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12月份,我发了一个“大局观”的帖子,其中有一段认为移动互联这一类的股票还会大涨,不少价投从市盈率的眼光看去,提出了强烈质疑,他们认为这类股票当时平均市盈率已经60倍以上了,难道还能炒上天去? 现在是2015年5月中旬,我们现在看看移动互联一类的股票,还真就炒上天去了,平均市盈率已经到了100倍以上,甚至有市盈率上千倍的。 相反,2015年5月初开始,市盈率平均8倍不到的银行股,却节节败退。 这是市场之错?哪个合理?哪个不合理?阴谋论?我不想加予评论,也不想就每个人不同的主观理解来撕上一通。我说过,我是信号派,市场发出什么信号,我就说什么话。我想更多地做的,就是尝试着去解读市场给出的信号(当然,我的解读,避免不了主观性),然后,尝试着预估这种市场预期的变化在趋势上大致能延续多久?会因为什么因素而改变发生转势?我们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去应对? 在我看来,股票市场,永远是一个炒预期并不断证伪的市场,它永远朝着未来看,而不是朝着过去看(脑子还停留在1996年牛市和2006-2007年牛市的人,恐怕得反思一下——包括我自己,人要彻底告别过去适应时代潮流的变迁,真不是那么容易的,过去的观念和经验既是我们前进的助手也是我们前进时最大的敌人,我自己也深感其苦!你过去越成功,就越活在过去里,思想变革就越困难。近年温州炒房破产的,都是最早炒房并在炒房中发了大财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都是老一代教育新一代,后工业社会是新一代教育老一代。你不服不行,这就是当前的时代!我从我10周岁女儿这里学到的东西,远要比我从我父亲那里学到的东西多,这不是夸张,是事实)。那么,在炒预期与证伪的过程中,当前市场对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类企业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2014年10月底开始起动的本轮牛市,起源于降准、降息刺激下中国经济有望迎来复苏和新一轮上涨的预期(注意,是预期),按一般规律,就传统行业而论,在这种刺激之下,实体经济半年内必须有明显的起色;对应地,就股票市场而言,一般情况下,传统行业的股票,炒预期炒半年,就开始进入证伪阶段。于是,到了5月初(11月-4月底,已经炒半年了),各种经济数据出来后,当市场发现中国经济并没有明显起色,已经被初步证伪的传统行业类的股票,开始缓慢转头向下走。我在上一帖发的“指数一箩筐”的帖子中,正是尝试解读市场发出的这种信号(市场的这种投票合理不合理,我没能力评论)。 而也是从5月初开始,本已疯狂的互联网企业类的上市公司,更是火上浇油,携着上百倍上千倍的市盈率火箭发射,疯狂以连续涨板窜升!说实话,对于这种疯狂(不管是传统行业类还是新兴行业类的股票),在股市中历经多次血洗的我是本能地保持一种警惕的。因此,我在5月8号后的帖子中发了多次警示,建议不要盲目追高,并建议5月13号减仓这类互联网类股票,并反复发挥不怕被打脸的精神预言创业板指数的阶段性调整发生时间不会超过5月18号。当然,我的目的,并不在于预测对创业板指数的调整时间,而是警示想在疯狂中疯狂追涨的人,休一休手!投机可以,过度投机则必然代价惨重!这是我作为过来人的教训。 虽然就主观意愿上说,我不喜欢互联网类股票这种过于疯狂的庄股炒作模式,但是,如果从市场角度去理解,我并不认为互联网类股票因为市盈率高就不应该被炒作——回到我们本帖的主题——股票是在炒预期和证伪的过程中运行的,那么,互联网类股票市盈率这么高了,为什么还被疯炒呢?这就要说到互联网类企业的一种全新的市场属性是——炒预期到证伪的过程,时间跨度远远长于传统类企业!一个互联网类企业的炒预期的过程,可以炒三年、五年甚至十年!而证伪的时间可以大幅延后。有人曾经将互联网类企业比喻成“具有变现可能的宠氏骗局”,我认为这种比喻非常经典。 你种一块地,半年或者一年没收成没利润,投资合伙人或者是借款给你种这块地的债主,可能就再也不愿意给你钱了(这就是为什么不少投资周期很长的农庄,要借钱搞特别难的原因,大部分都必须靠自有资金搞);你办一个生产电热水壶的工厂,你不可能三年都还在投资生产设备不产生利润而生存下去。这就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比较普遍的状况。