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南董姓台湾缘

 华夏董氏大全 2015-05-13
  董炎星

  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地域上的闽南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但从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来说,闽南特指的是泉州厦门漳州三地, 俗称闽南金三角。而台湾省人口现有2300余万,汉族约占98%,其中80%是闽南人,20%是客家人。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支起源很早,相传黄帝裔孙蓼叔安,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另一支在周朝时出现,史载,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董氏。

  夏商周迄春秋、两汉,董氏在陇西、广川、范阳等处广为繁衍,因此董氏的郡望也因肇基地而异。有位董氏族人在汉代极为有名,他就是著名的儒生董仲舒。董仲舒以其著名的“天人三策”受到汉武帝赏识,正是由于他“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思想,使孔孟成为中国人的万世师表。

  闽南地区人民原藉多在黄河、洛水一带,故称河洛人。唐高宗总章二年,唐派光州固始人陈政率军入闽,以镇压漳州地区“蛮僚”的啸乱,带来了不少原藉河洛一带的军士和人民,随行将士113员,府兵3,600人。初战失利,又令其兄弟率领58姓军校前来支援。平叛后,这支部队连其家属就在漳州一带定居,成为漳州地区居民的始祖。

  据《漳州府志》记载:诏安董姓于唐朝(686年)陈元光率部进漳州平乱时的兵员,派系《太原衍派》,即祖籍来自山西省太原市。

  陈元光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在闽台的影响巨大。其父子前后率领的两批固始籍将士与军眷,共87姓、万余人,成为各个姓氏的开闽始祖。这些人的后裔陆续漂洋到台湾及东南亚一带。现在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有近80%的祖籍在河南固始。形成这种现状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陈元光入闽开漳、建漳。

  在闽台,多年来人们为“开漳圣王”立庙奉祀,香火如昔。仅台湾崇奉“开漳圣王”的官庙祠宇就接近300座,这是台湾广大同胞认同根在大陆,台湾永远与大陆亲如一家的象征性标志。绝大部分台胞认为自己是陈元光所率将士的后裔,认同自己的祖籍地在固始。

  唐末五代河南光州固始王审知曾与其兄率中原人马五千入闽。据《开闽董氏沙堤分派宗谱》谱载,泉州董氏入闽始祖董思安,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王审知部将,跟随王审知入闽。元至元十一年(1274),董思安第十四世孙第十四世孙善顺和善应为躲避元兵骚扰,董善顺肇基沙堤,衍一脉泉南望族沙堤董氏。善应则避居于金门古坑乡,成为金门董氏开基祖。因此,沙堤董氏与金门董氏的先祖系同胞骨肉,血脉相连。

  如今,董思安的后裔遍布广州、福州、莆田、漳州、厦门、泉州等地及台湾,更远播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泉州董氏较大族氏有石狮沙堤董氏、泉州城东乌屿董氏、安溪湖头产贤董氏等。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董姓常住人口2.2万人,在泉州百家姓(常住人口)中排名第五十七。

  《台湾省通志》记载:唐末五代随二王入闽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寥、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等共27姓,以固始人居多。

  唐代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平乱,进而屯垦闽南,带来了7世纪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纪时,王潮兄弟又带军队入闽平黄巢之乱,也带入了当时的中古音。从以上的两批移民,所带来的北方口语,经过一番演变就形成了所谓的“闽南话”的基础。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

  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4月23日,郑成功决心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亲率将士25000人,乘舰数百艘,自料罗湾浩浩荡荡出发,24 日至澎湖。经过艰苦战斗,大军舰队鱼贯至台湾外沙线。后包围了赤嵌及台湾城。提督马信率兵驻扎于城外,拢土为垒,严密封锁。相持8个月,通往城内的水源全被切断,荷兰兵弹尽粮绝,走投无路,扯起白旗投降。1662年2月1日,举行隆重的受降仪式,荷兰侵略者投降。这次收复台湾的将士25000人,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从北方迁徙到南方各省,特别是迁到福建的河南人的后裔。仅郑成功的主要将士中就有郑、冯、马、杨、刘、陈、董、臧、曾、施等姓,其祖根都在河南。

  《董氏大成族谱》记载了董氏家族从五代到民国抗战前的历史变迁,其后裔有郑成功的岳父董飏先,董飏先坚决支持郑成功的抗清事业,其子董腾后追隨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並长期率水师驻扎澎湖。以及郑成功夫人董酉姑的事迹和董氏家族迁徙台湾的过程。

