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花雪月款款情 宋词名家缓缓说(系列文章4)

 洛阳樵夫 2015-05-21

唐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系列文章--转载之四) 

韦 庄

【派别】花间派

【文集】《浣花集》

  春日杏花吹满头  陌上年少足风流

  花间词林中的两位翘楚的才子词人,一为温庭筠,另外一个就是韦庄了。温、韦词作皆以柔美、绮丽、温婉为典范,但韦庄似乎更素淡、清新妩媚些。

  韦庄 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出生一个书香门弟之家,家学渊源深厚。他的四世祖便是中唐别具风格的大诗人韦应物,相信大家还记得他的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被称为效仿陶渊明最神似的一位诗人。《蔡觉夫诗话》中有云,: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奥,惟韦苏州,白乐天尝有效其体之作,而乐天去之际亦远甚。此说对韦应物评价甚高。端己有其曾祖遗风,词作中有一股凛然之清气。在唐朝中亦有人与此事相仿,即诗圣杜甫及其祖父"文章四友"杜审言,历史总是在某个角落惊人地相似。

  端己的一生极其坎坷。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与唐风流才子元稹颇为相似(元稹亦出生于寒泊之家)。然端己大半生困顿场屋(科举考试),而元稹少年之时就已得志。端己一直到四十五岁时才应举,原以为终于可以封官荫子,却不料黄巢军攻占京城长安,国家动乱,就连皇帝都仓皇出逃,端己的夙愿又一次落空,生逢乱世,只能落得到悲剧结局。

  端己因为生活困顿郁不得志,而致使性情大变,此有史料记载。张骛的《朝野佥载》中言:韦庄颇(好)读书,数米而炊,称薪而爨。炙少一脔而觉之。一子八岁而卒,妻敛以时服。庄剥取,以故席裹尸。殡讫,擎其席而归。其忆念也,呜咽不自胜,唯悭吝耳。端己何以如此淡薄寡情,书言两字“悭吝”,我看却不尽然。世间哪有不怜惜子女的父亲?况韦庄为一饱学之书生,仁礼道德皆晓,何以悭吝到不合伦理常情的地步?想端己贫寒交迫,居家度日艰难,又逢乱世,久习诗书而不第,长期的生活、精神双层摧残打击,才使得这位才子词人作出不合情之举,绝非本能使然。

  韦庄是一位感情复杂的词人,在幼年时期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那时还是一天真烂漫的稚童,与诗仙李白儿时极其相似,调皮活泼且好玩耍。据《太平广记》中记载:韦庄幼时常在下邽县侨居,多与邻家诸儿会戏。下邽亦为白居易的故乡。后来端己追思往事,寻其遗踪时尝赋诗云: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曾为看书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搜寻韦庄少年时候的映象,此是绝无仅有的。

  词人往往都会得到一些别号,如有名的“山抹微云 秦学士”“露花倒影 柳屯田”,分别为秦观与柳永;“云破月来花弄影 郎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尚书” ,分别为张先与宋祁。

韦大才子曾也得到一名号为“秦妇吟 秀才”。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蜀相韦庄应举时,黄巢犯阙,著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尔后公卿亦多垂讶,荘乃讳之,时人号秦妇吟秀才。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障子,以此止谤,亦无及也。从中可以窥知,端己对这个名号实不接受,并感到极其不光彩。认为是他人之谤言,而郁郁不乐。其实,端己大不必如此。人家送与名号,正说明《秦妇吟》一诗在当时影响甚广,人诗合一,更能增添个人影响。说不准韦庄为王建所赏识登上蜀相之位还与此诗有关。不要小看了一首小诗,当年王维受安禄山伪职,就因一首凝碧宫诗而免遭杀身之祸。

  刘载熙称唐五代词“儿女情长,风云气少”。后代对韦庄词之评语,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弦上黄莺语,端己词也,其词品亦似之。又云:韦端己词,骨秀也,所以王氏认为温韦之精艳所以不如正中(冯延巳)者,意境有深浅也。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云: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景。又云:词至端己者,语渐疏,情意却甚厚,虽不及飞卿之沉郁,亦古今绝构也。所以,陈氏认为两宋词人可以越五代,而不能越飞卿、端己者也。各家所持的观点,实乃各有侧重之处。两人都是词论中的巨擘,自有其可取之处。欲显端己本来面目,还须细细解读其词作。

