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科创中心的前沿在哪里

 老沈阅览 2015-05-12
全球科创中心的前沿在哪里

              2015年05月12日 闫彦明

  □从国际科技创新集群发展趋势看,未来主导全球科技创新的必将是一些具有创新活力、强大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集群区域或中心,能否拥有这样一批创新集群,将决定一个国家、城市在国际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由新技术革命引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导致全球产业体系的重构,并推动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竞争不断加剧。从全球科技创新的网络体系来看,创新活动主要来自若干发挥节点功能的全球城市,在全球城市内部,创新资源的空间集聚已经成为普遍趋势,并形成了若干形态、功能各异的创新集群模式和创新中心。面对新形势,中央对上海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新战略要求。这就需要上海面向国际,借鉴全球经验,针对当前存在的制约性因素,积极探索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

  全球典型科创中心模式

  目前,全球最为典型的科技创新中心有多种模式:
  1、以技术创新综合体为特征的“硅谷模式”。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已经成了科技创新的代名词,其发展特征主要有:第一,依托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一流大学,形成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研发团队。第二,集聚了英特尔、惠普、苹果等上万家高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中小公司,其中也包括在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等新兴产业中的一些中国龙头企业,如百度、华为、腾讯等的研发机构,这些企业共同形成了基于创新链的企业共生发展格局。第三,允许失败、崇尚竞争、平等开放的文化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促使苹果、雅虎等众多企业脱颖而出。第四,发达的创新链金融。硅谷发达、完善的创新链金融与区域科技创新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由此创造了无数的财富奇迹。目前,“硅谷风险投资信心指数”已成为全球风险投资业的“风向标”。
  2、慕尼黑生物科技产业集群“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多元化产业组织的集聚发展,可以概括为“m4”模式,主要集聚了四类科技机构——“卓越的科学研究机构”;300多家生命科学公司; 若干家世界著名的医院;专业的集群管理与服务机构。第二,紧密的产业链结构。富有创新活力的企业、专业服务公司、学术研究、专业医院等各种微观经济主体构成了完善的创新链。第三,专业化的区域管理与创新服务体系。集群管理部门全面整合区域内的各类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条龙”式的管理和服务。
  3、纽约科技创新集群中的专业服务业支撑模式。
  纽约作为全球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其在专业服务业领域形成了一些突出特点:一是专业服务业体系非常健全。根据美国产业分类代码分类系统,专业服务业主要包括法律服务、会计与税收服务、建筑工程及相关服务、专业设计服务、计算机系统设计及相关服务、其他专业性的科技服务等领域。从就业规模排名看,纽约市前四位的产业集群依次是:金融服务业,前台办公及生产者服务业,旅游业、通讯软件及媒体服务、分发配送服务等。二是全球咨询、法律、会计等服务行业企业总部云集,功能辐射全球。空间方面高度集聚于曼哈顿区,其专业服务业的集中度超过纽约其他四区约50%。三是政府和立法部门在知识产权、信息透明、反垄断等方面对营造服务业环境发挥了重要的规制作用。
  4、班加罗尔IT产业集群模式。
  印度卡纳塔卡邦首府班加罗尔,是全球著名的信息产业重镇。其发展特点主要有:一是产业聚焦与专业化集群。在IT产业链中,班加罗尔集中在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外包等领域。目前,班加罗尔的IT工业产业园,微软、英特尔、惠普等大大小小的IT企业将近5000家,全球75家具有最高资质的软件研发企业中有30家在班加罗尔,班加罗尔也因此被称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二是具有创新活力的国际化文化氛围和宜居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国际创新人才的集聚。三是科研机构及人才储备基础雄厚。印度科学学院、拉曼研究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印度理工学院、国家高级研究学院和印度信息技术学院等许多名牌大学都集聚于此,增强了对国际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四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在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制订了计算机软件业发展战略,并将全国首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建立在该地区,兴建了可高速传输数据的微波通讯网络;2000年印度IT法案生效,为该国产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业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其后,印度实施的“包容性创新”战略强调了低收入群体不仅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受益者,也应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大众创新”的方式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动力;《2013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则致力于将科学、技术与创新协同起来,并将印度政府“创新十年”的战略加以具象化。
  5、多元化创新集群模式。
  近几年,全球范围内也涌现出一些更为独特、更具活力的创新区域,如纽约的“硅巷”(Silicon Alley),有超过500家的初创企业集聚于此,被誉为美国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中心区; 如伦敦曾经遭遗弃的肖尔迪奇地区(Shoreditch),转型后快速集聚了超过3200家的科技公司和4.8万个就业岗位,被誉为科技城或小硅谷(Silicon Roundabout),代表了传统地区的科技化转型; 如位于洛杉矶的“硅滩”(Silicon Beach),虽然只有长约三英里的空间,但因较为良好的区位及创新环境,也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初创企业的集聚地,其方便步行的交通环境及具有类似于市中心的基础设施,使其成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聚集地。

