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潍坊北海道 2019-04-06

作者|李玉红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的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或循循善诱,或简单应答,或启发论辩,或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一、何为“仁”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看来,这就等同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要领。”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只要不合乎礼的都不看、不听、不说、不做,那么就是“仁”了。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这与“克己复礼为仁”基本上是一贯的。 

       二、“仁”之本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若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有若,字子有,后被尊称为有子。他勤奋好学,能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学说。尤其重视“孝”道。因他品学兼优,且“状似孔子”,孔子死后,曾一度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有子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这里所提的孝弟是仁的根本,它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 

       “孝”,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中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甚至有“以孝治天下”的说法。到了当今社会,“孝”又成了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之一。2012年,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中,明确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敬长辈被称为“天下第一孝道”。而“热爱北大,心系天下,人格健全,成绩优秀”,这是北大选拔推荐生的“十六字标准”。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可能“心系天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就很难说他对国家、对社会能做多少有益的事情。 

       三、如何做到“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德很远吗?我想要为仁行善,那么仁德就自然而然的到了。孔子认为,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由此看来,为仁不难,关键是是想不想,而不是远不远的问题。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 

       西晋傅玄《太子少傅箴》中有“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的名言佳句,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不管你跟着什么样的人,都会被其拥有的品行所感染。换句话说就是跟好人学好,跟坏人学坏。《论语·里仁》也说:“见贤思齐焉。”如果一个人周围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那么这个人也会通过努力,去赶超他们。同样地,如果一个人总是与一些道德素质低下的人交往,久而久之他的品性也会变得恶劣。所以孔子强调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事。选住址不顾环境,哪算聪明?”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雀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就要和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如果你想成为品德高尚的人,那你就要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德高望重。 

       四、将“仁爱”推己及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此句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对己要严,对人要宽;待人处事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这两句话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消极表现的话,那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积极的。 

       孔子毕生坚持以仁爱治国的思想,竭力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鼓励国民忠君爱国、报效国家,发出了“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号召,要志士仁人以实行仁道为已任,活着的时候不做有害国家利益、有损自己信仰的事,且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用以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自己的信仰。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仁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孟子·公孙丑上》有句:“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选取学习别人的优点用来完善修补自己,这是和别人一起做善事。所以君子最看重的就是对别人做善事了。我想这与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了。 

       儒学在中国的影响面之大,历史之悠久,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民族的共同信念。从目不识丁的文盲,到学识渊博的学者,恐怕都或多或少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儒学无疑仍然可以成为唤起民族意识的资源,成为联络民族情感的纽带。

       ——本文刊载于2014年《北海道》春季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