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胡惟庸只是朱元璋加强皇权的一颗棋子

 激扬文字 2015-05-16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充分展现了朱元璋巧弄权谋,愚人于鼓掌之间的人精行径。他为了达到彻底废除丞相制度,搞高度集权专制统治的目的,在明知胡惟庸不是最佳丞相人选的情况下,仍然任命他为明朝最后,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宰相,其手段可谓高明之至。结果真如其所料,胡惟庸一当上宰相,便胡作非为,结党专权,骄横跋扈,甚至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物不可胜数。

凭着朱元璋唯我独尊的权力欲望,他能放任胡惟庸在丞相位置上胡作非为,可见其为达目的甘于隐忍,努力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段确实令人不得不叹服。在任用胡惟庸为丞相之前,朱元璋曾与刘基谈论过丞相人选的问题,刘基说:“善长为元勋旧臣,能调和诸将,不宜骤换。”朱元璋道:“善长屡言卿短,卿乃替他说情么?朕将令卿为右相。”刘基连忙顿首道:“臣实小材,何能任相?”可能刘基预料到,在淮西集团当权的情况下,自己必然会受到排挤,故而坚决不肯任相职。朱元璋又问:“杨宪何如?”刘基答道:“宪有相材,无相器。”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道:“器量褊浅,比宪不如。” 太祖又问及胡惟庸,刘基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区区小犊,一经重用,偾辕破犁,祸且不浅了。”朱元璋默然无言。但是后来朱元璋还是根据李善长的推荐,任用了善于逢迎的胡惟庸。刘基叹道:“惟庸得志,必为民害。”胡惟庸得知后,便对刘基忌恨在心。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基的话是对的,但聪明的刘基却还是不如朱元璋更聪明,他至死也不明白朱元璋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大明的臣子在朱元璋的心里基本都是供他摆弄的棋子,事情的发展也如朱元璋所料,胡惟庸在丞相任上的所作所为帮着朱元璋一步步地实现了废除丞相制度的目的。到了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认为事情发展的火候到了,于是便发生了离奇的胡惟庸谋反案,明史上说“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朱元璋在前去的路上被一个叫云奇的小太监死命拦住,后登皇宫城墙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可见,云奇告变纯属子虚乌有。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馀年之久,诛杀了三万余人,成为明初四大案之一(另三案为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

胡惟庸个人的死只是朱元璋行动的开始,接下来十几年,朱元璋充分发挥了“胡惟庸案”的威力,不但大肆诛杀开国功臣,还顺理成章地罢黜宰相,裁撤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不得不承认以文盲水平登上皇位的朱元璋,绝对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但与其共事的人则是巨大的悲哀。他为了朱家江山的千秋万代费尽心机,虽然一切尽在其掌握中,但事情在其身后的发展还是大大地超出了他的控制之外,曾言之凿凿的“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碑,在其死后几十年就被宦官王振丢到了爪哇国去了,最终落得个事与愿违的结局。如跳梁小丑一般的胡惟庸,虽自认为聪明,却只不过是朱元璋布局朱家天下的一颗小小的棋子而已,可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