  试看其名篇《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自古便是有着“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花繁柳叶地、温柔富贵乡。此篇所写的江南,是相对于中原而言的西蜀之地。当时的中原尚有战事,长安仍被黄巢占领,此首为劝留之辞。

  此篇写尽了江南的佳丽,清新舒徐,为天生好言语。端己此处应是得乐天《忆江南》之妙,极尽溢美之词。宋人晏殊对此篇甚是喜欢,而将“春水碧于天” 在自己词中套用。唐人皇甫松也有佳句“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词人抓住了雨声这一意境,在画船里或握卷夜读或与友共斟。那落在唐诗宋词里的雨点,是何等的撩人情怀。怪不得自视孤高的林妹妹独喜欢李义山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过却是悲了。

  美人当垆卖酒,也实是一道靓景。然景美亦要佳人来衬托。想起乐府《羽林郎》中有"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汉代司马相如卖酒文君当垆的的故事还萦绕在耳边,皓腕凝霜雪,这该是一个如何菀若天仙般的女子呀。

  端己运密于疏,他擅长用简洁的笔触勾出主人公的心思。他的那篇《思帝乡》更写得煞是好看: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词篇凸现了一幅清新隽朗的画面:天朗气清,杏花飞舞,落满青丝。严蕊有词云"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而这里却见一涉世未深的天真少女与一翩翩美少年陌上相逢时,发出的真挚、浓烈、火热的内心独白。其实这也不算奇怪,唐时风气开化,尚有自由爱恋之风。只是这一风俗经宋时因朱熹一句"存天理,灭人欲"而一去不复返了,朱熹的一句"至理名言"害得多少有情人难成眷属?

  少女憧憬嫁与此美少年,而且还要“一生休”,这是多么直白的对爱情的美好追求!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言:"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休字在这里就有永不悔之意。即使将来他将自己抛弃了,她也没什么怨言。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可算得上古时女子最大胆的求爱之言了。

  史料记载有端己的一桩逸事。《古今词话》言:韦庄为蜀王羁,庄有爱姬,姿质艳美,兼工词翰。蜀王闻之,托言教授宫人,强夺而去,庄追念悒怏,作《荷叶杯》词,情意凄怨。这里的蜀王即王建,对韦庄的爱姬喜而夺之。韦庄思姬心切,因而写下此篇《荷叶杯》: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音。

  两人一别而成永诀,如东坡悼亡妻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切肤之痛。“惆怅晓莺残月”,与柳屯田"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颇相似。只落得人独立时,谢娘却是不再逢,从此两地异乡,夜夜思君君不见。

  端己词中唯一有一首涉及到了边塞题材,但也只是欲说还休。借鲁迅先生的话来说是"刚开头便煞了尾",见他词作《木兰花》: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会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起句谓一妇人春暮独上小楼,望尽玉关路。岂不知春风不度玉门关呀,她失去了夫君的音信,只能在闺中空空守候。对着流水落花,不觉满目已是苍凉,又不禁泪湿沾巾,魂梦欲教何处觅?晏几道有词云:"从别后,忆相逢,魂梦几度与君同",真是佳人不见,肝肠寸断了。沈休文诗云:"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看来皆是至情之语。

  有人将端己比作谢灵运,并言其词如初发芙蓉,无端可爱。此言得端己词之精髓。吴梅的《词学通论》中言:词之工拙,以韦庄为第一,冯延巳次之,最下者为毛文锡。也算是为其正名了。

  端己走完了他坎坷的七十四个春秋,留下《浣花集》二十卷,为千古所传诵,也是幸事......

  【小传】:韦庄 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一说为玄宗相韦见素之后,其实并非一房),诗人韦应物四世孙。至韦庄时,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时曾居白居易故乡下邽,时白居易尚健在,平易之词风,或受乐天影响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