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入中科院“外脑”,春雨拟挖掘沉淀数据金矿

 haosunzhe 2015-05-23


互联网医疗公司春雨健康希望在互联网医疗数据的挖掘上引入“外脑”,在其创始人张锐“颠覆中国医疗以医院为中心”的进程上向前一步: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旗下教育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成立“健康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将利用公共数据、合作方数据及春雨医生平台上沉淀的医疗数据,进行大数据研究。

  通过此次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春雨可以利用中科院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流数据健康预警系统、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尝试对病患的健康消费行为数据加以解读。此外,张锐还希望“借助中科院强大的学术科研及品牌力量,对中国人支离破碎的健康数据进行聚合。”

  春雨期待建立的流数据健康预警系统“将针对20种常见高发疾病,针对每种疾病设立监控指标,采集人体数据,建立传输规则,对每种疾病进行建模,设定预警规则。”张锐认为,通过对更大量流动数据的分析,帮助人们完成“从治病到防病”的转变,同时帮助医生“延长服务半径”——以更高的效率主动服务更多的病患。

  关于辅助诊疗系统的设想,张锐表示将利用春雨医生平台上“三年沉淀的5000万条”问诊数据,加上可以获得的病案首页数据,建立一套智能医疗诊断系统,“将发生在不同领域的医疗智慧凝聚下来”,帮助医生降低误诊率。此外,由于春雨健康已经开始在中国4个主要城市开始经营线下诊所,线下诊所合作伙伴取得的医疗数据一并可以纳入进行分析。

  对于解读病患的健康消费数据,张锐坦陈“数据积累并不充分”,但“药物消费、医疗消费和健保消费的数据,通过卫生经济学和药物经济学的模型分析”,能够为用户“在健康管理和医保消费方面”提供更多的指导。

  张锐曾在接受《融资中国》专访时曾表示,“移动医疗公司的一个大金主是保险公司。”而与单纯的诊断相比,分析健康消费的数据将更有助于春雨建立可能的商业模式,但在5月22日的发布会上,张锐仅表示“保险将会是春雨一个核心的应用场景”,但由于“涉及到春雨正在做的一个非常大的商业化变动”,因此其拒绝透露与之相关的更多信息。

  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春雨在健康数据利用方面的一个尝试,希望利用中科院的优势将由于“利益分割”而无法汇集发挥更大作用的健康数据进行整合。在联合实验室的发布仪式上,张锐不忘向各利益相关方喊话,呼吁“可穿戴设备公司、医院、体检公司、电子商务网上药店”等可能产生或存储用户健康数据、医疗数据、健保消费数据的公司开放相关数据,并共享研究成果。

  担任联合实验室中科院方面负责人石勇在发布仪式上的演讲显示,大数据重点实验室除了以春雨开放的数据为基础“做大数据挖掘理论及技术工作”外,还将“对医生进行评价”——这也是春雨未来可能的业务之一:在完善“线上+线下”的布局后,利用其庞大的医患交互数据,做医疗领域的“大众点评”,帮助患者挑选最恰当的医生。

  此次与春雨健康合作的具体主体系设立在国科大管理学院的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14年8月通过中科院评审,于2015年3月正式揭牌,首任主任系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石勇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