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壁赋》课堂教学镜头

 采菊东篱630 2015-05-12

赋一江月韵,化千千心结
山东省淄博市教学研究室  陈鲁峰


师:古代一位鉴赏家提到苏轼《前赤壁赋》时,曾说“以风月立骨”。请大家找找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几次提到月呢?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

生:第一段,“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第三、四段中有四处。
师:第二段中有没有提到“月”呢?仔细找找。
生:有,“击空明兮溯流光”,意思是说,桨划破月光下的轻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师:这样算来,全文共有7处有关“月”之意象的描写。看看这些月象是由哪些类型组成的?比方说,有来自诗词歌赋的“月”,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击空明兮溯流光”等句子。

生:也有当晚的月亮,如“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句子。

师:这就是现实之月了。

生:想象之中的“月”,如“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生:谈话中的,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这就是哲理思辩中的“月”了。
师:赤壁之下,歌月,赏月,忆月,辨月,真是无边风月一片情啊!这些苏氏之月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别致有味,能否选择一处,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吗?
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写出了泛舟赤壁明月未升之前,苏轼歌吟《诗经·陈风·月出》一章的情景,显示了苏轼的文人雅趣。

师:说得好,未见“月出”之形,先闻“月出”之歌,“月”早已在苏轼的心中升起来了。这是一轮怎样的心中之“月”呢?

出示《诗经·陈风·月出》一章PPT和译文: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色皎洁,月下美人身姿修长婀娜,抒情主人公爱慕不已,但也有一种思慕不得的惆怅与纠结啊!

生:这应该是借诗经中的月亮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看起来是说渴望被月下的美人属意自己,实际的意思是被贬到了这荒僻地方,啥时候才能得到“美人”的“月光”眷顾呢?

师:领悟得很到位,苏轼受了大打击,但他依然在痴痴等待人生仕途的另一次“月出”啊!
生:老师,苏轼扣舷而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照应了上文的“水光接天”一句,月映水波,波光粼粼,荡漾着一种情怀!
师:什么样的情怀?
生:一个“溯”字,告白了自己行为追求,不愿随波逐流。
师:仅仅如此?联系下两句诗“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说说。
生:一个“望”字,说出了一种期盼,一丝幽怨。
师:好,这和下文听箫的感受“如怨如慕”挂上钩了,或许这就是苏轼扣舷而歌的深层用意吧!
生:老师,“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人生与月一样长存。

师:“挟”是用胳膊夹着的意思,这里可理解为紧紧拉着的样子,那“抱”是啥意思?
生:“抱”,用手臂紧紧搂住,怕掉在地上。我明白了,客是多么希望永久地和皎洁如水的月光相拥相伴啊!
生:一个“抱”字,点出一种伴随着永恒失望的憧憬啊!

师:说得好!这可都是月亮下的情怀!除了对来自诗词歌赋和想象之中的“月”的感悟外,对“月”之盈虚的思辩,也是苏轼对于人生的一种崭新的认识。能说说吗?

生:我感觉苏轼要抛开世俗得失之念,要与明月清风为伴。

师:是的,拥有超然自得的心灵,一切都释然了!

生:应该是苏轼借月来阐释自己的人生主张吧,人生失意,寄情明月清风,用风月疗“伤”的法子吧!

生:“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当人生与自然万物融合在一起时,就会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澄澈的境界。
师:对,大家的意思,是说苏轼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借助对水月的思辩,成功实现了贬谪之中的自我精神的救赎吧!
  
……
师:人生低谷中,对月的品悟、对月的感喟、对月的思辩,帮助苏轼完成了价值观念的重构,正像余秋雨所说,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得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正是以风月立骨。

 

                                                    客:“神”一样的存在

              浙江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曾健

 

师:很多古文游记散文对于同游者都会有交代,如《小石潭记》“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而《赤壁赋》一文,与苏子同游之“客”,却无名无姓无籍贯。作者为什么忽略对同游者“客”之身份名姓的交代?据你推断文中“客”可能为什么人?

学生调动以往的阅读及生活的经验,纷纷发表自己的猜想。

1:黄州偏僻,客身份卑微,有无姓名不重要。

2:大概是个隐士,苏轼不便提其姓名。

3:也许是这人悲观消极,不成熟,不大气,提其姓名反而有损其形象。

4:苏轼被贬黄州,带罪之身,不想连累客,所以隐其姓名

……

学生议论纷纷,各说各有理。

师:大家讨论得很热闹!大家只是一种假想推断而已。那么,我们不妨再大胆推断一下,苏子同游之“客”或许原本就不存在,只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对话者”而已,所以没有也不能交代其姓名籍贯等,大家想想有没有这可能?

