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郑翔钧谈养生》八法养生的讲座

 顺其自然王也 2015-05-25
 

        《郑翔钧谈养生》八法养生的讲座——温法
    常用于寒性病,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
    寒性病有表寒、里寒等区别,但从温法来说,一般都指里寒,故以温中为主要治法。例如呕吐清水,大便溏薄泄泻,腹痛喜按,手足厥冷,脉象沉迟,均为可用温法。
    温法包括兴奋作用,有些因阳虚而自汗形寒,消化不好,气短声微,肢软体怠,小便不禁,性欲衰退等症,都需要温法调养。 
    法使用的基本要领

 1、温法有很多种方法,这里介绍一下最常见的温法—— 温里散寒法。这种方法 适用于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内寒而出现的身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润,脉沉迟弱等。代表方为理中汤、吴茱萸汤等。若见腰痛水肿,夜尿频数等脾肾虚寒,阳不化水,水湿泛滥之证,宜用济生肾气丸等方药。

    2、在临证应用时,必须辩别确属寒证,勿为假象所惑。对真热假寒,尤须仔细辩识,以免误治。如伤寒化燥,邪热传里,口咽干,便秘,妄语,以及便血诸证,均不可温。在使用时,尚须把握分寸,权衡缓急。一般来说,重证宜峻,轻证宜缓。由于温热药物,性皆燥烈,因而临证常见温之太过,寒证虽退,但因耗血伤津,反致燥热之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