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中药学药性理论

 山河教育网 2020-05-09

【一】药性理论

考点详解

1.四气的含义:

四气,也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2.二、四气的确定依据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故四气的确定是以 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3.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 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温阳;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4.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 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2.寒与凉,热与温,不同程度上的差异,用药上当注意。若当用热药而用温药,病重药轻,达不到治疗效果,反之,亦然。

3. 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主次,据情而定。

4,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根据四季寒热变化来定。

5.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考点详解

(二)五味

一、五味的含义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二,五味的确定依据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有二:一是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药物的功能。

三、五味所示药物的作用

1.辛:能散、能行,有 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副作用: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 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副作用: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滑脱不禁的证候。

副作用:酸味药大多能 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

能泄的含义较广,①通泄:如大黄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②降泄:降泄肺气,降泄胃气③清泄:清泄心火等证。

苦能燥即燥湿,用于湿证。

苦能坚,“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泻火存阴”,“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是直接作用。苦能坚阴与苦能清泄直接相关。坚厚脾胃——增进食欲。

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作用。

6.涩:能 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酸与涩的区别在于酸能生津,而涩不能。

7.淡:能渗、能利,有 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考点详解

(三) 升降浮沉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 趋向性,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二、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四气五味:辛甘淡属阳、属温热——升浮;酸苦咸涩属阴、属寒凉——沉降。

2,质地轻重:“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

3,炮制与配伍: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下行。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升降再物,亦在人也”。

三、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标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作用去向多上升、向外;一般沉降药,其性寒凉为主,作用去向多下降、向内。

四、升浮与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

2,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沉降。

3,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

4,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5,升降浮沉并用——适应复杂病机,更好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

考点详解

(四)归经

1、归经的理论基础与确定依据

理论基础——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确定依据——药物特性与药物疗效(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

2、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1)临床辨证用药。

(2.2)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2.3)指导临床用药,依据脏腑经络相关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恰当选择用药。

考点详解

(五)毒性

一、含义

有毒与无毒,从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

从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

也就是说,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反映了其偏性对人体的两面性。一般说来,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和“毒”的大小,与其对人体伤害程度的轻重及治疗作用强弱成正比。

二、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1,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1,1)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现在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的,这是中药一大优势,尤其是与西药化学合成药造成众多药源性疾病的危害相比,中药安全低毒的有事就更加突出了。

(1.2)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1.3)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1.4)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

2,引起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剂量过大、误服伪品、炮制不当、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等。

3,掌握药物毒性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

(3.1)针对体质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计量,中病即止;注意配伍禁忌;注意体质差异。

(3.2)“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来治疗某些疾病。

(3.3)掌握药物毒性及中毒表现后,便于诊断中毒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