……

生:老师,文中客形象很丰满,不像是虚构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形象很丰满?

生:“倚歌而和”,“喜而笑”,又与苏子“相与枕籍乎舟中”。描写很细腻。

师:找得好,艺术允许虚构,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存在,显示出“客”角色的真实感。如果说“客”真是虚构的,“客”的存在有何价值?

生:丰富了文章内容,行文有了波折,情感有了起伏变化。

师:能联系文本内容具体阐释吗?

生:文章虚构“客”角色,先记与客同游的快乐,再由客吹洞箫乐而转悲,苏子与客问答引发人生感慨的抒发,最后结尾“客喜而笑”,情怀由悲转乐。

师:嗯,你对课文内容理解很完整。虚构“客”角色,主客对话,全文内容与情感表达曲折有致,韵味深长。散文是抒情言志的文体,大家可以再深入点,“客”角色的虚构使文章在抒情达意上有何特点?

生:客与苏子形成对照,对苏子有衬托作用。

师:我们读读相关文句再联系文本内容具体说说。

生:客的触景生情,吊古伤怀,消沉悲观,衬托了苏子的乐观旷达。

生:客的“喜而笑”,也是对对苏子寄情山水“吾与子之所共适”的人生态度的认同。

师:嗯,说的很好。课文是古代文赋常见的“主客问答体”文章,基本特征正是:主客问答,以客衬主。 本文借“主客问答”形式,抑客扬主,以客衬主:客的落寞感伤,反衬出苏子身遭贬谪、身处逆境而不消沉、不颓丧的人生智慧;客的悲观消极,反衬出苏子乐观、旷达、洒脱的积极情怀。

板书:主客问答,以客衬主

师:“主客问答”为古代文赋常见的作文结构形式,《赤壁赋》中“客”非实写而是虚构人物,这也是人们阅读《赤壁赋》通常的看法。但也有人说,文章“客”不是虚构而是苏子自己,文章“主客一体”,大家怎么看?。

学生议论再起,既惊又喜。

师:“主客一体”,“客”亦苏子。那么怎样来看待文本“客”流露的消极情绪,这消极情绪的表达是否有损苏子“乐观旷达”的积极情怀?试讨论分析。

讨论,交流。

生: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内心难免消沉失落。“客”面对赤壁胜景,吊古伤怀,慨叹人生无常,“托遗响于悲风”,这样的情怀正是苏轼自我内心的流露,很真实。

生:苏轼借“客”身份吐露自己的失望与落寞感伤,又以江水明月设喻自我劝慰,最后借“客喜而笑”完成了自我人生情怀与生命认识的华丽转身。

师:好一个“华丽转身”,还有吗?

生:不要让苏轼高高在上,写出点失望苦痛,这样的苏子更血肉丰满,更可亲近。

……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客,“神”一样的存在!无论其真实同游,还是虚构存在,“客”角色让文本更生动,情感更充沛。而“主客一体”的体认,更让我们感受了苏子的自然,真实和可亲近。黄州赤壁因苏轼而名扬天下,赤壁黄州也成就了苏轼的大我人生,在无人对话的黄州,苏轼和自然山水对话,和自己对话,从此,社会世俗生活中他减了文人的傲气,自然山水渚崖间多了一个徜徉的歌者。

        

                 “变”与“不变”之辨

                     湖北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熊亚萍

          

《赤壁赋》的教学进入关键环节:理解“变”与“不变”的哲理,领悟作品主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的教学思路是“合作探究三步走”,即“变”与“不变”的具体内容、哲理含义以及作品主旨。

反复诵读文本,品味关键语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师:这两句话中的关键词是“变”与“不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这里“变”与“不变”在本文中的具体内容。请细读全文,然后结合课文解读。

学生一番默读思考后回答。

生:应该是面对自然发出的感慨,比如说江水。

师:你能结合文章相关句子说说吗?

生:江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日夜不停地流逝,这是“变”的一面;但又“未尝往也”,千百年来,江水依旧流淌,这又是“不变”的一面。

生:老师,还有月亮。

师:月亮的“变”与“不变”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天上的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但又“卒莫消长也”,千百年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师:很好!所以这个“其”我们首先可以理解为水月等自然界中的“物”,那如果“由物及人”,这里“变”与“不变”在文中的具体内容又可以是什么呢?

……

生:应该是那些英雄人物,无论际遇如何,都留下了一世美名。

生:曹操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那真是英雄豪杰;但是赤壁一把火,英雄又变成了败军之将。

师:你不仅扣住了课文,还联想到三国故事,解说了曹操之“变”。

生:文中还说“而今安在哉”?“英雄”也罢,“败将”也罢,如今又在哪里呢?已经变得无影无踪了。

师:“无影无踪了”吗?那为什么泛舟赤壁的苏东坡又看到了曹孟德“横槊赋诗”的英雄形象呢?

