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制度?NO!人才是管理的根本

 失控的少年 2015-05-12


行业的发展,让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过去,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软件越来越庞大、技术越来越细分,成功往往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

但对技术人而言,团队管理与编写代码不同,所需的技巧也不一样。大家往往也会有这样的困惑: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团队?怎么管理团队更为合适?怎样才能让团队运作更为高效?


今日头条副总裁谢欣和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的软件工程师董飞分享了他们在过去总结的一些管理经验,并为大家总结了5项理论和5项实战。

谢欣:曾先后在微软、百度、酷讯、今日头条等不同管理风格的公司工作过,担任过工程师、产品经理、项目管理等不同的角色,管理过技术、产品、运维、UEBI、人力、行政、客服、SEO/SEMCRM等完全不同类别的团队,沉淀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董飞:曾先后在酷讯、百度、亚马逊、LinkedInCoursera等公司工作,并带来了来自硅谷先进的管理经验。


中西对话,碰撞出关于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火花。


理论一:管理的根本与前提是选择对的人

在讨论一些管理问题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管理的根本是为了打造高绩效的团队、达成公司的业绩目标


那么,高绩效的根本靠什么呢?在谢欣看来,靠的还是人,而非流程或各种约束。


谢欣说:“从我们经验来讲,公司出现了管理问题的时候,很大程度上肯定是人不对,这个时候只能换一个人,而不是说去想办法制定一套特别科学的规章。至少在现在的互联网的公司里面,我们认为人才是根本,而不是制度本身。如果人选对了,其他都是相对次要的事情,看上去很简单的一句话,包括我自己前前后后花了挺长时间才领悟到。我们老在想制度本身,老想通过制定章程和流程来提升管理水平,这是不对的。”而在董飞看来,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可以以一抵十,人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既然人是重点,那么技术人才的招聘和面试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人?什么样的人更受欢迎呢?


1.内推是优秀企业获取人才的首要渠道,也会通过LinkedIn等职业社交网站,或SEM、微博用户分析等特殊方法寻找合适的人才。


2.面试流程一般有4-7轮,1-2轮算法编码、1轮系统设计、1轮项目背景、1轮行为面试、价值文化观等软性技能。


3.更喜欢聪明、好奇、兴趣广泛、热情、交流能力强的人,不喜欢那些不愿意学习、与企业文化不合的人。


4.技术能力是根本。对技术团队来讲,不论是编码的还是管理,技术能力的考核都是重中之重,“在我们的技术团队内,纯粹管理,一点技术都不懂的人,非常非常少。”谢欣表示。

理论二:为自己的团队选择合适的架构

团队结构是团队协调、协作、协同工作的基础,优秀的架构往往能让团队更高效地运行,而优秀企业的团队结构往往值得管理者悉心学习。


不妨通过一张图来了解美国知名技术公司的架构。




总体而言,国外的技术公司比较重技术轻运营,在董飞看来,这主要由于国外的人力成本较高,而通过技术的手段可以把边际成本降低,“同时,硅谷公司喜欢做一些国际化的产品,几十个国家、几十个语言同时推行。这就反过来,对基础的架构要求特别高,也就需要更扎实的技术人员,这是硅谷公司的典型特点。”


而在国内,成立仅三年的今日头条,不仅对外已经是拥有2亿用户的“超级APP”,对内也有一些独特的管理思路。


谢欣表示,今日头条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不少硅谷科技公司的管理思路,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管理理念,如重工作、重效率;轻title;扁平化;项目化。


“我们更看中的是工作本身和工作的效率。在团队结构上也没有严格的划分,更多地是看人,你这个人适合做什么事情、适合什么样的团队,因人成事。因此,在头衔上,我们也是非常的弱化的,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不重要。同时,我们把一些重要项目交给项目组,追求扁平化和项目化。”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优秀的人才往往比所谓的公司架构更为重要,他们能带领整个团队、公司前进,到达更高的地方。从人到团队,跨部门沟通是不少公司都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最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几个团队一起定期开沟通会,交流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谢欣却认为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做法。


在谢欣看来,解决跨部门沟通问题要从根本做起,在团队构建之初,在团队结构本身的设计上,就应该引导部门、团队之间尽可能独立、互相不依赖。同时,在具体的执行上,跨部门的项目首先应该确保双方对目标的理解一致,此后跨部门的沟通会宜少不宜多,具体事情尽量由具体执行的人员私下沟通,提升效率。

