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知不足斋:恨西风吹净了无痕(下)

 鬼手佛心 2015-05-18


这种本领在今人中,我只见过黄永年先生与之约略相似。鲍廷博对传统文化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刊刻了《知不足斋丛书》,这部书流传甚广,到今天还能买到全套。他为了把这部书刊刻得尽量无错讹,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校书之上,跟他同时代的校勘大家——卢文昭是这样评价鲍廷博的:

“吾友鲍君以文者,生而笃好书籍,于人世一切宝贵利达之外,复不私以为枕秘,而欲公之。晨书螟写,句核字雠。”

《知不足斋丛书》因为校勘精良,广受学界关注,连皇帝都听说了有这么件事,鲍廷博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鲍士恭接着刻这部大丛书,又过了些年,才最终将这部书的三十集刻完。这期间,嘉庆皇帝还专门过问过这部丛书的进度,可见该书影响之大,也足证该书校勘之精。然而,洪亮吉在将古代藏书家进行分类时,把鲍廷博和黄丕烈并列为“鉴赏家”,而“鉴赏家”排在了五等中的第四等,这有点儿无视鲍廷博对校勘古籍做出的贡献。我觉得自己现在有点儿像古书界的愤青,好替古人鸣不平,又总觉得今人太过苛刻,没有真正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一个藏书家对于文献所付出的艰辛,因此,尽管范笑我兄告诉我,知不足斋到了今天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可探寻之物,可是我还是不死心,一定让他把我拉到那个旧址去看一看。


柴扉久不开,寂寞西风

鲍廷博故居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乌镇镇杨树浜村,来到杨树浜村一带,看到的是一片大工地和一个建成的庄园。顾伟建兄说,他几年前来的时候,这个村子还在路边,而今却看不到了影子。沿着乌民线继续向前开,不到一公里来到了白马墩村村委,村委是一个三层的现代楼房建筑,院落很大,至少能停五六十辆汽车。进楼内打问杨树浜村的情况,一位接待人员说,杨树浜村归白马墩村管辖,但现在白马墩村已全部拆平,迁移到了另一个地方,现在村址用来搞开发。


村委会大楼像个厂房


村委会


我问他还有没有杨树浜村的村牌在,他告诉我早就没有了。从村委出来,外墙有数个公告栏,范兄逐个浏览,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叫我快来看,原来里面贴着一张《桐乡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意外伤害调查情况表》,这个表格内,列着两个人的姓名,其中一位朱姓者,他的意外伤害情况是,骑电瓶车在路面摔倒,最让我等感兴趣的是,他的住址“乌镇镇白马墩村杨树浜组”,我终于在现实中找到了资料中记载的,与鲍廷博相关的地名。


在布告栏上找到杨树浜这个地名


表格上写着“乌镇镇白马墩村杨树浜组”


原路往回走,在杨树浜村马路对面,有一块湖状的湿地,顾兄说,这就叫“浜”。杨树浜的名字恐怕就是由此得来,范兄猜测说,很可能当年知不足斋鲍家的码头就在这个浜的某个角落里,而鲍廷博也是经常在此上下船,进行着他的访书之路。我佩服他的这个想象力,也认为他所说的接近实际情况。


新建起的休闲农庄

在杨树浜村的村东有一片仿古庄园,顾兄介绍称,此处叫“华庄”,他说,这位建设者现在的身份是香港人,原来也是从本村出去的,挣了钱之后,回来建了这个农庄,但经营的不太好,近来卖给了另一个集团,要在此建成养生馆。这个庄园占地面积很大,我觉得至少有几百亩地大小,所建的木桥、栏杆已经塌了一半,里面堆着的用具东倒西歪,感觉已长期无人管理。


人去楼空


在看庄园的过程中,顾兄突然叫我等快来看,原来,他在一个汽车牌下拍照那个站牌时,有了发现。他指着车牌说:“上面有杨树浜的字样。”走近细看,果真有这个站名,但那个“浜”字可能是写错了,变成了“滨”,也许有人指出了这个错误,在“滨”字上又贴了个纸条,变成了“浜”字,可惜这个贴条也掉了下来。我跑到马路对面去看相反方向的站牌,那个“浜”字可能也是错的,上面也贴着一块纸条,但至少改正过的字没有掉下来。


改来改去的“浜”和“滨”


另一个站牌上,仍写作“浜”

在这个车站站牌的后面,沿街盖着一排小楼房,范兄向施工者请问,一位管事者告诉他,这就是杨树浜村搬到此处的新地址,我不死心地问他们,听没听说过原村曾经有过知不足斋,老者摇摇头说:“从未听说过。”寻找知不足斋已没有了踪迹,连知不足斋所在的村庄也变成沧海桑田,真可谓:世事无处不昙花!


断桥残雪


这个小亭建得有点意境


曾经的售票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