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需要一场形式上的革命

 最新文学讯息 2015-05-16

诗歌需要一场形式上的革命

/张一成

诗歌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史,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同时,一直以来,在文学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文学中不能没有诗歌。回顾历史,诗歌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形式上的创新,可以说,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

现在能看到,最早的诗歌是《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被奉为儒家经典。《诗经》里的诗,绝大部分4个字1句,4句为1段,强调重章叠韵。如《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到了战国时期,屈原创造了“楚辞”,每句的字数和每段的句数没有硬性规定,在句尾或句中通常会用语气词“兮”字。整体上容量更大,表现力更强,情感更强烈。如屈原的《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

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就是楚辞的余音: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乐府诗盛行,句式趋向五言和七言。从民间到文人,都乐于参与乐府诗的创作。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

唐朝格律诗成型,不仅字数有要求,平仄、押韵、对仗都有要求。正是因为格律诗,唐朝迎来诗歌繁荣的黄金时代。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到了宋朝,词得到发扬光大,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词又称长短句,虽然说是长短句,字数却是规定的,格式也是规定的。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朝,出现了曲,格律比较宽松一些,在规定的字数之外可以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因此,曲更加灵动自由,富有生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明清两朝,诗歌没有进化,就在前人的格律诗和词里面打转转,乏善可陈。

民国时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胡适的倡导下,出现自由诗。以白话入诗,没有格律,不讲平仄,不拘长短,诗歌翻出新的一页。如胡适的《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住,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

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诗歌上继承民国的传统,以自由诗为主要形式。虽然,一些诗人也在积极探索诗歌的发展路子,但形式上没有大的变化,诗歌日渐式微。这种现象让人感慨万分,诗歌,无可奈何地被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新娱乐淹没了。如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100年前大不相同,世界已经变了一个模样。站到读者的角度考虑,没有与当下生活相匹配的形式,诗歌怎么会受到欢迎呢?诗人应该扪心自问。

诗歌必须不断创新,自由诗不是诗歌的大结局。

诗歌迫切需要一场形式上的革命,来适应新的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