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再话北京之十 北京国子监街

 昵称18892371 2015-05-25
2011年01月04日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国子监街 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因为在这条街上坐落着“元、明、清”三代中国的最高封建学府——国子监而得名。 东西贯通的国子监街全长669米,平均宽度11米,乾隆皇帝赞其为“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1984年被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市唯一一条以街命名的市级文物保护街道,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2011年01月04日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国子监街,元时已然形成。明时称“国子监孔庙”。清时称成贤街。民国以后称国子监。1965年称国子监街。
2011年01月04日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题“国子监”。国子监街上还有祀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庙、祀灶王爷的灶君庙。
2011年01月04日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2011年01月04日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2011年01月04日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掌管国学政令的机关。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2011年01月04日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2011年01月04日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国子监设有礼、乐、律、射、御、书、数等教学科目,当时的人如果能在国子监上学,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国子监的最高长官称祭酒,元代的著名学者许衡便做过这里的祭酒。他手植的柏树存活了好几个世纪。北京国子监首创于元代,明清两朝又将其发扬光大。现在,元代的建筑遗存已经找不到了,现存的辟雍殿、彝伦堂、大成殿以及林立的石碑,全都是明清制造。

国子监里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如张居正、董其昌、袁中道等,在清康熙年,《桃花扇》和《长生殿》皆创作于此,孔尚任是国子监博士,洪升是监生。这里曾是首都图书馆的所在地,直到本世纪初,首都图书馆迁建于十里河华威桥东南,此处才恢复原貌。

再话北京之十  北京国子监街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孔庙,元大德六年(1302)开始营建,十年(1306)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在旧址重建。清乾隆二年(1737)易为黄色琉璃瓦。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孔为大祀。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 北京孔庙的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面积在全国各地的孔庙位居第二。
再话北京之十  北京国子监街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孔庙内有进士碑林,共有石碑198座,上刻元、明、清三代进士5万余人的姓名,袁崇焕、曾国藩等人的名字均在其上。孔庙内也有不少柏树。有一株位于大成殿西侧,相传明时的奸相严篙代嘉靖皇帝祭孔,行至树下,被树枝掀掉了帽子。于是相传柏树有知,称此树为“除奸柏”。另有一块原矗立在国子监率性堂的康熙御笔的“《大学》碑”迁移至此。同国子监的命运相似,这里也曾是首都博物馆所在地,直到新馆迁到白云路为止。 

在孔庙的先师门两侧的路北又各有两尊清代的下马碑,用满、蒙、藏、回、托忒、汉共六种文字镌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对孔子这位“大成至圣先师”的尊崇。

再话北京之十  北京国子监街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槐树也是国子监街一景。槐树在这条街上不仅是行道树,在国子监里更是古槐成片。在我国封建社会,国槐被视为“公卿大夫之树”。因自周代起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说,即在皇宫外种植三槐,分别喻示太师、太傅、太保的官位,古人谓“登槐鼎之任”即三公之位。故从周代起一直沿周礼之制,在国子监内外广植槐树,祈望监生们皆可中高官而列三公。
古时有“槐市”。据说最早出现在周代。在太学边的槐树林里,士人和太学生各自拿出家乡的土特产或书籍等互通有无,因是文人的交易,呈现和气礼让之景象。以后槐市也泛指国子监。文言中的“槐市众生”即指国子监的学生。而槐树成为北京城街道和胡同两侧的行道树则始于元代,至今已延续了七百多年,成为了北京的一大特色。而在国子监街,古槐夹道,亭亭如盖,盎然绿意,更添古韵。只是时下正值冬季,古槐已绿叶尽脱,只剩下虬柯劲枝了。

国子监街上还有祭祀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庙、祀灶王爷的灶君庙、 位于孔庙内的老首都博物馆等。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庙街西口里路南,如今已成民居,但山门保存完好。火神庙往东路南是专祀灶王爷的灶君庙,现归国学胡同小学使用,二殿尚存,山门已无。 
                                                                                                                                                              
再话北京之十  北京国子监街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古槐紫藤四合院”,概括了国子监街的特色。国子监街的四合院虽保存完好的不多,但有一处院落不能不提,那就是国子监街东口里的北侧第一家,现在被创建松堂关怀医院的李松堂先生购得,并将其改造成民居博物馆供游人免费参观。这里完整保存的家庙和祖宗牌位,以及数不胜数的石刻精品,值得一看。
再话北京之十  北京国子监街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再话北京之十  北京国子监街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再话北京之十  北京国子监街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现在的国子监街虽然更多保留了古色古香,但也不可能不融入现代气息。用四合院改建的茶室和仿古家具展厅,沿街两侧稀疏的酒吧和工艺品小店,等等。
再话北京之十  北京国子监街 - 天涯比邻 - 天涯比邻
阅读(289)| 评论(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