生:那是因为赤壁还在。

师:对。世易时移而江山依旧。这正如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所唱的青山依旧在——
    生:
几度夕阳红

师:历史不会忘记,无限江山留下了曹孟德的身影。岁月啊,你带不走---
生: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全班同学一起再读这一句“变”与“不变”。

师:我突然想问你们---假如今天你站在赤壁,还会想到谁?

生:苏东坡!

师:对!想到他的《赤壁赋》,还会想到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

去---

    生: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如此说来,赤壁不仅留下了曹孟德的身影,也记住了苏东坡的豪迈与豁达。这也是苏东坡“不变”的一面。但是,想当年,苏东坡有“变”的一面吗?

    生:有!当年他考中进士,在京城做大官,但因为反对新法被贬,变成了地方官。

    生:后来又因“乌台诗案”坐了大牢,变成了囚犯。

生:后来又走出监狱,变为黄州团练副使。

师:对,这样一“变”,才有了《赤壁赋》,才有了“大江东去”,才有了不朽的苏东坡。所以文中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师:那么,从上述“变”与“不变”的解读中,你们可以领悟到作者想要阐明的哲理吗?

生:看似在变,其实并没有变;看似没有变,其实又在变。

生:从眼前看在变,从长远看又没有变。

师:你们说得都对。我把你们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变”与“不变”是相

对的,“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变”是局部的,微观的;“不变”呢---

生:是整体的,宏观的。

师:对,如此哲思睿智,使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东坡呢?

生:一个非常理智的苏东坡,处变不惊,以平静、理性的心态看待人生。

生:一个乐观旷达的苏东坡,身处逆境,寄情于山间明月,忘怀

于江上清风

生:一个洒脱豪放的苏东坡,人生在世,何不潇洒走一回。

师:我想把你们的意思说得更简洁一些---那是一个哲人苏东坡,一个诗人苏东坡!(掌声响起来。)

师:还有一句---那是一个超人苏东坡!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里说悲乐

                                                                  北京清华附中  许姗姗

师:“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什么意思?谁来给大家翻译一下?

生:使幽壑中沉潜的蛟龙起舞,让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师:翻译得不错,注意到了“舞”和“泣”的使动用法。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在这儿要提及这样两句话,苏轼想表达什么?

生:为了形容客人洞箫声的艺术感染力。

此时,另外一个学生的问题让课堂激起波澜。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主”本来是“乐甚”,“饮酒而歌之”,为什么这个“客”却“和”起了这么哀怨的洞箫声呢?都让孤舟上的寡妇哭泣了。这个“客”把“主”拐跑调了吧!(众生笑)

生:对啊,“主”本来很高兴,为什么在“客”的洞箫声中就“愀然”了?他的情感变化也太快了!

这个问题很突然,想象觉得学生问得也很在理。

师: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好好想想,苏轼的情感到底经历了什么变化。大家小组讨论一下,讨论中注意紧扣文本,也可以联系苏轼此时的背景经历。

……

生:我觉得苏轼心里本来就有伤心事,他是被贬到黄州的,这时听到“客”的洞箫声如泣如诉,谁都会难过啊,所以“愀然”很正常。

师:用了知人论世的方法,其他同学在文章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

生:“主”的歌词也可以看出他不是单纯的欢快,“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好像有一种和美人天各一方得不到美人的感情。

师:很好的发现!那苏轼唱这样的歌是为了抒发自己追求美人,追不到的感情吗?苏轼失恋?(众生笑)

生:美人比喻君主吧,《离骚》中好像有。

生:渺渺兮予怀”里的“兮”也很像《离骚》的感觉,应该是比喻君臣。

师:非常好!和《离骚》中一样,这里“美人”指的也是君臣遇合之道。所以,“望美人兮天一方”,是以此来比喻君主、政治理想和抱负与自己相距太远,无法实现。

生:老师,第一自然段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课下注释的解释也是这个意思吧。

师:对了,“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出自《诗经》,原诗有几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也是在歌美人,歌理想。

生:所以,其实“客”并没有把“主”带跑调,“主”一开始心里就不是真正的快乐。

师:那大家通过讨论,基本有共识了,我们都觉得,苏轼一直很纠结,并不是由乐到悲的变化。那文章前两段除了写苏轼的情感,还有很多景色和画面,这些“景”和刚才我们讨论的“情”有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第一自然段的景其实也可以体现苏轼的情感。

师:你能不能给大家具体找找,苏轼写了什么景,体现了什么情?

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我觉得,这里的景色绝对不是乐景。

师:很好,你能不能给我们还原一下这幅画面?

