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手不撒手,方是“有为的手”

 超越梦想之上 2015-05-15
放手不撒手,方是“有为的手”
[发布日期: 2015-05-15 ]本文已被浏览过 2 次 字号:[ ]

  在公众对“证明你妈是你妈”等“奇葩证明”的讨伐声中,国家层面又有简政放权新动作。5月12日,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将再砍掉一批行政审批和核准项目、一批审批中介事项、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关卡、一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和各种行政管理中的繁文缛节。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被形象地比喻为“两只手”。政府之手是“看得见的手”,市场之手是“看不见的手”。而简政放权则是一种放手,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政府要放手,原因在于,以前政府之手伸得太强、太长了。过强,则束缚了市场之手,使其难以发挥作用;过长,则管了不该管的,导致两只手不协调,乃至出现“双手互搏”。比如讲民营经济发展遇到障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府之手设限,在诸多领域安装了“玻璃门”“弹簧门”,导致民资想进进不去,或者进去了也被弹回来。

  政府放手,给机会让市场接手、社会接手,才能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有点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如果父母老是担心孩子走路跌跤,时时刻刻都要搀把手,那孩子就永远走不出父母手臂的范围。事实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治理,都不能靠政府一只手包打天下。尤其是今天,我们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需通过简政放权,为每一个创新创业者拆除门槛、解开束缚、卸下包袱,让创新的灵感迸发,让创业的热潮涌动。

  但是,放手绝不是撒手不管、放弃作为。某种程度上来说,放手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作为。目前大力推进的简政放权,即是对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的积极践行。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却把放手放权片面理解为消极放弃,认为“放手之后就不用我管了,就与我无关了”。由此,越位问题尚未解决,又出现了缺位之患。

  必须看到,任何时候都需要政府“有为的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效的市场这只手很重要,有为的政府这只手同样重要。当前,推进简政放权,让政府在某些领域适时适度放手,是为了能够腾出手来,管该管的事、必须管的事,从而争取有更大作为。创业的氛围如何营造,创新的体制如何理顺?怎样确保竞争公平,怎样体现社会正义?从认识新常态,到适应新常态,再到引领新常态,政府必须在解答这些问题中实现新的作为。

  由此,简政放权,放手不是终点,相反,恰是政府进一步努力作为的起点。正因为如此,5月12日国务院的会议要求,必须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包括,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创新监管,在政策、融资、统一平台、法律、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更好服务。唯有重视了这些放手之后的问题,才能解决“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死循环。以药价为例,今年6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从此对药价不管不问。对药价的放手,实际是药价监管方式的转变,旨在通过强化医保、采购和价格行为等综合监管,引导药品市场价格合理形成。同时,更需有关部门积极作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