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黄汉立《气功筑基法

 天一藏经楼 2015-05-22

八段锦本来到此便结束了。但笔者愚见认为:八段锦主要是侧重在开发阳气,而阳气是生命的根本,所以八段锦是很好的动功。惟阳性好动、易散溢,如果不能好好把它收敛,便不能属于自己所有。但要把阳气稳定停留在体内,并不容易。古代练功家认为只有用阴气和它混融在一起,才可把它固定下来。所以发动阳气的便叫“进阳火”;把阳气固定下来的,便叫“退阴符”。进阳火,便是使阳气缘督脉上升。而退阴符,则是让阳气须任脉下降,和任脉的阴气混合后,便能稳定留在体内。所以要实现这功法理论,便应该增加收敛阳气的式子,以竟全功。这一式便是清道光辛丑年(1841年)坦夫编,王寿所传的《调气炼外丹图式》第一套的第十二式收功法。这便是后来改称为《易经筋外经》,而广泛流传于武术界和气功界的著名动功。这第十二式,今人改编后,改名甩手操,曾风行一时。但因单练习这一式,便有阴无阳,亦会做成偏差,所以国内气功界久已不传习。但在海外,则仍有人传习。其实这一式妙用无穷,尤其是应用在只有进阳火的功法上,作为收功法,便天造地设了。因为这一式双手每一次从上而下,便带动阳气须任脉而下,结果阳气下降和阴气混合,便做成阴阳两气的调和,正合乎易经泰卦天地交泰这义,天地也就是阴阳。凡是高血压、虚火上炎、亢阳上升,单练这一式便有改善治疗疾病的效用。而用在收功,便有每次把练功的成果保留累积下来之妙,日久功力便大增了。

现在介绍甩手操的练法:

1、练完背后七颠百病消后,恢复站桩姿势。

2、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手掌心向后,然后双掌向前划弧升到和两肩高度相当,掌心向下,跟着两掌好像拨水般(意念感觉双掌受到些微的阻力)向下向后拨动,最后两手到身体之后,掌心斜向上。

3、然后双手像钟摆向前向后有秩序有规则的摆动,上升时只是顺着摆动的余势向前上升,不用力。但向下向后摆时,则须略为用一点点力气(既然是一点点,便不是太用力!)。

4、手向前向上时,全身重心略向前移到涌泉和脚指。

5、双手向下向后时,可以略带意念,想像头顶的气从前身中线(越粗越好)下降至涌泉穴。

6、可以配合呼吸:手上升,吸气;手下降、向后,呼气。如果感觉不方便、不自然,便可以不管呼吸,同样有效果。

7、每次收功做甩手操二百至五百次。以身体,手脚温度减低至清凉为准。最初由热降至温暖已勉强合格了。

8、练习时,感觉脚掌酸或麻,这是正常的好现象。如果本来是高血压或亢阳上升的,便可降血压,降亢阳了。等到长期练习,身体改善后,脚掌便没有酸或痛的感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