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一、二、三、四、五”

 无名小卒dhf 2015-05-25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本着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推陈出新的科学态度,总结出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为主体、为主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一、二、三、四、五”:
    一、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可以概括为一个字——“仁”
    孔子曰:“仁者,人也”,《说文解字》曰:“仁,亲也”,孟子曰:“仁者,爱人”。所以,仁,就是人与之人间相互亲爱。
    “仁”字的构成就是左“人”加右“二”,意思就是两个人之间相互亲爱:
    第一、父子两个人相互亲爱——父对子不“慈爱”,就是不仁;子对父不“孝敬”,就是不仁;
    第二、兄弟两个人相互亲爱——兄对弟不“友爱”,就是不仁;弟对兄不“恭敬”,就是不仁;
    第三、夫妻两个人相互亲爱——夫对妻不“义”,就是不仁;妻对夫不“顺”,就是不仁;
    第四、朋友两个人相互亲爱——相互之间“诚信”、“相信”、“信任”,就是相互仁;相互之间“欺骗”、“猜疑”、“防避”,就是相互不仁;
    第五、君臣两个人相互亲爱——君对臣不“仁慈”,就是不仁;臣对君不“忠诚”,就是不仁。
     由此可见,
     道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德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之仁。
     一句话,道德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行为规范。
    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行为规范就是孔孟的仁学,就是坚持仁、义、礼、智、信五条做人道德标准的人学,所谓人学,就是坚持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也就是说不管是父子俩、兄弟俩、夫妻俩,还是朋友俩、君臣俩,只能遵循相互亲爱、孝老爱幼、共同生存的社会法则;而不可能像野兽那样,遵从相互争斗、弱肉强食、强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所以说一个仁字就完全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英语的一个单词能有这么大的文化信息含量吗?
    从“仁”字的原意来看,仁,是指植物硬壳里柔软的有生命力的会发芽的果仁,比如瓜子仁、核桃仁,后来慢慢引申为人躯壳里的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善良之心。人类的这个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善良之心和植物硬壳里的果仁一样,只要有适合的土壤、气候、水肥条件,也会发芽、开花、结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反映了这一自然规律。种的瓜是一颗有瓜仁的种子,而收获的瓜不仅有人可以食用的瓜肉还有数倍于种子的瓜籽。由此可见,播种一个爱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儒家文化的精髓之所以可以概括为一个“仁”字,就是因为这个仁是一颗善良的人性种子,种在家里就能结出孝敬父母、恭兄友弟的“孝”与“悌”的家庭伦理道德的成果;种在学校就能结出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的“敬”与“爱”的师生关系和睦的成果;种在社会就能结出礼敬他人、诚信朋友的“礼”与“信”的社会公德的成果;种在国家就能结出忠于职守、效忠祖国的“廉”与“忠”的政治伦理道德成果。
   二、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爱”
   “仁爱”,就是指对人要有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善良之心,不能有仇恨之心、麻木之心、冷漠之心。也就是说,人人存好心、人人说好话、人人做好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文化思想精华仁爱是一个有着三层思想含义、三重道德境界的复合概念:
   第一、仁爱思想第一层思想含义——不害人,这是做人的最低道德底线
   心地善良不害人,这是人性善良的种子,有人性善良种子的人,就是一个有德之人,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大善人,因为一个人只要有这颗善良的种子迟早会发芽、开花、结果的,所以,一个人心灵里只要有这颗善良的种子,就是一辈子不害人的大善人。
   看见别人有错如果劝不了,不落井下石也是一种仁爱;
   看见别人伤心难过如果不安慰,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仁爱;
   看见别人有困难如果不想帮,不趁火打劫也是一种仁爱;
   看见别人有需要如果帮不了,不帮倒忙也是一种仁爱;
   看到国家有危难不想出力,不当汉奸也是一种仁爱。
   第二、仁爱思想第二层思想含义——帮助人,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标准
