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储罐清罐大修注意事项

 江山携手 2015-05-20
油罐检修安全技术规程(试行)
第一章 检修内容及周期
第1条 为做好油罐检修工作,保障油罐检修作业安全,不断提高油罐检修的技术水平,防止发生各类事故,根据“预防为主”的方针,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 每二个月对油罐至少进行一次专门性的外部检查,在冬季应不少于两次,主要内容:
1、各密封点、焊缝及罐体有无渗漏;油罐基础及外形有无异常变形;
2、检查焊缝情况:罐体纵向、横向焊缝;进出油结合管、人孔等附件与罐体的结合焊缝;顶板和包边角钢的结合焊缝;应特别注意下层围板的纵、横焊缝及与底板结合的角焊缝有无渗漏及腐蚀裂纹等。如有渗漏,应用铜刷擦光,涂以10%的硝酸溶液,用8~10倍放大镜观察,如发现裂缝(发黑色)或针眼,应及时修理;
3、罐壁的凹陷、折皱、鼓泡处一经发现,即应加以检查测量,超过规定标准应作大修理;
4、无力矩油罐应首先检查罐顶是否起呼吸作用,然后再检查罐体其他情况;
5、检查罐前进出口阀门阀体及连接部位是否完好。当发现罐体缺陷时,应用鲜明的油漆标明,以便处理。
第3条 立式油罐第3~5年,应结合清罐进行一次罐内部全面检查。主要内容:
1、对底板底圈板逐块检查,发现腐蚀处可用铜质尖头小锤敲去腐蚀层。用深度游标卡尺或超声波测厚仪测量,每块钢板,一般用测厚仪各测3个点;
2、罐顶桁架的各个构件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扭曲和挠度,各交接处的焊缝有无裂纹和咬边;
3、无力矩油罐中心柱的垂直度,柱的位置有无移动,支柱下部有无局部下沉,各部件的连接情况;
4、检查罐底的凹陷和倾斜,可用注水法或使用水平仪测量。用小锤敲击检查局部凹陷的空穴范围;
5、每年雨季前检查一次油罐护坡有无裂缝、破损或严重下沉。
第4条 地上卧罐每3~5年进行一次内部腐蚀检查,并放空油品,顶起油罐,检查罐与座之间的腐蚀情况,且应同时除锈防腐。
第5条 油罐主要附件的检查周期见附表1:
第6条 油罐附件检修内容如附表2:
第7条 埋地油罐每年挖开3~5处,检查防腐层是否完好。
第8条 正常情况下,大修理参考周期为3~5年(超过折旧年限的为3年)。在事故等异常情况下,做到“修理按需”。
第二章 大修理项目和主要标志
第9条 凡属附表3内容之一者均列为大修理项目。
第10条 凡需人员进罐修理或需动火作业修理的项目,一般应作为大修理项目对待。
第三章 大修理作业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11条 油罐大修理前应做好:
1、将罐内存油降至最低液位,并按《油罐清洗安全技术规程》(下称
《清罐规程》)中第三章“排出底油”的办法和要求尽可能排除底油;
2、打开人孔、光孔,并根据《清罐规程》第四章“排除油蒸气”的规定,排除油气;
3、人员进罐或动火前,应严格执行《清罐规程》中有关规定,动火前尚应严格执行相应的动火审批手续。
第12条 罐体更换或补焊时,其钢板材质必须符合原设计要求。材质不清时,应进行必要的机械性能试验和化学分析。
第13条 油罐修理时,应注意防止壁板或底板产生热应力集中等现象。
第14条 内浮顶罐大修理作业应注意:
1、确定维修时,必须将浮盘安置在维修位置上;
2、在正常操作时浮盘上不允许进入,确需从罐顶人孔或带芯人孔进入前,要确认罐内油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否则必须配戴有供气式呼吸器和挂有救生索具,并要有人在罐顶监护;
3、在浮顶油罐浮盘上动火时,应对密封圈处采取泡沫掩盖等防火保护措施,严防密封部位着火。
第四章 试运转与验收
第15条 油罐大修理后,至少应不低于石油库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
第16条 所有焊缝在检验和总体试验合格前,严禁涂刷油漆。
第17条 全部焊缝应进行外观检验,并符合下列规定:
