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医学生生存现状及趋势报告-医学生

 珍惜感恩 2015-05-18

虽然社会上流传着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种种质疑,虽然医生们面临着众多的困境和压力,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还有一批不屈不挠、热爱医学、对医学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医学生们。不管出于怎样的动机,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进入了医学领域,开始了他们为期数年的医学生活。也许,当初他们并没有想到在学校里会过怎样的生活,不知道这个身份担负着怎样的责任和意义,也不清楚它会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但是,当他们勇敢地走进校门那一刻,还是值得我们赞赏和敬佩的,因为他们走进的是一个神圣的领域,担负的是一种崇高的职责,他们是中国医学的希望和未来。

他们曾经历过激烈的高考竞争,他们曾怀揣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怀,他们曾跋涉艰难险阻的医学之路,他们曾经或正在经历着医学院的苦涩和尴尬生活。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有着怎样的生活、学习及情感状态?面对剑拔弩张的医患矛盾、令人堪忧的就业前景、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有着怎样的困境和应对方式?为了了解这些问题,《当代医生》本期的“特别策划”栏目,将带领我们走进医学生的世界,去探寻他们令人深思的生存状态和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录取制度

国内大学各专业招生的主要标准是高考分数,医学专业也是如此。只要凭借高中日夜奋战,高考时超常发挥,考取一个相对较高的分数,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跨过医学门槛,进入医学领域学习。诚然,能够取得优秀高考成绩的同学,要么天资聪慧,要么勤奋踏实,要么二者兼有,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一部分甄别人才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高考成绩的选拔制度,而不注重学生相关专业的要求,对培养医学人才来说,会花费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精力。美国的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典范,也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在美国,报考医学院的考生一般要完成4年理工科大学本科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理学、工学学士学位。所以,在美国的录取制度下录取的学生普遍具有高水平和系统的理科素质,这为以后的医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源状况

从生源的角度看,进入医学院的学生大多对医学的了解甚少。当前国内医学生的入学仍由个人志愿决定,这点与其他专业基本无差别。因为医生这一职业往往给普通大众留下稳定、长久、待遇高、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印象,这就成为一部分人选择医学专业的重要参考标准。在这种印象的驱使之下,很多学生主动或被动选择了医学专业。但是,学习医学需要哪些基本素养、需要什么样的性格、需要怎样的心理状态,这些学生们一无所知。很多学生对医学的了解仅停留在生病住院时所看到的医生形象在其心中所带来的感触,而实际上多数学生所需了解的医生的职业特点、专业要求可谓微乎其微。

从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到一个医学院的医学生,这种身份的转变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跳跃,如果事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话,很容易让人无所适从。如果这个过渡处理不好的话,会对学生的职业信心造成影响,学生们不知道怎样去接纳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甚至产生抵触的心理。如果一个医学生不爱他所学的专业,他又怎么会爱上医生这个职业,如果他不爱医生这个职业,将来他又怎样树立起良好的职业信仰和职业道德?

教育体制

我国大学现今存在的高等医学教育,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逐级的医学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教育;另一种为临床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学制方面,分为3年(专科)、5年(本科)、6年(本科外语班)、7 年(本硕)和8年(本博)等5种学制。有些中医药大学出现了9年制学制,即综合大学4年理科毕业再到中医药大学学习5 年(即所谓的4+5模式),取得医学博士学位。还有些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如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医学信息),通过3年(硕士)或5—6年(硕博)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后,可以获得临床医

学学位。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教学体制为:本科教育,实行6年学制,包括2年的医预科和4年的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学习。毕业后通常授予医学博士学位(MD);研究生教育,学制4年左右,包括2年课程基础课和2年临床课,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

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从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来看,我国的医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通常是全面的、各门课程的学习,临床实践时间相对较少。目前,国际医学教育委员在“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中将临床技能置于第四位,将信息管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置于六、七位。

我国的医学教育,目前停留在“诊断—治疗”模式,还未过渡到“预防—康复—保健—治疗”的模式。医学课程体系主要以学科为中心,近年调查全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计划,必修课最多达51门,平均38门,总学时平均360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相比,最高 1:0.9,最低1:0.29。

从教学模式来看,我国目前基本采用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分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来完成。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灌输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但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

可见,我国的医学教育,应试的意味过于浓重。最近一项关于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印象的调查显示:中国医学生的优点是基础好、理论知识扎实、勤奋、踏实,缺点是交流能力差、视野狭窄、创新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学习的能力不足。

临床实践状况

在我国的五年制医学教育中,大学前四年学习医学理论,第五年进行临床实习。医学生毕业后工作1年以上便可申请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获得医师执照即可成为医生正式上岗独立从事医疗工作。临床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对实习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临床思维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完成实习生向临床医师的转变。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经过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系统疾病的总论知识及单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这些知识都是相对独立的、分散的、纵向的,当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真正接触到病人,其理论知识才逐渐转化为操作的能力。

目前,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临床操作能力,也就是动手能力,主要通过肢体操作来完成;另一方面是临床思维能力,是指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确立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思维过程。

我国的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问诊时重点不突出,内容颠三倒四,无连贯性、逻辑性,不能以临床症状为切入点,反复、仔细、全面进行重点询问,对有意义的阴性症状无暇顾及,因此采集的病史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准确性;对诊断和鉴别诊断不能提供支持,对采集的病史资料不会进行综合分析,对治疗方案束手无策;在查房汇报病史时,存在着综合、归纳能力较差的问题。此外,还有些实习生表现出动手能力差,如体格检查手法生疏,甚至存在严重错误,无菌操作动作不规范,无菌观念差,外科手术打结不合格等。

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折射出我国的医学教育在实践方面的欠缺和薄弱,这也应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

来源:《当代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