  根据族谱记载,明崇祯十五年春,董飏先将董酉姑与泉州南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结为夫妻,董酉姑不但贤惠治家,使得郑成功能专心致志于征战四方。为应付军需,董夫人“日率姬妾、婢妇为纺织及制甲胄之物劳军”。因郑成功号称“国姓爷”,董夫人也被尊称为“国姓夫人”,享有很高的威望。郑成功去世后,董夫人率众东渡台湾,以“国太”身份过问政务。时常告诫郑经“抚恤黎民,厚待百姓”,深得民望。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董夫人病逝于台湾安平城,至今仍与郑成功一起受到闽台人民的崇敬。

  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后,由大陆渡海入台垦殖的百姓不绝于道,形成由大陆向台湾的移民高潮。其中“汉民已逾数十万”,更有大批泉、漳之人与潮、汕人入居台湾。那时,泉人主要聚居台湾北部的台北、基隆、淡水和南部的台南、高雄一带,漳人则住中部的南投、嘉义和东北部的宜兰、苏沃各地。他们为台湾宝岛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有载董姓入居台湾:

  (1)明初,董思安派下第十二世孙端亮公之子善顺公、善应公从泉州迁入沙堤,与董四公裔孙合为一族。善顺肇基沙堤,生五子,开长盛、中璜、东城、西轩、祥芝五房。善应号扬崑,于宣德年间(1426--1435年),迁居浯洲浒兴(金门古坑),生六子:希贤、希圣、希文、希武、希万、希元,派下繁衍金门、澎湖、台湾等地。

  (2)长泰县董溪头董姓始祖董继宣,宋代由仙游迁入长泰县人和里锦江社,即董溪头社,今属武安镇金里村,传衍至今。清代,有后裔迁居台湾。

  (3)南靖县梅林磜头董氏始祖五九郎,明初由龙岩玉保林村移居靖邑漈头。据董荣华《董姓开辟粮户之史实》载:“按吾社在明初始祖五九郎由龙岩玉保林村移居靖邑漈头,务农为业。五九郎生三子,大一郎、十二郎、十三郎,次三两房外迁,大一郎娶吴四娘生子维德、维益、维新。”裔孙聚居在磜头村6个自然村。从十一世至十五世,有数十人移居台湾。

  维德、维益、维新迁台开基祖。十一世邦佐公往台。高瑞九往台。高圣字智若子崇往台。十三世璠章公子赓禄往台。长房、次房十三世日霁、起曾随父去台。丙秀与郑氏孙去台。佑佑往台。寿养、子升去台。石旺、三连去台。立养、日华去台。三义移居台湾。石元往台,阿黄往台,阿松往台。甘李、接妹往台。聪赛往台,瑞九往台,秀风往台,华客往台。崇寿往台,元秀往台,天育往东都台湾。球章往台,仕英往台,广禄往台,欢寿、撰熙三兄弟与其父亲崇义往台。标晟往台。邦佐、邦佑往台。阿夏往台。十五世赞元公字化英往台。风兰往台。长房长十五世六龙、文俊往台,魁官、仲官往台。莹嘉、天水、清水、段历往台。联攀往台。文彩往台。石禄、守祖、余三兄弟去台。元礼去台。三奇去台。长房、次房十三世日霁、起曾随父去台。丙秀与郑氏孙去台。佑佑往台。寿养、子升去台。石旺、三连去台。立养、日华去台。二十世南章往台。

  董姓是台湾的第七十六大姓,是于清康熙年间,从大陆逐渐迁去的。他们主要分布在彰化、台南、嘉义,以及台北、新竹、南投、澎湖等地。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有弁屯董、朱、柯、越、黄五姓,移住今屏东县恒春镇;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董显谟筑大肚下堡玉田圳,引水开垦九弱黎庄等等。

  最难割舍的是亲情。闽南董姓重同族、同乡,迁台者多为单身,故同族互称兄弟,同乡则结为异姓兄弟。迁台后,大体以原籍县乡为单位,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地缘亲与血缘亲相结合大小村落。他们操着同样的语言,有共同的生活习俗,从事相同的职业——农业或商业,有福共享,有难则相互救援,把家乡的生产、生活方式几乎全部照搬到台湾,使闽南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下去。

  总之,台湾董姓对“根”、“祖”、“脉”的认同。绝大多数台湾董姓根系闽南,闽南董姓根系中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