1、焊缝的表面质量应符合《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焊缝表面质量中Ⅲ、Ⅳ级焊缝的标准;
2、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允许有裂纹;
3、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夹渣和熔合性飞溅等缺陷;
4、对接接头焊缝咬边深度应小于0.5mm,长度不应大于焊缝总长度的10%。且每段咬边连续长度应小于100mm;
5、对接接头焊缝表面加强高度不应大于焊缝宽度的0.2倍再加1mm,且最大为5mm;
6、对接接头焊缝表面凹陷深度壁厚4~6mm时应不大于0.8mm;6mm以上时,应小于1mm,长度不应大于焊缝全长的10%,且每段凹陷连续长度应小于100mm;
7、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外形应平滑过渡,其咬边深度应小于或等于0.5mm。
第18条 油罐焊缝探伤应符合《钢质油罐焊缝超声波探伤》国家专业标准(ZBE 93001-88)的要求。
第19条 罐壁对接焊缝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查数量见附表4。
第20条 公称容积等于或大于500m3的贮罐壁与弓形边缘板的T型角焊缝,焊完后应对其内侧角焊缝进行磁粉探伤,罐体总体试验后再次探伤。
第21条 弓形边缘板对接焊缝在焊完第一层后,应进行渗透探伤,在全部焊完后,应进行磁粉探伤。
第22条 上述焊缝的无损探伤位置,应由质量检查员在现场确定。
第23条 油罐大修完毕,在罐底严密性试验后,应针对大修理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充水试验,检验如下内容:
1、罐壁的严密性及强度;
2、固定顶的严密性、强度及稳定性;
3、内浮顶的严密性和升降情况。
第24条 充水试验条件:
1、在充分过程中水温不应低于50C;
2、充水高度为设计最高操作液位;
3、充水试验必须始终在监视下进行,检查罐体有无变形和有无渗漏;
4、充水时,应将透光孔打开;
5、在充水过程中,若发现罐底漏水,应立即将水放掉,待泄漏处补焊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6、放水管口应远离基础,以防止基础地基浸水;
7、固定顶油罐放水,应将透光孔打开,以免罐内形成真空,抽瘪油罐。
第25条 罐底的严密性试验前,应清除一切杂物,除净焊缝上的铁锈,并进行外观检查。
第26条 罐底的严密性试验可采用真空试漏法。试漏时,真空箱内真空度不应低于40kPa(300mmHg)。
已发现的缺陷应在铲除后进行补焊,并用原方法进行检查。
第27条 充水过程中,应对逐节壁板逐条焊缝进行检查。充水到最高操作液位后,持压48h,如无异常变形和渗漏,罐壁的严密性和强度试验即为合格。
第28条 试验中罐壁上若有少量渗漏现象处,修复后可以采用煤油渗透法复查;对于有大量渗漏及显著变形的部位,修复后应重新作充水试验。
修复时应将水位降至300mm以下。
第29条固定顶的严密性和强度试验按如下方法进行:在罐内充水高度大于1m后,将所有开口封闭继续充水,罐内空间压力达到设计规定的正压试验数值后,暂停充水,在罐顶焊缝表面上涂以肥皂水,如没发现气泡且罐顶无异常变形,其严密性和强度试验即为合格。
发现缺陷应在补焊后重新进行试验。
第30条罐顶的稳定性试验,应在充水试验合格后放水时进行。此时水位为最高操作液位。并在所有开口封闭情况下放水,当罐内空间压力达到负压设计规定的负压试验值时,再向罐内充水,使罐内空间恢复常压,此时检查罐顶,若无残余变形和其他破坏现象,则认为罐顶的稳定性试验合格。
第31条 罐顶试验时,要防止由于气温骤变而造成罐内压力波动。应随时注意控制压力,采取安全措施。
第32条内浮盘板应采用真空法检查,试验负压值不应低于40kPa(300mmHg)。边缘侧板与内浮盘板之间的焊缝及边缘侧板的对接焊缝均应采用煤油渗透法检查。