   力所能及的帮助人,这是人性善良的果实,一个人只要做到力所能及的帮助人,就是一个厚德之人,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大好人,社会这么大,问题这么多,不需要我们每个人奉献全部的爱,只要每个人都能奉献出一点点爱,我们这个社会就立马变成温暖的社会、温馨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大好人的标准非常宽泛,一个大善人,只要在街道上遇到跌倒的老人扶一把、遇到饥肠辘辘的流浪汉买一碗饭,遇到外地人指一指路,遇到迷路的孩子送到派出所,就是一个大好人。当代活雷锋郭明义把自己工资收入的一半帮助困难的人,也是大好人。
   第三、仁爱思想第三的思想含义——舍已为人,这是做人的最高道德境界
   大义凛然的舍己为人,这是人性善良的硕果,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大德之人,就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大英雄。
   A、就像那些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比如战争年代的杨靖宇、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
   B、就像那些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模范人物,比如和平时代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郭明义、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等。   
   C、就像那些心系家国天下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文化圣人、政治伟人;
   D、就像那些心系芸芸众生以拯救灵魂为己任的著名宗教人士。
 综上所述,
   所谓有德之人,就是一辈子坚持不做坏事的大善人;
   所谓厚德之人,就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事的大好人;
   所谓大德之人,就是一辈子坚持做奉献的大英雄、大圣人。
   由此可见,我们做一名大德之人、大英雄、大圣人,太难了,但力所能及地帮一下遇到困难的人,做一个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厚德之人、大好人并不难,做一个不伤害别人、不危害社会、不祸害祖国的有德之人、大善人太容易了!!!
   有德之人与缺德之人是区别人兽的根本分界线——
   有德之人,是真正具有仁义礼智信品德、品质、品行的人;缺德之人,就是有人形、没品行,会说话、没人性,穿衣服、没廉耻的衣冠禽兽。
   厚德之人与薄德之人是区别好人与善人的标准——
   好人是一辈子做好事的厚德之人,善人是一辈子不做坏事的薄德之人,即吝啬之人;
   大德之人与小德之人是区别圣人、伟人与普通人的标准——
   圣人是一辈子心系众生无私奉献的思想家;伟人是一辈子心系天下无私奉献的政治家!
   普通人是把99%以上的爱奉献给家人,把1%以下的爱奉献给社会的小德之人。
   个人修身的底线是勿做缺德之人,低层目标是做有德之人,高层目标是做厚德之人,终极目标是做大德之人。
    三、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还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泛爱众”
  “泛爱众”,就是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也就是说,只要是人,就是同类——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不分族群、不分人种、不分国界、不分信仰,彼此相亲相爱,互助合作共赢。据最新的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现代人都应是同源的。所以,维持人类这个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儒家文化的精髓——泛爱是一个有四个方面道德含义的复合概念:
    第一、 作为儿女既要在家里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推己及人,在社会上尊重别人的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二、作为父母既要在家里慈爱自己的儿女,也要推己及人,在社会上关爱别人的孩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三、作为妻子,既然挚爱自己的丈夫,就要爱屋及乌,孝敬丈夫的父母、慈爱丈夫的家人、友爱丈夫的亲戚——即爱丈夫所爱的一切。否则,对丈夫的挚爱,就是残缺的爱、虚伪的爱、暂时的爱。
    第四、作为公民,既要在伦理上孝敬父母,也要推己及人在社会上泛爱他人,更要推家及国在政治上效忠祖国。
    儒家的泛爱思想与墨子的兼爱思想、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有很大区别。
    泛爱思想是基于血亲之爱的向外面扩散,向社会扩大、向祖国凝聚的过程。所以,儒家的泛爱文化有两个特点:
    一是有差别的爱,即亲有疏的爱——对自己的亲人要付出全部的爱,对其他人的爱是泛泛的慈爱,不伤害就是慈爱,能慷慨解囊帮助人,能义无反顾救助人就是人间大爱!
    二是有始终的爱,即有始有终的爱——在伦理上孝敬父母是爱的起点,在政治上效忠祖国是爱的终点。
   无论是墨子的兼爱还是基督教的博爱都是无差别的爱,无始终的爱。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无法操作,由此,兼爱、博爱也就变成无法实施的空洞口号!
