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升降浮沉详解

 禹杰 2015-05-16
中药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趋势,是中药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药的临床实践。为了更好地探讨中药的升降浮沉关系和更好地指导临床配伍用药,对中药升降浮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升降浮沉与疾病趋向的关系】
升降浮沉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的运用最早见于《内经》,即“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气机紊乱“出入废则神机气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若由外感、内伤或痰食等导致气之运行障碍,可出现郁滞、逆乱、上逆、下陷、内闭、外脱等病证,中药的升降浮沉是从药物作用于疾病的趋向上对其功效的概括。中药中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升阳、解表、催吐、开窍等功效,可用来改善或消除疾病趋向是向下或向内的病证,如腹泻、脱肛、崩漏或表征不解等。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潜阳熄风、利水渗湿等功效,可用来改善或消除病势趋向上或向外的病证,如呕吐、喘咳、肝阳上亢、自汗或盗汗等。大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是明显的,但少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不明显或存在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平喘、利水。川芎既能上行巅顶止头痛,又能下行血海通月经,这就需要我们在临床应用中辨证施治。
2.【升降浮沉与性味和质地的关系】
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由药物气味厚薄、四气五味和质地共同决定的,它同时也是中药临床运用时具体功效的生动体现。药物气味厚薄能够决定其作用的升降浮沉,张元素之《医药启源》创造了“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以阴阳为纲对每味药的气味厚薄加以分析;汪昂在《本草备要》中云:“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精辟地概括了气味厚薄与升降浮沉的关系。一般来说,辛夷花、薄荷、麝香等味厚之品药性多升;大黄、黄芩、丁香等气薄之品药性多降;防风、荆芥等气厚之品药性多浮;五味子、浮小麦等味厚之品药性多沉。
中药四气即寒热温凉,不同气性的药物升浮之性不同,即四气也能决定中药的升降浮沉。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寒无浮,热无沉”。强调了四气与升降浮沉的关系。一般地讲,具温热之性的药物如防风、白芷、干姜、细辛等多升浮,寒凉之性的药物如大黄、黄芩、栀子、苦参、五倍子等多沉降。酸苦甘辛咸五味对中药的升降浮沉同样起到决定作用,王好古云“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这是从五味与阴阳对立的关系上对中药升降浮沉的论述。李时珍云“酸咸无升,甘辛无降”。进一步阐明了五味与升降浮沉的关系,一般而言,辛甘淡之品药物,如辛夷花、细辛、当归、干姜等多升浮,酸苦咸之品药物,如芒硝、五味子、车前子、木通等多沉降。
除了四气五味之外,中药的质地也是决定中药升降浮沉的一个重要因素,药物质地有轻泡重浊之别,这是药物与身俱来的特性,中药质地不同,则升浮沉降之性有别,张元素《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云:“(麻黄)体轻而浮升,(桂枝)体轻而上升,(石膏)体重而沉降,(杏仁)浊而沉降”。一般而言,花叶皮枝等体轻之品,如薄荷、辛夷、桑叶、桂枝等药性多升浮,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药物,如石决明、龙骨、朱砂、赭石、鳖甲、苏子、枳实等质重之品多主沉降,但是中药的升降浮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花叶质地松泡药物,本主升浮,但旋复花却能降气止呕,其性沉降;槐花凉血止血治肠风下血,番泻叶泻下导滞均不具升散之性,丁香辛温,专于降气止呕,本性沉降,子实质重之品,本皆沉降,但蔓荆子上行头目,内外疏散表邪;苍耳子外散风寒,上通鼻窍;牛蒡子上清头目,利咽喉,外散风邪,均具升浮之性。
3.【升降浮沉与加工炮制和配伍的关系】
炮制是通过外部条件使药性变化,克服药物偏性,使之更适合病情的需要。张元素《医学启源》中云:“黄连、黄芩、知母、黄柏治病在手梢皮肤者,须酒炒之,借酒力上升也,咽之下,脐之上者,须酒洗之,在下者,生用,凡熟升生降也”。陈嘉漠在《本草蒙荃》中也云:“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中软坚”。如药物经酒炒则性升,姜汁炒则性散,醋炒则能收敛,盐水炒则能下行。药物在复方配方中,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较强的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蹬制约,沉降的药物在同较多较强的升浮药物配伍时,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桔梗“辛苦,阳中之阳,渭之舟楫,诸药中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为舟楫之剂,方中配合应用可引诸药上行,伍以牛膝则引药下行。《本草蒙荃》中云:“橘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本草纲目》也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这说明升降浮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临床用药时,除掌握一般原则外,还要了解它的转化规律,以便运用自如。
升降浮沉只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而忽略了四性五味,归经等性能,是不够全面的,因此必须把几方面结合起来,以指导临床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