但是,在后工业时代,你投一个被大家认为很有前景的互联网公司,你可以七年八年还在烧钱投入还在亏损,却仍然有源源不断的资本大鳄愿意投钱给你!为什么?因为互联网经济是典型的屌丝经济(梦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那种),它可以用十年时间去发展用户,把用户积累到五亿、十亿人后,第十一年变现,一年的变现就可能覆盖前十年的投资之外,再分给你十倍百倍的利润。当然,你的风险也特别大,你前十年中不断追加的投资可能完全无法变现,血本无归!与此同时,互联网类公司普遍具有轻资产的属性,搞收购、并购特别容易,因为它在收购、并购后不需要大规模地购置、替换、搬迁生产设备和厂房,因此,互联网类上市公司,是收购、并购的频发地,容易引发巨大的想像空间。也就是说,高风险加高利润,是互联网公司的一大特点;变现周期可以超长(证伪过程时间可以超长),是互联网公司的另一大特点。收购、并购易发频发,是互联网公司的又一大特点。 正是这种超长的证伪时间,为互联网类股票的炒作提供了超长的时间跨度;正是收购、并购的易发频发,为互联网类股票的炒作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间;正是变现后的暴利诱惑,为互联网类股票的炒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一旦互联网公司面临无法变现的风险,你的投资也就血本无归!如果说券商股对牛市和熊市具有3倍的放大效果,那么,互联网类公司对于牛市和熊市就可能具有100倍的放大效果!!! 以上对传统行业股票和互联网类股票的炒预期与证伪的分析,在我看来是侧重于客观的(当然里面也一定包含着我的主观性,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下面我根据我的粗浅的经验教训,谈一谈未来一段时间的可能。 下面的部分,请当天方夜谭式的故事看: 1、个人预计,只要经济数据不向好,通胀没上来,传统行业类股票,会延续一段时间的颓势!因为目前证伪的结果,不利于传统行业和周期性行业,市场短期内投票的结果也不利于传统行业类、周期性行业类股票。现在光谈刺激没用,因为已经到证伪阶段了,必须看到经济向上或者通胀向上的数据,市场才会相信传统行业类、周期性行业类股票还会有春天。(“小小辛巴”5月份将券商股移仓消费类股票中进行防守反击,不可能是随意而为的,作为历经二十年血战的老股民,辛巴5月份的这次调仓,一定有过一翻梳理和思考,或者是和我一样,看到了已经降准、降息刺激了近半年的经济,并没有明显起色,也就是说,证伪的结果现在已经初步显现,市场正在对这种结果进行投票,而且投票的结果初显:传统行业,金融行业,周期性行业,在市场投票中处于劣势。那么,转向非周期性的消费类行业的股票以防守代进攻,就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不错的应对方案。) 2、个人预计,新兴行业类股票,包括互联网类股票,在经历一个补跌过程后(一般规律是,传统行业类股票和新兴行业类股票的行情剪刀差初次显现并第一次拉大时,新兴行业类股票有可能作一次跟随性的修正,当然,这种情况也可能不发生,如果发生,不少这类股票空间上可能跌20%-30%,如果以时间算,可能是两周左右,也可能是一个月,就能完成调整和修正),还将在传统行业类股票的颓势面前再次耀眼挺起。原因是,已经被这轮牛市引诱的利欲熏心的十亿赌民,不可能就此休手,并且正在以一拖二、一拖三、一拖十的速度给股市引入新赌徒!股市新赌民没经历过风险的血洗和教训,只会什么涨的好、涨的强就买什么!而证伪时间可以无限推后的互联网类股票,可以借着并购、收购频发的东风,借着万众创业、百万就业的梦想,借着承担经济转型重任的嘱托,借着资金潮水的源源涌入,有望涨到价投们吐血八百升而亡之后还翻番!在互联网类股票的带动下,新兴行业类股票,也有望在十亿赌民的疯狂开赌之中,炒到比市梦率还高的高!!!总之一句话,“新新”行业类型的股票,作一翻调整后,又会是不错的逢低买入的机会。 免责声明:据此入市者,风险自负!政策如果出现重大调整,也可当我上面说的是屁话! 以上纯为江湖派的不学无术之言,学院派远离! 以后发帖,不再主动@今日话题,以免引起过多关注和不必要的撕扯。我只是写给我的朋友看的。当然,如果雪球要把我的帖子放到精华里去,我也没办法,因为场子是人家的,人家有权这样做。 |
|
来自: 昵称2532915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