     四、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还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不是一视同仁的爱所有人,而是有区别、有等差、有先后的爱所有人,也就是说,不一样的人,爱的程度不同、爱的方面不同、爱的方式不同、爱的先后不同。
    人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有了家庭,就有父子关系;进入阶级社会,有了国家,就有君臣关系;有家庭、有国家就必然产生“五伦八德”。
    伦,辈也;
    伦理,一般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特别指家庭内部尊卑长幼之间的辈分关系;
     伦理道德就是指亲人之间、外人之间、家与国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
     1、“五伦”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五伦”指的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君臣这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
    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君臣有义,是基本的道德准则;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是具体的道德标准。
    人类社会从父母到兄弟、从兄弟到夫妻、从夫妻到朋友、从朋友到君臣形成有区别、有等差、有先后的五种人际伦理关系:
     第一、父子关系是人间五伦关系中的第一个家庭关系
     生身父母是我们来到人世间第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父母不仅是创造我们生命的上帝,而且还是护佑我们健康成长的真主,更是保佑我们一生平安的活佛。所以,父母给了儿女所能给的全部的爱,作为儿女回报父母的仅仅是一个字——“孝”,即孝养父母、孝敬父母、孝顺父母,这是人世间最浓烈的血亲之爱,这是天下第一爱、人间第一爱、家庭第一爱。儿女作为孝子——要听父母之命、要养父母之身、要暖父母之心、要谏父母之过、要侍父母之病、要祭父母之魂。
    儿女孝敬父母就像人们穿衣服时系的第一粒风纪扣。这第一粒风纪扣没有扣,或者扣的不正确,关系到对一个人是孝子还是逆子的道德评价、道德判断。孝养父母、孝敬父母、孝顺父母是人之常情、人的本分,人的觉悟。而忤逆父母、打骂父母甚至杀害父母是有人形、没人样,会说话、没德性,穿衣服、没羞耻的衣冠禽兽。所以孝养父母、孝敬父母、孝顺父母是人生之根、人生之本。这是家庭私德、人间小爱。古人云:“父母如神仙”。这说明父母就是创造我们生命的上帝,父母就是护佑我们成长的真主,父母就是保佑我们平安的菩萨。
    第二、兄弟关系是人间五伦关系中的第二个家庭关系
    兄弟关系、姊妹关系是骨肉相连的一奶同胞,是人世间最亲近的手足之情。兄弟之间、姊妹之间的爱叫“悌”,具体来说,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的爱称之为“恭敬”,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称之为“友爱”。这是心连着心、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缘之爱、同胞之爱。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说明兄弟之间、姊妹之间只有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情谊,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忘不了的仇,没有解不开的恨。
   第三、夫妻关系是人间五伦关系中的第三个家庭关系
    夫妻关系是人世间毫无血缘关系缺相互爱慕的情人,现代西方人把这称之为爱情。但是中国古代圣贤从人类道德的高度看待夫妻关系。把丈夫对妻子的爱叫“义”,义的本义是指合宜的行为表现,是一种超乎个人利益之上的符合群体利益的道德范畴。也就是说,丈夫要超乎个人情感之上看待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不能自私自利,不顾及妻子、孩子感受,甚至伤害妻子、孩子的感情。所以作为丈夫对妻子、孩子、家庭要有“道义”、“情义”、“恩义”。把妻子对丈夫的爱叫“顺”,即“顺意”、“顺从”、“顺行”。这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夫妻之情。这是相守一辈子不计较得失的肌肤之爱、姻缘之爱。夫妻关系是从大家庭走向小家庭的开始,所以,要格外珍惜夫妻关系,不能随随便便,想结就结、想离就离。古人云:“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一世恩”。这说明,夫妻关系只有用爱情起航,用道德护航,才能从一见钟情、两厢情愿、如胶似漆的情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成一生一世、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亲人。
    第四、朋友关系是人间五伦关系中的第一个社会关系
    朋友是家庭成员以外所有的熟悉的人、陌生的人。熟悉的人,既包括街坊邻居,也包括学校老师同学,还包括战友同事等等。陌生的人,既包括国内同胞,也包括国际友人。不管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都是广义的朋友。
     对朋友的爱叫“信”,即“诚信”、“相信”、“信任”,也就是说,对朋友要以诚信、相信、信任为本,既不能相互猜疑、也不能相互欺骗,更不能违法诈骗。因为朋友关系是人世间最密切的的感同身受的友情之爱、志同道合的友谊之爱。古人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柏拉图说:“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这说明,朋友是你走遍天涯海角的驴友,朋友是你须臾不可离开的伙伴。 英国最新研究指出,孔子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实大有血源根据。今天亚洲有8亿多名男子,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由此可见,朋友关系归根到底是同胞关系啊!