理论三:以人为本,预防制度僵化

通常而言,创业公司的发展初期是没有明确制度的,整个公司快捷而敏捷,以适应快速迭代的节奏。随着公司的发展,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相应地,解决问题的制度和流程也不断出现,并且越来越多。这其实是公司发展的一般规律,公司的成功发展和壮大往往伴随着制度和流程的完善。


然而,制度完善的反面是制度趋于僵化,人们常常会用“臃肿”来形容那样的公司。究其原因,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新技术、新趋势层出不穷,而过于完善的制度往往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公司慢慢走向衰落。


那怎样才能让公司不论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都能保持活力呢?


董飞认为,这一切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和工具


首先是人,关键是加速人才的增长,而非人数的增长。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它的复杂度也会相应增大,但管理者可以通过控制组织的复杂度,把它限制在一定程度内。同时,加速对人才的招募和培养,让人才密度的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组织复杂度的增长速度,保持公司活力和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为什么创业初期不需要很多制度,一个是人少,一个是创始团队的优秀,这样自然组织的复杂度就低了。随后,公司发展、人员增多,总会招到一些水平并不高的人,而为了管理他们,就需要公司有更多、更详细的制度,组织的复杂度就上去了。”董飞解释道。


其次是工具,先进的工具也意味着先进的工作方式。


光依靠人来解决制度僵化的问题,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但公司可以借助先进工具来帮助自己达到那样理想的状态。


“因为先进的工具,你使用的时候,不仅是使用工具本身,同时也不自觉的使用了先进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谢欣表示。


那有哪些先进的工具呢?


研发类:



管理类:


理论四:如何留住人才,从薪酬福利与绩效考核入手

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薪酬构成永远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据董飞分享,在硅谷,薪酬一般由基本薪水、奖金、期权和股票三个部分构成


董飞说:“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奖金,但一般的大公司,像谷歌、Facebook等,它们的奖金都会占15%甚至更高。但有的公司还是处于亏损阶段,没有奖金,那它靠什么去吸引人才呢?就靠第三块所谓的期权和股票,比如说如果它上市或者被收购了,员工就有可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获得一笔不菲的回报。”


此外,公司要怎么去调薪呢?一般做法是依据员工的个人表现结合公司的效益去综合考评,但还有一种说法是,薪酬应该由市场行情,而不是公司经营的好坏来决定,否则很容易导致人才的流失。


关于对于工程师的绩效考评,大型外企会有自己的一套比较科学的方法,对工程师工作进行科学完善地考核,但同样的方法,对创业公司而言,操作成本就太高了,那创业公司该怎么做呢?


在谢欣看来,创业公司开始的一两年,最好的绩效考核方法就是不做绩效考核,“因为大家都很努力、很有激情,就我的实践经验,任何一种考核方法都不够好,特别是对工程师而言,做与不做的差别也不大,还不如不做绩效考核,还能降低管理成本。”


薪酬、绩效之外,要怎么才能留住更多人才呢?接地贴近生活的福利是值得参考的方向。打开互联网公司的招聘页面,经常可以看到住房补贴、免费三餐等非常接地气的福利,这样做的好处让公司与员工的个人生活更为贴近,增加凝聚力。

五、工作之外,超越同事关系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创业公司里面,每个人和同事共处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和家人共处的时间了,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公司里的同事还只是同事关系的话,那么,就很难拼得过那些同事之间的关系“远不止于此”的公司,所以工作之外的事情也非常重要。


而达成这一目标,最方便且有效的就是Team Building,如编程大赛、心得分享、头脑风暴、野外拓展等。


“硅谷现在流行一种开放式的办公,大家没有隔间,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去除不必要的间接沟通,更能体现来坦诚和透明。”董飞表示,同时也能更加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它“远不止同事”。


结语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不管团队、制度、薪酬等在管理中如何实现,人是一切的开始和根本,以人为本,才能达成最佳的管理效果。


(本文根据谢欣与董飞在全球软件开发大会QCon上的分享《中西对话-团队管理的五项理论和实战》成稿。)





及时了解EGO活动信息,请扫描二维码




了解EGO更多信息和会员报名请戳左下方“阅读原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