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一名好的“奇点学生”?

 宋帅137 2015-05-14

去年秋天,由百度牵头,硅谷最红火的培训机构之一奇点大学来到了中国北京做公开课,这多少引起了一阵在中国刮起来的奇点旋风。自此之后,有关于“奇点”这个专有名词的运用,不止一次地出现在IT人的演讲、文章和访谈当中,就好像对“风口”这个词的运用一样。它逐渐脱离了本意,变成人们形容某种拐点来临的专有名词——似乎用“奇点”而不是“转折点”就会觉得高大上一点。

但实质上,带给我们这个概念的奇点大学还在那儿等着我们去认知——这是硅谷众多精英趋之若鹜的一所学校,它的学费高达数十万元人民币,而且每年招生的名额极其有限。真正进入这个学校的学生,将有机会和全球五百强企业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登月航天员等这些世界上最伟大的头脑一同坐下来,听他们讲述观点和促膝对谈。联想到库克所拍卖的一顿慈善午餐都能够拍出20万美元的价格,与这些人放在一起打包聊天的机会本身,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我也有幸参加过由百度组织的奇点大学在北京太庙的公开课。也许对于免费试听的课程来说,正确的态度从来不是把它当成一堂有知识点的课去听,而是揣摩这个人上课时候的语气和课堂氛围,来看一看如果真的参加这样的课程,你是否习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奇点大学来到北京的几位讲师讲的还是蛮不错的。他们可以和台下的观众保持一种近距离交流的态度,并且希望他们能够踊跃提问,只不过台下的中国学生们显得害羞腼腆,不太愿意主动举手。而且我觉得下面听课的人多也是问题的一方面,集中上课的小班学生肯定没有现场听讲的那么多,就像这一次在中国招募学员,只能有一个人进入。相信在实际课堂中,提问和回答的情况也会比在听公开课的时候好很多。所以,类似哈佛《公正》课那样著名的公开课,课堂里实际坐着的学生,也是这一优秀课程的重要参与者。

在学校当中所学习的内容,最终总会有人带出课堂。毕竟这些东西是无法被作为什么商业机密一直保留下去的。在Quora等网站上已经有人贡献出了去奇点能够学到的主要知识,以及他们的听课笔记。未来,奇点大学创始人也并没有排除在网上开设慕课课程的可能。如果你开视频就能够学习的话,那么亲临现场的重要性是什么?很容易猜出,那就是直接跟老师和学员之间交流的机会。所以如何做一个好的学员,对于想要报名参与的人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根据已经参加过奇点课程的学生来分享的听课经验,奇点的老师——不管他们的身份是公司高管,著名科学家还是宇航员——都像一个真正的老师,甚至是朋友一样,能够充分地倾听你说话,并且能够跟你交换意见,不管你的观点对于他们来说,显得是多么缺乏专业水平和浅薄无知。这使得它更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这件事让我联想到国内的某些培训班,他们有的也会自称大学,但绝大多数都是老师在台上居高临下,台下是一个大礼堂坐了几百几千号人,一直听他演讲,讲完了之后提问的机会很少,主要希望大家能够吸取他自己的观点,并且做好听课笔记,采用这种灌输式的方法来学习。中国的那些培训班给我的印象应该是这样的。

最近马云也办了一所学校,叫湖畔大学,也是把国内大概能够找到的对商学院课程来说最好的老师都聚集到一起,它的学费甚至要比奇点还要高。但是从已经公开的形式来看,学员进入那里,根本就没有跟包括马老师在内的老师们讨价还价的机会。而且去的人根本也不是抱着争论的愿望去的。他们更希望的是结交这个人,递上自己的名片,让他对自己有印象,以后要做什么事情,还是各走各的路,我不指望你给我指导,但可以让你给我钱。

同理,一些商学院也都是抱着同样的目的,成为了一些高档商务人士的社交场所。至于说课堂上的核心内容,倒是和奇点大学一样都并非重点;毕竟湖畔的学员们到了那里之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听讲,而是去做一架古琴。如果你真的想听,只需要看一看大佬们每年在各种互联网大会上的公开发言,就能明白一大半。

与其说奇点模式到底能不能复制到国内,与其说国内是否能够出现一所和奇点比肩的商学院或高端培训机构,还不如说问下奇点的模式到底对国内是否可用,到了国内是否会水土不服。除了上面已经获得的哪些资料,我觉得我们最好还是看一下奇点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创始人认为,世界将会在2040年代迎来一个发展的转折点,技术发展的速度体现在坐标轴上,将会迎来一个非常大的拐点,几乎成直线的形式迅猛的增长。有很多人问为什么会把科技发展的拐点定在2040年代,对此创始人本身也没有特别确切的证据,只是说根据过往的趋势,也许能够有此判断。他希望能够为此找到证据,他更希望能够亲眼见证这个拐点是如何到来的,具体实现的形式又是什么。所以,这些学生们成为了他的希望。

奇点大学真正的目的,是希望这些学生们“无中生有”——根据已知的知识进行排列组合,颠来倒去,通过头脑风暴,最终一同找出能够成为行业拐点的那个想法。毕竟,那些讲师们虽然拥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积累,但是他们的思维已经固定,他们能提供的只有知识;而参与其中的学生,能提供的是活跃的思维。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把人类思考的过程分成知识积累和思维活动两部分,那么教授们擅长的是知识积累,思维活动的重任就落在了学生的身上。

与奇点大学的这种努力不同,国内一些培训机构,他们的目标更多的是希望形成一种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甚至希望学生们能够形成对教师本人某种意义上的个人崇拜。越是针对那些一线企业家的讲座,越有可能会形成这种趋势。曾经有这样的演讲家,对于每一个学生收了几十万块钱,一节课就净赚几亿,然后反过来把他自己的例子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类似“你们辛辛苦苦一年的收入,可能都没有我这一节课的收入多。想知道怎样成为像我这样成功的人士吗?”然而这些课程对于真正去听讲的老板们,除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之外,其他的意义就非常有限了。

今年一月份,百度带着我们一群人去了硅谷。我们和几个月以前在太庙遇到过的几位奇点的讲师又有机会坐在一起,这一次,我们更像是奇点小班里的学生,人很少,面对的老师很多,我们有充足的机会来问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当中坐着的一个人,在老师要回答问题之前把他的手机递了上去,手机上面是他的名片,他说,希望老师也看一下我正在做的项目,也认识一下我这个人。那位老师接过来看了一眼就把手机放到一边,然后再没有理它。

现在想起这个小小的细节,不禁让我思考,确实奇点现在给了机会在中国选拔一名学生,但是这学生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期待去参加选拔的呢?他获得名额之后,到底又能从几周的课程当中学到什么呢?那是否是他想要的“那个东西”?

对于创业者而言,奇点把他们自己公司经过市场检验的发展成果作为课堂作业来评判。这让奇点大学看起来像是一个导师主导的孵化器一样。其中比较成功的项目看起来和奇点提供的课程一样炫目:Cambrian Genomics DNA 激光合成技术 —— 使 DNA碱基对合成成本降低近 10000 倍,预计每年可为业界节约超过 10 亿美元;Made in Space 太空 3D 打印机 —— 可让宇航员在失重环境完成 3D 打印,已获得 NASA 资助,产品将被发射前往国际空间站;Glowing Plant 人工合成发光植物 —— 提取萤火虫 DNA 中生成荧光素的基因序列培育自发光植物,使完全环保的光源成为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