第33条油罐充水、放水时,进行内浮顶的升降试验。内浮顶从最低支承位置上升到设计要求的最高位置,又下降到最低支承位置的过程中,应检查升降是否平稳,密封装置、导向装置以及滑动支柱有无卡涩现象,内浮顶附件是否与固定顶及安装在固定顶或罐壁上的附件相碰。并在内浮顶的漂浮状态下,检查内浮盘板及边缘侧板的全部焊缝有无渗漏现象。
第34条 验收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1、大修前检查记录及设计预算和审批等资料;
2、大修后检查、验收记录;
3、更换零部件记录及合格证;
4、焊缝探伤和测厚等记录以及所用金属、电焊条等质量合格证;
5、试压泵试压、试水记录以及油罐接地线测试等记录;
验收结束后,上述资料应存入设备档案。
第五章 报废条件
第35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报废:
1、罐体1/3以上的钢板上,出现严重的点腐蚀,点腐蚀深度超过第9条规定;
2、大修费用为设备原值的50%以上;
3、由于事故或自然灾害受到严重损坏无修复价值者;
4、铆钉罐、螺栓罐发现严重渗漏者;
5、无力矩罐顶开裂无法恢复其原几何状态或中心柱严重倾斜者。
附表1 油罐主要附件检查周期
附件名称 检查周期
人孔及光孔 每月一次(不必打开)
量油口 每月不少于一次
机构透气阀 每月两次,气温低于零度时每次作业前均应检查
液压安全阀 每季度一次
防火器 每季度一次,冰冻季节每月一次
通风管 每季度一次
活门操纵装置 结合清洗油罐进行
升降管 结合清洗油罐进行
放水阀 每季度一次和清洗油罐时
进出油阀门 每年不少于一次和清洗油罐时
消防泡沫室 每月一次
加热器 每年冰冻期前检查一次,冬季每月一次
附表2 油罐附件检修内容
配件名称 检查内容 维修养护内容
防火器 防火网或波形散热片是否清洁畅通,有无冰冻,垫片是否严密,有无腐蚀现象 清洁防火网散热片、螺栓加油保护(防火网应定期拆卸清洗
通风管 防护网是否破损 清洁防护网
活门操纵装置 试验灵活性,检查填料函是否渗油,检查钢丝绳是否完好 活动关节加油润滑,上紧并调整填料,必要时更新钢丝绳及填料
升降管 升降灵活程度,绞车是否好用,钢丝绳腐蚀情况,罐内关节处有无开裂 绞车活动部分加油,钢丝绳每年涂润滑脂保护,顶部滑轮销轴上油
放水阀 试验转动灵活性,填料函处有无渗漏,检查内部放水管段完整情况 如活门不灵,卸下整理,修整填料函,冬季要放净管内积水
进出油阀门 检查填料函有无渗漏,检查阀体内部 螺杆加油润滑,清除底部积污。发现关闭不严,即应换新
人孔及光孔 是否渗油、漏气
量油口 盖与座间密封垫是否严密、老化。导尺槽磨损情况,螺帽活动情况 密封垫换新每3年一次,板式螺帽及压紧螺栓各活动关节处加油润滑
机械透气阀 阀盘和阀座接触面是否良好,阀杆上下灵活情况,阀壳网罩是否完好,有无冰冻,压盖衬垫是否严密清除阀盘上灰尘,水珠,螺栓加油,必要时调换阀壳衬垫
液压安全阀 从外面检查保护网是否完好,有无雀窝,测量液面高度 清洁保护网,添注油品。每年秋末应放出油品,清洁阀壳内部一次,必要时更新油品
消防泡沫室 玻璃是否破裂,有无油气泄出,护罩是否完好 换装已损玻璃调整密封垫,螺栓加油防锈,修理护罩
加热器 阀门有无漏气,油水分离器性能是否良好,排水有无带油现象。检查内部支架有无损坏,管道接头外部检查。清理油水分离器积污,不使用时应打开排水阀,每年冰冻期前按实验压力,作水压实验一次。
内浮顶罐的附件:
1.回转式带芯人孔及人孔梯子平台 芯板弧度必须同罐壁一致,且边缘无尖角、毛刺,孔盖密封不漏 清理、除锈
2.浮盘人孔 盖板紧闭不漏 清理、除锈
3.导向量油管 导向部分转动灵活、间隙适宜 清理、除锈
4.自动通气阀 开关灵活,阀盖关闭时密封无漏 清理、除锈
5.浮盘支柱 浮盘支柱 清理、除锈
6.密封装置 密封胶袋无皱折、无破损,密封良好 修理或更换
7.罐顶通气孔 金属网完好、防雨罩不漏水 更换
8.罐壁通气孔 金属网完好、防雨罩不漏水 更换
9.导静电装置 接触良好相对电位为零 坚固或更换
10.自动检测、报警装置 是否安全、可靠、准确 修理或更换
附表3 油罐大修理项目标志
油罐大修理项目 主要标志