    第五、君臣关系是人间五伦关系中的第一个政治关系
    君,在旧中国特指国家元首皇帝,臣,在旧中国特指政府官员,所以,君臣关系是国家层面的政治关系,君对臣的爱,叫“仁”,臣对君的爱,叫“忠”。忠就是对国家的爱:文死谏,武死战,这是封建社会臣子对国家最大的效忠。这是封建社会家天下最现实的治国平天下的家国之爱。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中国封建社会忠君报国的典范。刘备白帝城托孤曾对诸葛亮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立。”刘禅虽是扶不起的阿斗,但诸葛亮却极力辅佐,从未取而代之。
    新中国成立之后,君臣概念已经退出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君臣关系已经被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下级关系、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公仆与公民关系所替代。臣的概念在新中国的政治词汇里彻底消失。君除了特指伟大祖国以外,一般指机关、单位、企业的顶头上司。所以,即使是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全体居民都要毫无例外的效忠祖国、报效祖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今天仍然沿用“效忠”一词来表达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捍卫祖国的报国情怀。
     仁者爱人的道德根源就是血亲之爱,所以,仁者爱人,是有等差的爱,并不是一视同仁,例如,我们给父母一万元是仁爱,对社会上陌生老人给一元钱也是仁爱,对街道的老人一分钱不给,只要不伤害也是仁爱。爱从血亲之爱起步,通过儒家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从亲人扩大到外人;从家里扩大到国家;从一国扩大到世界。所以说:
    尽孝有边——只孝敬自己的父母,对别人的父母不伤害就是最大的爱民主义;
    尽忠有界——只效忠自己的祖国,对别国不侵害就是最大的国际主义;
    但是大爱无疆、大善无垠、大德无量——慈爱天下所有的人,善待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动物、植物,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2、“八德”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八种伦理道德规范。
    “八德”的内容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家庭伦理道德、政治伦理道德的总称。
    第一、孝悌是家庭伦理道德,这是道德的源头,道德的起点;
    孝,善事父母也——孝养父母、孝敬父母、孝顺父母。
    所以,“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家庭伦理道德生发的血亲源头;
    悌,善待同胞也——恭兄友弟、恭姐友妹。
    所以,“悌”是兄弟姊妹血肉相连的友爱,是家庭伦理道德生发的同胞源头;
    第二、忠信礼义廉耻是政治伦理道德。这是道德的河流,道德的终点。
    忠,善待团体也——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皇帝既是祖国的代表、也是朝廷的代表,所以在封建社会“忠”是对皇帝个人的效忠。
    在公天下的社会主义社会“忠”分为三个层次:
    A、“忠”是全体居民对祖国的忠诚,这是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因为祖国是一个不涉及政治内容的集地理概念、历史概念、民族概念、文化概念、故乡概念为一体的亘古不变的人文概念。对祖国的忠诚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B、“忠”是全体公职人员对职业、对事业的忠诚,这是公职人员最敬业的忠于职守的职业之爱、事业之爱,这是有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
    C、“忠”是全体共产党员、全体领导干部对党、对民族、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这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最深切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爱、政治之爱。是全体共产党员、全体领导干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人民、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具体表现。 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对团体的忠诚文化取代了封建社会对君王个人的效忠文化。
    正是通过全体共产党员、全体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吸引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正是少数共产党员、部分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习李2012年执政以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以及目前的“两学一做”教育都是针对全体共产党员、全体领导干部的。因为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车头有问题,不仅跑不快,而且随时有倾覆的可能。
