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台湾教师李玉贵的课堂看语文

 采菊东篱630 2015-05-16
坐在李玉贵的课堂,是一种享受。对于学生,是一种磨练,是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师,则更多的是思考。
以下是课堂简记和我的思考:
师:我特别关注没有举手的学生。(我的思考:在课堂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教师在按照计划推进教学的发展,很多的学生积极思考,而一部分学生则呆若木鸡。身子在课堂上,当其余的学生沉浸课堂中静静地思考的时候,这些学生的大脑中一如平静的湖水,波澜不惊。这是我们的现象,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解决的现象。)我们前两天读了故事,还记得是说什么吗?
生:快乐王子。
师:怎么读才是重点。(我的思考:作为听课教师的我,听到这个问题,立即敏锐地思考:教师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大概要开始引导学法。)
生:一读再读。
教师出示一,
生:读一遍,楼梯,往上。
师;读两半,三遍。不需要读那么多,为什么?有什么不同?
师:想对想错没有关系,对错很难说,我在努力,假装努力也会放过你。(我的思考:这大概是对学生说,你可以不知道答案,可以不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你要学习思考,至少要努力学。——学而不达,亦无悔也!)
生:第一遍错过了,可以再读。
师;第一遍没有读错过,就可以不读了。为什么再读/
生:第二遍更熟悉。
生:边读边想。
师:想什么?重点越来越明显了。读第一遍时,大家对快乐王子的捐献很感动,老师说这部分可以快读。(我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不禁引导学生相应的学法,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通过引导他们交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意思就是说,你们这样的学习,不是老师的命令,不是在完成老师的任务,而是确实对你们的学习有帮助。)
第二编和第一遍有什么不同?多留意哪里才会更懂?
生:不熟悉的东西多读。
师:阅读长篇读第二遍开始练习?
生:问问自己读懂了没有。
师:问问自己很重要。(我的思考:这个问问自己很重要。我们的教学,经常地是老师提出,学生回答;即使是有一部分学生来提问,我们也会装模作样,让学生坐下,然后如常地进行着我们计划中的教学,我们理想中的教学。问问自己,首先要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这是一种能力;其次,问问自己,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依赖别人,依赖优秀学生的引领、依赖教师的说出转向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并进而通过读书解决自己的问题。)哪种方法可以教我们练习?
生:讲。
师:多读的时候,练习试着把自己读的内容说给别人听。(整体感知的方式,这是教学的程序,也是学习的方式)你们都很忙,李老师都在看你们。(这是一种课堂现象,学生忙,教师闲。回顾我们的课堂,不禁愤而发问:学习是谁的事情?)教我们读懂内容。边读边
生:想(学习方法——边读边想)
师;我写字,你们要
生:看
师;我写字你们要看哦!想什么?作者肯定有话说,透过故事说。想说什么?
跟你们学很多。问你自己,王尔德透过故事,告诉你什么?(不仅告诉学生要边读边想,而且告诉学生要想什么?这是确实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能够顺利的推进,而不是像有些老师的课堂——虚晃一枪。)不知道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读故事,你是读者。读者最大,听过吗?你是读者,你最大。(关注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自由度)现在你是读者,文章在你们的面前,你读到重要的想法?
传达什么想法?想通过这个故事促使的脑袋想什么?
(教师更多的是营造轻松地学习环境,在谈论中整理读书的方法,使学生潜心入文,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读,读出什么,明晰读书的任务)
我读出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思考,练习对自己说话,问自己,不是老师和说话,问老师。学习是你们的事情。(“学习是你们的事情”——很时髦、很实在的谈论)读出故事内容以外的。写到故事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故事市议员和市长都不重要,为什么安排,强调什么呢?(教师在引导学生?应该读出来的内容,做相应的示范引领)再读,边读边想。写完后贴在文章中相应的部分。读出内容以外的意思,你读出的内容。(内容以外的部分包括什么?文字底下的含蕴?写作方法、作者的写作目的、还有?看到这里,我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样读?语文教学的侧重点要呈现什么?台湾的语文教学和大陆的相同和不同在哪里?看来,教师深谐教法、学法 ,这是常态化的教学,应该落实在课堂实践中的。而今被很多的人丢弃。我们课堂上语文教学是盲目性,我们应该教哪些类型的知识?仅仅是最表象的、可测量的识字和理解词语吗?应该培养什么能力,仅仅是读出内容、情感就行了吗?)
学生活动
师:就像你们的读书笔记,不要有困难。贴在文章相应的位置。(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做批注吗?只不过我们的批注写在书上,这里用的是贴纸条。)30秒我说停,停下,把眼睛和耳朵交给我(常态、温情的教育,不是追进度,不是追任务。)
交流。
生:9页6段,王尔德想告诉我们不要学些人无情无义的做法。
师:聪明的双眼。
生:7页3段,王子想告诉每个人都必须有一颗善心。
师:有不要有要?是什么?要还是不要?
生:王尔德有一颗善心。
师;才写出这样的故事。
生:7页3段,献出双眼给穷人。
师:这是内容,可以转一下?想告诉我们什么?(教师没有急于否认学生的答案,而是要素学生“这是内容,可以转一下”,你关注的地方是对的,如果在动动脑筋,就能产生效果。)
生:王子有爱心。
师:捐出头发感动吗?不能动的雕像,和外界的联系师什么?
