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布列松遭遇狗仔

 lzhsh2010 2015-05-17

别忘了点击标题下「南都摄影」关注我,觉得好就分享吧!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对很多喜欢摄影的人而言都是一座高峰,这位一心想成为伟大画家的法国人,却在摄影领域获得了不朽的名声,原本作为一本画册名称的“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却发展为此后影响数代摄影师的信条。众所周知,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拍照的方式,是不动声色地观察、守候、抓拍,就像高明的猎手隐蔽地蛰伏等待最佳时机扣动扳机。

  而这位以抓拍路人著称的大家,却一直反感自己被拍,这种“双重标准”也成为披覆在布列松身上的迷雾。布列松的理由是:“如果被拍,那就会引人注目;引人注目,就不能让我随心所欲地在街上拍照了。”德加曾经说:没有什么比出名的同时保持神秘更美妙的了。布列松对抛头露面的抵制甚至到了如此程度:当1975年牛津大学授予他荣誉学位,上台的时候布列松竟然用一张白纸遮住自己的脸。在美国旅行的时候,他经常使用一个化名:汉克·卡特(Hank Carter)。

  不过,所谓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1980年,已经功成身退淡出摄影回归绘画的布列松,在巴黎遇上了专治隐蔽的“狗仔”。

  近日,原巴黎竞赛报的负责跟拍明星的“狗仔”记者 Bruno Mouron公布了一批当年受报社高层指派跟踪拍摄布列松的照片,并且讲述了当年的故事:


用布列松的方式拍摄布列松


Bruno Mouron


  1980年,还是《巴黎竞赛报》一名年轻摄影师的我( Bruno Mouron)连同另一名同事 Bernard Wis被老板Roger Thérond叫进了办公室,以为要摊上麻烦的我们怯生生地站在那里,得到的却是一个老板颇为看重的任务:跟踪拍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这个我一开始认为很简单的任务,最终被证明是我经历过的最让人疲累不堪的跟拍。布列松永远健步如飞,穿行于城市街道,在最后一刻跳进地铁,行进中突然停下来环顾四周,像个快枪手一般掏出他的徕卡相机拍摄。

  由于担心暴露,我们不得不做足预防措施,跟踪拍摄这位“马拉松选手”一天下来足以让人精疲力尽。终于,靠着快速拍摄和适应布列松的行事风格,我们设法拍到了一些照片,日复一日下来照片也逐渐令人满意。

  有一天,布列松放弃了他的徕卡相机,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画板。我们沿着塞纳河畔一直跟着他,他在静静地坐在岸边,画过往的行人与游客。我突发奇想,脱掉我的衬衣像个晒日光浴的人躺在距离布列松10英尺远的地方,对于画家而言,我简直是个入画的“完美游客”,不同的是我把相机藏在围巾里。正当我潜伏在那里等待合适时机的时候,突然一条巨大的圣伯纳德犬走过来,布列松正在潜心画他的速写而毫无察觉,我按下快门的时候,这条狗作为画面的前景,给这张照片留下奇特的效果。

  在那以后,我们还拍摄了很多其他照片,包括布列松与女儿共享天伦之乐的瞬间。但当我们把照片呈现给老板看的时候,他却只是叫我们继续跟拍。虽然老板对照片满意,但它们最终并未发表。但正因为这个任务,我在将近一个月时间里,用一种布列松的方式拍摄布列松。



  而这位Bruno Mouron,早在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帕帕拉齐(paparazzi)这个词刚刚被造出来不久,便已开始拍照。另一位他后来的搭档——Pascal Rostain 是退伍后开始成为一名摄影师的,他的职业生涯起点是报道1978年的乍得内战,他曾经称自己就像一名雇佣兵或者狙击手。

  这两人搭档,自上世纪70年代起,便以跟踪拍摄“不设防”的明星、富人、政要而著名,后来甚至成立了专门的“斯芬克斯图片社”经营这一事业。他们的目标包括碧姬·巴铎,米克·贾格尔和伊丽莎白·泰勒,威廉王子,伍迪·艾伦和奥森·威尔斯,等等。在“狗仔”界享有盛名。

  尽管围绕“狗仔”的伦理争论永不停歇,但近期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却用一个“狗仔照片”展览为这个行业提供了“登堂入室”的机会。 “南都摄影” 将于近日推出相关报道,敬请留意。


编辑:郑梓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