    所以,“忠”是国人尽忠报国的使命、责任、担当,是政治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最高价值、唯一价值。
    信,善待朋友也——对朋友要诚信、要信任、要相信。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孔子的弟子字夏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所以,“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立身兴业、事业兴旺必须具备的做人品德、品质、品行。
   礼,善待他人也——对人要礼敬、要礼貌、要礼让,这是最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礼让的“天同覆、地同载”的同类之爱、同胞之爱、人类之爱。孔子对儿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所以,“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礼仪规范,是一个人有品德、品质、品行的外在表现。
   义,善处利益也——义的本义是指合宜的行为表现,是一种超乎个人利益之上的符合群体利益的道德范畴。面对金钱、权力、美色等等利益诱惑要恪守做人的道德、遵从合宜的道理,坚持正义的行为,不能见利忘义、不能负恩忘义、不能薄情寡义。孔子曰:“不义而贵且富、于我如浮云”。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所以,“义”是正道、正义、正理的价值向导,是一个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崇高精神境界的重要表现。
    廉,善用权力也——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由此可见,廉是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廉洁、廉政行为。这是最有效的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管理为民的亲民之爱。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
    在领导干部成功的政治生命公式中廉是拥有事业、功名、地位、财富、尊严的至关重要的第一环:
    廉洁是1,+事业、功名、地位、财富、尊严5个0=100000;
    在领导干部失败的政治生命公式中贪是失去事业、功名、地位、财富、尊严的至关重要的第一环:
    廉洁是0,+事业、功名、地位、财富、尊严5个0=0。
    所以,“廉”是官员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做人本色、道德本色、政治本色。
    耻,善处耻辱也——面对是与非 ,要知道耻辱、羞耻、可耻。因为知耻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前提。一个人知耻则会有所不为,若不知耻则无所不为。所以,孟子认为,“耻”是区别人兽的标准,“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 ”。所以,知耻既是一个人的为人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治国之基。孔子认为,德、礼、政、刑对于治国安邦不可缺少,其中德、礼引导为先、为本;政、刑惩治为后、为标,一个人内心没有道德反省,没有耻辱心,外在的制度约束、法律制裁改变不了世道人心。所以,真正的治国理政方略就是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使内修外治、内圣外王、内儒外法成为一个人修身齐家的常态,成为一个国家治国平天下的常态。
    所以,
   “耻”是人区别禽兽的道德最低红线绝对不能突破,如果突破这个最低红线,人就变成没有道德的畜生了;
   “耻”是人拥有自由的法律高压线绝对不能触碰,如果触碰这个高压线,人就变成没有自由的囚犯了。
     3、“忘八德”与“王八蛋”
     所谓“忘八德”,就是指忘记八种道德规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伦理道德。“八德”是做人之根、做事之本,忘记了这八德,就是忘记了做人、做事的根本,所以,“忘 八德”的人,就是畜生!
    所谓“王八蛋”,是“忘八德”的转音、谐音,是人们鞭笞有人形、没人格,会说话、没人性,穿衣服、没廉耻衣冠禽兽的骂人俗语。对于衣冠禽兽、对于不平之事一句“王八蛋”是最确切、最愤怒、最解气的骂人俗语。1998年长江发大水,朱总理视察溃坝,面对贪官奸商勾结,竹杆替钢筋的伪劣工程,面对不能抗洪水的薄弱大坝愤怒的张口大骂:“这是豆腐渣工程,这是王八蛋工程”!
    综上所述,
    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违背人伦关系,就是乱伦,就是人伦颠倒,爹不像爹,子不像子。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既是做人的家庭伦理道德,也是做事的政治伦理道德,更是为人处世的社会公德。一个人在家里遵守家庭伦理道德,在社会遵守政治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就是一个有德之人,否则,就是“王八蛋”——在家庭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逆子,在社会就是一个横行霸道、违法乱纪,甚至犯罪的恶人、坏人、小人、罪人。
     五、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还可以概括为“五个字”的做人、做君子、做清官的三个道德标准和五个字的道德信仰
     1、做人的五条道德标准——仁义礼智信
      区分人与兽的根本标志是:
      真正的人坚持“仁、义、礼、智、信”五条做人的道德标准;
      衣冠禽兽奉行“仇、利、暴、蠢、骗”五条禽兽的恶劣行为!