  上海如何打造全球科创集群

  从国际科技创新集群发展趋势看,未来主导全球科技创新的必将是一些具有创新活力、强大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集群区域或中心,能否拥有这样一批创新集群,将决定一个国家、城市在国际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分析前述科技创新集群模式,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特点与经验:首先,创新资源在城市中高度集聚,并通过创新链关系形成了高效率的集聚优势和经济效益。由于创新链体系完善,能够满足各类创新企业的全方位需求,进一步激发了更多创新创业者的集聚。其次,形成了形式各异的“政、产、学、研”结合方式,但关键点在于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得以有机结合,从而更为有效地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转化,并最大限度实现其经济、社会价值。第三,创新生态的培育。创新生态是一个包含区域文化、法律制度、配套服务、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在内的复合概念。不同创新集群模式围绕科技创新形成了不同的创新生态,如硅谷有发达的风险投资与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班加罗尔侧重创新活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等。第四,政策推动与规划引导。如纽约、慕尼黑、班加罗尔等地政府在不同时期针对关键产业领域都前瞻性、战略性地推出了相应的服务和配套政策。基于这些共同特点,再加上各个区域的个性化创新举措,就形成了模式各异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因此,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成功的科技创新集群都可以视为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并实施国际化导向的科技创新战略的典范。
  近年来,上海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与国际主要全球城市和创新中心相比,上海仍存在创新资源较分散、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不足、创新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实力相对偏弱等问题。为此,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借鉴一些全球经验:
  1、依托创新城区建设,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服务业集群。
  一是加快理顺与完善张江“一区多园”及杨浦“多核协同”的创新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各重点园区在功能定位、创新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战略协同,真正形成城市创新的合力;二是在张江、杨浦等落实国家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国际经验,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塑造宜居环境、鼓励创新创业、打造创新文化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构建更符合创新规律的生态环境,吸引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的加速集聚;三是高度重视全球科技领袖企业的引进、培育与专业化集聚,这些龙头企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带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空间配置方面应当根据各企业的产业定位进行前瞻性地规划、引导;同时,紧密跟踪“工业4.0”等国际前沿产业战略动向,重点在软件开发、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若干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型”科技创新区域。
  2、强化创新服务业在带动城市创新中的作用。
  围绕创新的专业服务业部门不仅是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且依托行业自身强大的创新能力,可以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级。一是尽快推出一些围绕创新活动的专业服务业的专项发展规划,对重点行业、重点科技领域给予财政、信息、金融、用地等方面政策支持。二是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以消除服务资源与科技创新活动“两张皮”现象;着重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服务企业、服务模式,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等。三是完善我国创新相关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及分类体系,将专业服务业作为上海服务业崛起的支柱产业来培育。
  3、探索政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机制。
  一是探索建立具有“三区联动”特点的创新型社区、复合型大学科技园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有关政府部门前瞻性地提供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二是推进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及国家实验室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张江示范区建设和协同创新,努力取得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三是剖析上海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微笑曲线”中的地位,着力攻克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科技项目。四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产业发展需求,真正把科技创新落到产业发展上。
  4、着力探索科技创新管理创新。
  一是探索完善科技政策的后评估机制。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不同环节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及时对科技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工作进行评估、预警。二是建立分行业的科技企业风险担保基金,可探索由政府部分出资、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方式。三是打造若干专业化、综合化的创新服务平台,开放式地拓展国际国内的外部创新资源。
  5、构筑具有创新活力的人才体系。
  要更好发挥上海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进一步完善国际国内高端人才的引进政策体系。同时,探索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等环节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