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赢做食品界“小米”赢面在哪

 会吃会喝 2015-05-19

乔赢做食品界“小米”赢面在哪

一财网 马纪朝 2014-07-07 14:23:00

与此前以麦当劳挑战者姿态的亮相不同,今年已经53岁的乔赢,此次选择的是以大数据和O2O为基础的微餐厅。

时隔20年,沉寂多年的红高粱品牌及其创始人乔赢再次亮相郑州。(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与此前以麦当劳挑战者姿态的亮相不同,今年已经53岁的乔赢,此次选择的是以大数据和O2O为基础的微餐厅。

“我们将彻底抛弃以前的大店模式,把大店化小为6~10平方米的小店,把店面化身到顾客的手机里。”7月6日,乔赢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从下海创业至今的20年间,在经历了第一代的连锁餐饮模式,第二代的工业化产品模式之后,他将把第三次创业的重点聚焦于“打造食品界的小米模式”。

1995年4月,乔赢下海创业,开出了第一家红高粱烩面馆,并于次年红高粱烩面馆开到寸土寸金的北京王府井大街,以麦当劳挑战者的身份为人熟知。但传奇之后,却令人唏嘘:由于盲目追求规模导致资金链断裂,几乎一夜之间,60多家红高粱门店轰然倒地,乔赢也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判入狱。

2004年4月,乔赢重返江湖,选择开发出类似方便面的方便烩面。但此次创业再次折戟。

从2013年开始,这个创业老兵又有了新构想。他不再投资动辄上百万元的餐饮连锁店,将之前的大店思维,转化为微餐饮思维。

按照乔赢的理解,微餐饮的特征,一是店面小,面积大多在6~10平方米左右,装修、店面位置符合白领诉求,单价在5~8元左右;二是完全建立在互联网的O2O思维之上,最大的资源为数据库,通过粉丝营销与顾客互动;三是没有打烊时间,“店面就在顾客的手机里”;四是以工业化的生产和配送为基础,实现标准化的产业链条。

“未来的红高粱,将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将烩面打造成为食品界的小米模式;之后,是以烩面为技术,打造食品界的京东模式;再之后,是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基础,打造一个个性化的健康饮食模式。” 乔赢说。

善于营销包装的乔赢,很快吸引了河南著名投资基金弘基资本的关注。

7月6日,双方在郑州举行签约仪式,弘基资本以2000万元注资红高粱,助推这位老兵开始第三次创业。

这次创业能成功吗?当地一位企业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乔赢从挑战麦当劳,到康酷概念,再到O2O,总是能用新概念第一时间塑造自己的。但他总是精心于做概念,却对过程、细节等路径缺失真诚的打磨。

在他看来,乔赢缺少实业家精神。 “我担心的是,他的浮躁和资本的狂浪,会让这次创业又成为一个人的表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