      就这简简单单的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是由儒家文化的三位圣人历经三百多年才完整提出的:
      儒家文化创始人——圣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义、礼三条做人道德标准;
      儒家文化继承人——亚圣孟子在孔子提出的仁、义、礼三条做人道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智”,形成仁、义、礼、智四条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完成人——季圣董子(董仲舒)在孔孟提出的仁、义、礼、智的四条做人道德标准的基础上,又提出“信”,从而形成儒家文化完整的科学的亘古不变的五条做人道德标准,这五条做人道德标准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瑰宝,也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更是中华民族的健康人格。
      所以,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人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区分人兽的五条亘古不变的道德标准:
       A、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涵义是:
       仁者爱人、不害人,这是做人最低的道德品质;
       义者助人、帮助人,这是做人最高的道德品行;
       礼者敬人、尊敬人,这是做人起码的道德礼仪;
       智者知人、明白人,这是做人必需的道德素质;
       信者诚人、不骗人,这是做人应有的道德修养。
       B、仁义礼智信是区别人兽的亘古不变的五条道德标准,即“五常”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人会思维、人会制造并使用工具,这些技能有些动物也具备。那么人和动物的唯一本质区别在于人有“仁义礼智信”这五条亘古不变的道德标准。
     孟子曰:
      人皆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也。人没有恻隐之心,非人也。
      人皆有羞恶之心,羞恶之心,义也。人没有羞恶之心,非人也。
      人皆有恭敬之心,恭敬之心,礼也。人没有恭敬之心,非人也。
      人皆有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人没有是非之心,非人也。
      人皆有诚实之心,诚实之心,信也。人没有诚实之心,非人也。
     (最后这句话是我根据孟子的思路概括的,因为“信”字是汉代的董仲舒才提出的)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诚实之心。可以说只要有这“五心”,人人都可以成为孝子、善人、好人、君子、圣人。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希”同稀,也就是说人和禽兽的差别很小很小——仅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诚实之心,这“五心”而己。人只要缺少“五心”中的任何一心,都可能堕落成逆子、恶人、坏人、小人、罪人。
    真正的人——时时处处崇尚、遵循、践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
    衣冠禽兽——时时处处向往、热衷、恶行仇、利、暴、蠢、骗的恶劣行为。
    人跟禽兽的差别,就是人知道“五常”、“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五常”、“八德”,禽兽不知道。你看看《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于乾隆皇帝编的《四库全书》,以及传统戏曲、诗词歌赋,都离不开这个,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灵魂、纲领,这就是渗透在中国人血液里的灵魂,这就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道德。
   2、做君子的五条道德标准——温良恭俭让 
    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根本标志是:
    正人君子坚持“温、良、恭、俭、让”五条君子的道德标准;
    奸佞小人奉行“戾、坏、傲、奢、争”五条小人的卑鄙行为。
    温良恭俭让,不仅是区分君子小人的根本标志,而且是衡量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的五条亘古不变的道德标准。
    君子是不仅把仁义礼智信五条做人的道德标准内化在自己血液里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孝子、善人,而且还是把优秀道德品质外化在实际行动中有德行的好人:
    温,即温和——对人要温文尔雅,不凶神恶煞,这是君子应有的道德修养;
    良,即良心——对人要有良心,不要有坏心,这是君子应有的道德品质;
    恭,即恭敬——对人要有恭敬之心,不要有傲慢之心,这是君子应有的道德素质;
    俭,即节俭——对物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这是君子应有的道德品行;
    让,即辞让——对人要有辞让之心,不要逞强好胜,这是君子应有的道德素养。
     3、做清官的五条道德标准——忠孝勇恭廉
    区分政治家与政客的根本标志是:
    政治家坚持“忠、孝、勇、恭、廉”的五条道德标准,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谋利;
    政客们奉行“奸、逆、懦、傲、贪”的五条卑劣行为,为自己、为特殊人、为小集团谋利。
    忠孝勇恭廉,不仅是区别政治家、政客的根本标志,而且是判断一个官员是政治家还是政客的五条亘古不变的道德标准。
    政治家不仅是把仁义礼智信五条做人的道德标准和温良恭俭让五条君子道德标准,内化在自己血液里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孝子、善人、好人、君子,而且是把优秀道德品质外化为服务人民、效力民族、效忠祖国的报国行动的伟大政治家:
    忠,即忠诚——面对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民族、忠于国家,这是一个政治家的神圣职责;
    孝,即孝敬——面对家庭,孝敬父母、恭兄友弟、夫义妻顺,这是一个政治家的家庭责任;
    勇,即勇敢——面对工作,兢兢业业、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这是一个政治家的政治责任;
   恭,即恭敬——面对同事,恭敬同事、尊重下属,尊敬上司,这是一个政治家的道德品质;
   廉,即廉洁——面对财色,防微杜渐、廉洁执政、奉公守法,这是一个政治家的政治本色。
    政客与贪官的区别仅仅是一步之遥——
    政客是没有暴露的贪官!
