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文言文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

 东方竹马 2015-05-17

读而思

duersi

在“首先”之前先说明一个问题:
严格来说“标点符号”是一个并列断语,狭义的“标点”是断句用的,而“符号”则同时代表特殊的意义。
传统的“标点”仅包括句读,它仅表明断句(断意思)的位置。如果除了断句之外还有其它的意义则是的“符号”。例如:
“这个人好?”和“这个人好。”显然是表达了不同的意思,问号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断句而已。
“我读了三年大学。”和“我读了三年《大学》。”所表达的意思也完全不同,后者中增加了“大学是一本书”的意思。

如果除具体的含义之外不含有断句(断意思)功能的,则不属于标点,例如:
“他天々迟到。”中的“々”除了表示重文之外,还有断意思的作用,(表示“天天”是一个词,如“今天天气真好。”就不能使用“々”符号。)属于广义标点的一种。
“我很?你 。”其中的“?”是独立的意思,并没有 断句(断意思)功能,所以只是特殊符号,不是广义标点。


有很多时候我们在不严格的时候,会把“标点符号”简称为“标点”,尽管这和狭义的“标点”的含义并不相同,但通常不至于混淆。因为区分“标点”和“符号”和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不大,所以我在下面也会使用“标点”来代替“标点符号”。


《侯马盟书》

首先,古文是有标点符号的,比如:
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中使用一条或者两条短线表示重文,标点的一种。

《侯马盟书》

上面红圈圈出来的短横就是标点。

汉马王堆帛书《老子》

其中的标点以蓝色圈标出,此时的标点系统已经比较复杂,除了之前的单、双短横外,还有拐角符号,三角符号,圆点符号,方块符号等,用法也各异。

《经典释文》

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图为宋刻本):

这里的顿号、句号已经基本具有了现在的形态。



《尚书表注》

宋代《尚书表注》

书中以圆圈、方块、黑三角、扁长条,半圆等图案作为标点。

《罪惟录》

明代《罪惟录》

标点和《经典释文》类似,基本上也是顿号句号两种,另外圆圈也用作着重号。

《永乐大典》

明代《永乐大典》:

只用句号(圆圈)一种标点,图中小红圈即是。

《华阳国志》

另外在文言文中还有不用符号的标点法,例如:
空格标点:以空格作为标点的,如宋本《华阳国志》:

《六臣注文选》

注疏标点:以注疏作为标点,即到整句的地方再行注疏,如宋本《六臣注文选》

《四书句读释义》

汉字标点:以“句”“读”等汉字作为标点,即在每一句后加上“句”或者“读”字以断句,如清代《四书句读释义》


当然,古代也有大量没有标点的书籍,对于这些书籍,往往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表示标点,例如《诗》中用重复的形式、整齐的句子,《骚》中用“兮”表示一句结束,另外如韵脚、语气助词等,樊燕挺老师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注意这些不仅是划分句子的方法,也是当时写文章所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文心雕龙·章句》就谈到了写文章时采用虚词协助读者断句的问题:“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于句外。寻兮字承句,乃语助馀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外字难谬,况章句欤。”

当然,这些方法仍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古文中才有不少悬案,例如《论语·子罕》篇首句: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究竟是该断做:“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还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历来总有人提出不同的解释。碰到这些问题,需要参照多家注疏,配合小学功底,仔细鉴别,方能领会其原意。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看得出来,中国古代不但不是没有标点,反而是有大量的有标点书籍存在的。问题在于标点的系统不统一,几乎每家各用一套系统,你用圆我用方,你用实心的我用空心的,你标注在文字左边我标注在文字下面……和其他各种学问一样,问题也是出在没有系统上。没有系统,所以不能流传,进而就会失传。

另外一个好玩的问题是从目前的记录来看,春秋战国到汉朝的文字中,标点都比较复杂。而宋代以后直到清代,所用的标点往往仅是句读两种(有时读用顿号表示),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造成了标点符号的匮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事情。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