,他突然哈哈大笑,立即吩咐家人,拿出一袋米和几吊钱交给阿聪。
聪明的读者,您知道李秀才怎么猜出王秀才家中缺钱少米的吗

圆竹筒的三分之一处有个竹节,因刀搁在竹节上没有劈过去,就是说缺钱少米,过不了节。

从前有个老船翁,名叫张海,帮人运货为生。张海深感自己没有文化的苦,除了白天驾船外,晚上还把自己学到的一点文化知识教给儿子,有时还为儿子买些诗书供其自学。
有一天,父子运货到了一个集镇,儿子在街上看到朝廷考状元的榜文,回船向张海要求赴考。张海恨透了封建士大夫的残忍,不让儿子去。在儿子的苦苦哀求下,张海没法,于是指着邻近的一条船对儿子说:“你去那里给我借一样东西来。拿错了就别去考,拿对了,你就去吧!”儿子满口答应。
张海便叫儿子拿出纸笔来,顺手写了这样一首诗:
“忆当年,生在深山,青枝绿叶。叹而今,来到人间,青少黄多。经过几多风波,受尽几番折磨。莫提起啊,莫提起!若提起,无非点点泪滴江河!”
写毕,儿子很快到邻近船上借来了父亲要的东西,父亲无奈,只得允许儿子上京赴考。
您知道张海要儿子到邻近船上借什么东西吗?

船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