    贪官是已经囚禁的政客!
    由此可见:
    做人难——因为,做人要守住做人的底线,是走上坡路,费劲;衣冠禽兽——随心所欲,是走下坡路,省力;
    做君子更难——因为君子既要守住做人的底线,又要遵守君子之道,是负重走上坡路,因此,特别吃力;奸佞小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毫无顾忌,是连爬带滚走下坡路,毫不费劲;
   做清官难上加难——因为,做清官,既要守住做人的底线,又要遵守君子之道,还要恪守为官之道,是既负重又负责的走上坡路,因此,格外吃力。无耻贪官,为了一己私欲,利令智昏、色令智昏、权令智昏,既不要脸,也不要命的坠入深渊,毫无知觉。
   由此可见,做人、做君子、做清官,靠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政治觉悟,一步一个台阶往上攀登;衣冠禽兽、奸佞小人、无耻贪官,凭人的惰性、惯性,一步一步滑向堕落!所以,圣人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也就是说一个人学好像登山那么难,学坏像山崩那样容易。
    第四、“天地君亲师”的道德信仰:
    敬畏苍天——感谢苍天阳光雨露之恩;
    眷恋大地——感谢大地哺育滋养之恩;
    效忠祖国——感谢祖国抚育护佑之恩;
    孝敬父母——感谢父母养育成人之恩;
    尊敬老师——感谢老师教育成才之恩。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是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超越国界的普适价值
    所谓普适价值——就是指人类社会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超越国界的普遍认同、普遍适用的家庭伦理道德。所以,普适价值,只能存在于私人领域的家庭关系中——亲人之间、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在公共领域的政治关系中不可能存在普适价值,因为公共领域涉及国家政权的性质问题、归属问题,国家政权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但反对国家政权的人非常多,这些人的立场各异、政见相左,甚至根本对立,是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政治派别。所以说,在公共领域绝对不可能有所谓的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超越国情的普适价值!
    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做人文化、孝亲文化、泛爱文化以及做人、做君子、做清官的道德标准作为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超越国界的普适伦理价值,适用于地球上的所有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
    只要地球上还有人,就必然有仁义礼智信五条做人文化;  
    只要人还是母亲孕育的,而不是工厂机器生产的,必然就有父母慈爱儿女与儿女孝敬父母的家庭伦理道德问题;
    只要有人,就必然有诚信朋友、忠诚上司、效忠祖国的社会公德问题。
    只要有人,就必然有真正的人和衣冠禽兽的根本区别,因此,仁义礼智信的五条做人文化,永远不会过时。
    只要有人,就必然有谦谦君子和奸佞小人的根本区别,因此,温良恭俭让的五条做君子的道德标准,永远不会过时。
    只要有国家,就必然有两袖清风的清官和贪得无厌的贪官,因此,忠孝勇恭廉的五条做官的道德标准,永远不会过时。
    只要人类不灭,家庭还在,国家还在,儒家文化的精髓——做人文化、孝亲文化、泛爱文化以及做人、做君子、做清官的道德标准作为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超越国界的普适伦理价值,就永远不会过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