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郑翔钧谈养生》八法保健的讲座

 顺其自然王也 2015-05-25
          《郑翔钧谈养生》八法保健的讲座——汗法

我们在 确定病证后,紧接着的便是选择治疗方法。治法分发汗、催吐、攻下、和解、温热、清凉、消导和滋补等,简称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在临证时灵活运用,还能产生更多的法则。 当然对于我们广大的中老年朋友来说,还得合理地使用这八法。
    汗法
    以疏散风寒为目的,常用于外邪侵犯肌表,即《内经》所说“在皮者汗而发之”,故亦称解表、解肌、疏解。比如外感初起,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痛,得汗后便热退身凉,诸症消失。
    发汗能祛散外邪,也能劫津耗液,血虚或心脏衰弱以及有溃疡一类的患者,用时谨慎,以免发生痉厥等病变。一般发汗太过,汗出不止,也能引起虚脱的危险。
   汗法使用的基本要领

汗法使用的最基本要点,就是必须有表症的体现。既发热、恶寒、无汗。只要有表症的突出表现,就可酌情使用。
     中药发汗,常见的有 麻黄汤 桂枝汤 银翘散 等。
      如果不用中药,还可通过 外治发汗 ,其要领是:
        1、保温:除夏季外,保温是 汗的关键。要多盖衣被,使体温不随时散发,才能使汗出得当。

       2、发汗: 喝生姜(或高良姜)红糖水,使身体发汗透邪。
        3、通经:点按病人的大椎穴、合谷穴,拿肩井穴,揉太阳穴、印堂穴等,通经活络,催其汗出 ,另外可配合做两条腿的下蹲运动。
        4、既 要让病人 汗出透,又不能让病人脱水。只要全身大部分都有汗出即可,并要及时补充水份。
        注意:虽 有表症,但是,生有疮、患有淋、或剧吐、或失血等,都 不宜 发汗。夏季,天气炎热,也要慎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