生:不顾一切把自己的爱心捐给别人。
师:第一页,故事的开始王尔德就在和我们说话。写下来。共同练习。评价角色,燕子在第一页就出现了。只看第一页。(14;31)学生活动。
(教师开始出动,由刚才书中寻找到教师具体引导,指导,体现学习的效果。我在想,教师这样的指导,与我们的课堂相比,大气而不细致,沉稳而不在<德州>课堂,教师具有这样的素质,学生,我们的德州的学生是否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师:小燕子和前面的个性有所不同,你一定有不同的感受。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14;39,14;48
师:选一个最有深度的、最有内涵的和大家分享。听别人的也会长学问的。
生:有爱心的才会无私的帮助他人。
生:我感到市长的可怕。
生:小燕子非常喜欢去埃及,如果不去就会冻死。
生:有爱心,多帮助别人。
生:鸟类学教授第一次见到冬天还有燕子。
师:把你想说的说出来
生:快乐王子为了青年作家挖出了自己的眼睛。
师:为什么安排这个情节?
生:迫不得已,是要多帮别人。
师;几种帮?(引导学生对于相同的内容有归纳,又在类似中有所区别)
生:不惜一切珍贵的东西。
师:眼睛,身上的器官。(这些环节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还是如此分布?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读出什么?
生;帮助别人自己快乐。
生;小燕子不喜欢小男孩,还是送去宝石。
师;帮助不喜欢人
生:用爱帮助人。
师:不仅用钱可以。
生:王子用自己的双眼换来了别人的快乐的幸福。
生:帮助别人,自己快乐。
生:不能象市长一样无礼。
师;捐金片有什么不同?
生:金片多。
师;学习比较寻找不同。(给不喜欢的同学。)芦苇喜欢燕子吗?王尔德没说,谁说?
生;燕子开始喜欢芦苇,后来不喜欢了。
师:芦苇喜欢燕子吗?
生;喜欢。
生:不喜欢。因为只要风一来,他就屈膝点头。只是大自然的风。
生:很少人合他交朋友。15;04
把所有的写的按照文章的顺序贴在桌子上,自己读一读。写得少的和同桌和在一起。在的内容中最重要的标1,写的想法中最重要得标2,等。按照重要的顺序排出来。安静回想自己的想法。(看到这个环节,我在想: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比较、梳理文章的主旨吗?这样的放手随便谈,学生有阅读的空间和自由度,但是否对的内所读内容有所忽略?教师的目的,是仅仅读出文字的内在,有大致的方向即可?)
贴在一起,比较,读一读。如果有关联,贴在一起,要知道关联在哪里?
教师出示,寻找相关的类似的部分。
师:有什么相关?学生之间交谈。(给学生时间和机会,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简单的帮助,如指导阅读的方法——使学生潜心入文,设计能够让学生读出的方式方法的引导,引领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学生的课堂。反思自我,虽然课堂上我们这些教师有意识的给学生时间机会,立足于学生的基点提供帮助,可我们真正达到夏果果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究竟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度,李玉贵老师的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看到这里,我不禁又在思考:大陆和台湾的不同?文章的主旨是怎样出来的?)
学生寻找相同的贴在一起。
师:没有关系放在旁边,有关系贴在一起。(这样的操作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呢?归纳,概括,抽象。15;34
师;回想整个故事,透过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想一想怎么样说?
生; 《快乐王子》故事要懂得奉献。还要关心别人,小燕子不想让王子挖眼睛。
师:最重要的是边读边想。还要想透过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虽然主要是帮,但是帮别人和被帮有什么不同,很多的细致的不同还可以再读。你们读出的不忍,很重要的,快乐王子不忍,小燕子不忍,上帝不忍。
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读出的内容在课堂上并没有真正展开。
回顾课堂,李老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来学习,通过平等、幽默、风趣的对话逐渐推进教学的发展,不,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以前,只有在理论的书籍中看到我们的提倡,作者多用文字的方式描述出他们所希冀的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等,今天才李玉贵老师的课堂上才真正看到理想的效果呈现了出来。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催促学生,而是温情如水。我不禁在想我们的最近几年提起的“课堂有效性”(在单位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效果),和这样的课堂相比,又该作何评价呢?如果我们的那些阅读大赛的评委员们来到李玉贵老师的 课堂做评,会是分数几何?我没有能力做出评价,只是知道我们应该致力于学生的读出,致力于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的读出。
看到李老师的课堂,我不禁又在想,这样的课堂就是完美的师生关系的体现吗?是否有更加完美的课堂呢?还记得看过《素质教育在美国》和一些翻译过来的其余的书籍有所呈现,可惜当时没有关注这些方面。
李老师非常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课堂中,通过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要“一读再读、边读边想、学会询问自己、练习试着把自己读的内容说给别人听、思考作者透过文字要告诉你什么、把读出的内容贴在相应的位置……”她的学法的指导,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1、是通过和学生的谈话引出的,而不是教师告诉的;2、不仅告诉学生要这样学,而且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学3、不仅让学生知道读书的方式,而且要知道运用这样的读要“读出什么”。这样的学法指导,是切实的,有效的,可操作的。
台湾的语文教学和大陆的语文教学有什么相同之处?有哪些差别?少有见识的我暂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都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传承中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的哪些方面?语文教学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我暂时不能回答,但是我会在语文课堂的行进中不断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