生:浩渺的江面上有一叶小舟。

师:这幅画面让我想到杜甫《旅夜书怀》中的一句“危樯独夜舟”,什么样的感觉?

生:孤寂吧。

生:而且“羽化而登仙”好像也不是很快乐。

生:有《小石潭记》里“其境过清”的感觉。

师:我也想到一幅类似的画面,《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样说来,这幅画面倒是很凄寒。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就照应了我们刚才讨论的苏轼一直以来内心的郁结,而他之后的“愀然”也就很自然了。

生:我觉得“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不仅仅是为了写艺术感染力,更是一种隐喻,把苏轼心里埋藏的“潜意识”给唤醒了。

师: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就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苏轼“饮酒乐甚”的情感下其实隐藏着很深的负面情绪,这种悲哀就像幽壑中的潜蛟一样藏得很深,也像嫠妇心中的凄凉一样无处不在。而这些情绪被客人“如泣如诉”的洞箫之音唤醒和放大了,也才会引起“主”和“客”的一场讨论。

师:非常好的解释!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发现,苏轼的情感在前两段中,其实不是“由乐至悲”的突变,而是在“饮酒乐甚”前就暗藏着悲,应该是“未醉先悲”了。

 

                                                          万古惟留楚客悲

                                        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 王克强

《赤壁赋》似乎是超脱的, 或许是更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这种常人的哀乐悲喜情绪, 往往使人易于亲近。

师:同学们,你们能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苏轼的“悲”呢?

生:“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悲风,这就是悲。

师:哇,你这么快就走到悲的深层里了,看看在此之前有没有其他的悲。

生:客人用洞箫“倚歌而和之”,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体会到了一种深沉而广泛的忧伤。

师:讲得好!箫声诉悲,这种“悲”其实是主客共有的,苏轼被贬黄州出任闲职,他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大家还能从哪里读出“悲”呢?

生:清风明月,其实这淡淡的景物描写句子里多少也有一点凄凉和孤寂。

我带着同学们一起朗读了第一段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句子,感受着这期间的淡淡忧伤。

生:老师,我从客人的话里找到了“悲”。曹操横槊赋诗、建功立业,而“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糜鹿”,感觉不对劲。

生:这该是一种对比,写自己在江湖上漂泊,悲的。

师:是啊!蹉跎岁月,壮志难酬,这的确是一种悲哀。文中还有哪里表现了 “悲”呢?

生:还是我刚才说的那悲,“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师:那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悲呢?

生: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悲哀吧。

师:对!作者由宇宙的博大、无穷与人生的渺小、须臾对比而产生了悲。这些“悲”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

学生经过讨论,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重新燃起。

生:箫声之“悲”像是一种流露在外面的悲,浪迹江湖之“悲”是与英雄功业对比后产生的悲,人生渺小短暂之“悲”是人与自然对比的悲,好像层次更高。

师:不错!人生渺小短暂之“悲”消解了浪迹江湖之“悲”:建功立业又如何?个人无论付出多少努力,到头来都免不了灰飞烟灭。很明显的递进关系。那么,苏轼又是如何化解这重重的悲哀的呢?

学生带问题研读文本,后参与小组交流,并推选代表发言。我提醒同学们关注文章的最后部分。

生:在水月中找到安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师:这是自然给作者的启迪。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老师,我觉得在“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句中能感受到苏轼的乐观。

师:学会知足,苏轼提出了一个看待生死问题的达观态度,也就是“物我皆无尽”的道理,用自然与“我”的统一来化解生死的困惑。

生:“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一句,我们可以读出在自然的馈赠里, 苏轼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感到充实而快乐,开始享受自然美景了。

生:“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是一种知足,一种悟透得失,融入自然的满足,正是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化解了重重悲哀。

……

师:你们的理解很有质量!此刻,我想起了唐朝诗人刘长卿的诗句:“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这首诗虽然是凭吊贾谊的,但用来形容被贬楚地的苏轼彼时的心境也很贴切。表面上看,苏轼在文中化解了悲哀,体现出放旷超越的心态。其实,这不过是他心里郁结着的痛苦的转移,是一种暂时性的逍遥之乐,而其意识深处,仍然是无奈和苦涩。

PPT出示苏轼《与钦之书》: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畏难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师:苏轼在这封信中为什么说《前赤壁赋》写完后“未尝轻以示人”?为什么叮嘱好友傅钦之一定要将《前赤壁赋》“深藏之不出”呢?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本文借写悲情间接发泄了对朝廷的不满。这种深深的悲、隐隐的不满,正是汉朝大赋这种文体的“讽谏意旨”在千余年之后的回响。万古惟留楚客悲!悲得不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