1、更换油罐内外所有垫片 油罐人孔、进出油孔、排污阀等处垫片老化,发现两处以上经紧固螺栓无效的(凡油罐大修时,均应检查更换全部垫片)
2、油罐表面保温及防腐涂漆 油罐表面保温层或漆层起皮脱落达1/4以上
3、罐体、罐顶或罐底腐蚀严重超过允许范围需动火修理或换底 ①罐体圈板纵横焊缝,尤其是底圈板的角焊缝,发现连续针眼渗油或裂纹,应立即腾空修理,不得继续储油
②圈板麻点深度超过下述规定值:
钢板厚度
(mm)
3
4
5
6
7
8
9
10
麻点深度
(mm)
1.2
1.5
1.8
2.2
2.5
2.8
3.2
3.5
③钢板表面伤痕深度不应大于1mm
④罐底板允许最小余厚,如下表:
底板厚度(mm)
4
4以上
允许最小余厚(mm)
2.5
3.0
⑤底板出现面积为2m2以上,高度超过150mm的凸出或隆起部
4.油罐圈板凹陷,鼓泡折皱超过规定值时的修理 ①凹陷、鼓泡允许值:
测量距离(mm)
1500
3000
5000
允许偏差值(mm)
20
35
40
②折皱允许值:
测量距离(mm)
4
5
6
7
8
允许折皱高度(mm)
30
40
50
60
80
5.油罐基础下沉、倾斜的修理 ①罐底板的局部凹凸变形,大于变形长度的2/100,或超过50rnm 1
罐体倾斜度超过设计高度的1%
6.结构和部件方面损坏或有严重缺陷,必须进入罐内修理 ①桁架油罐内部各构件扭曲、构架间或构架与罐壁间的焊缝开裂
②浮顶油罐的皮膜及连结架柱等开裂、损坏等;浮盘渗漏油,或其固定零件与罐壁摩擦
③排污管堵塞
附表4 罐壁对接焊缝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查数量
检查项目 底圈板厚s≤10 底圈板厚10<s≤25 底圈板厚s>25


缝 基本检查数量对于每一焊工的每种形式和板厚的焊缝,在最初3m的任意位置取一个拍片部位。以后对于每种形式和板厚的焊缝,从每30m焊缝及其余的部分任意取一个拍片部位,其中25%拍片部位(每座罐至少二处)应位于纵、环缝交叉点上。
补充检查数量 底圈 全部纵焊缝中任取一点拍片 全部纵焊缝中任取二点拍片,其中一点应尽量靠近底拍 纵焊缝100%(全长)拍片 其他各圈 全部纵焊缝中任取一点拍片 全部纵焊缝中任取一点拍片,全部T型焊缝处拍片 纵焊缝100%(全长)拍片 横 焊 缝对于每一焊工的每种形式和板厚的焊缝,在最初3m的任意位置取一个拍片部位。以后对于每种形式和板厚的焊缝,从每30m焊缝及其所余的部分内任意取一个拍片部位。
注:①T型焊缝系指罐壁环焊缝上、下两侧的罐壁纵焊缝,与环焊缝相交处的丁字焊缝拍片时以纵缝为主;
②每个拍片点所拍底片最小有效长度不得小于200mm;
③射线探伤的一个拍片点,相当于超声波探伤焊缝长度300mm。
注:根据圈板所处部位,立罐圈板的报废厚度,亦可参照表5。
附表5 报废厚度(mm)
油罐容量
各层圈板的报废厚度
1 2 3 4 5 6 7 8
100~200 2.0 2.0 2.0 2.0
300~400 2.0 2.0 2.0 2.0 2.0
700 3.3 2.6 2.3 2.0 2.0 2.0
1000 3.8 3.2 2.6 2.1 2.0 2.0
2000 5.5 4.7 4.1 3.4 2.7 2.0 2.0 2.0
3000 7.5 6.5 5.3 4.5 3.5 2.5 2.0 2.0
5000 8.0 6.9 5.9 4.8 3.8 2.7 2.0 2.0
http://www./c-3-222.htm
5000m3石油储罐检修方案.doc
http://wenku.baidu.com/view/c001a0260722192e4536f61d.html
储罐及附件检修规程http://wenku.baidu.com/view/79958aeef8c75fbfc77db28f.html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http://www./wxhxp/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4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