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企业管理中执行难的问题有哪些?

 杨家人123 2015-05-27
一、如何执行更有效

  管理规定不能执行或执行不彻底是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和人员数量的增加,需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规范部门和员工的行为。毕竟,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从人治过渡到法治。这法治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

  首先谈必要性。企业应该首先针对紧要、迫切的问题制定规章制度,力求规章制度能够切实解决企业问题,而不是单纯追求好看。制度要推行,配套措施也不能少。首先要对制度相关部门和岗位做好培训,使他们充分理解制度的内容。其次,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措施,确保违反制度的情况要受到处罚。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执行不走样。

  其次要考虑制度的可行性。在制定制度的时候,需要与高、中管理层和制度负责部门充分沟通,明确定义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目的、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持续执行的另外三个关键是:1、从团队的上层到下层,找到一整套合适的人马;2、采取措施让员工接受公司的战略,让他们成为一支充满热情的团队;3、努力让下属保持执行到底的"情绪",也就是说保持执行任务的主动性。

  好的机制是执行成功的一半!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的搭建十分重要。作为团队的管理者,为了使执行工作能达到好的效果,应该致力于管理机制的建立和不断优化。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机制"问题:交通十字路口从来都是车水马龙、交通混乱的地方,那么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执行管理十字路口的任务,达到井然有序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建立一个十字路口的管理机制。

  这个机制就是"交通统一指挥",以前是通过交警打手势来指挥,现在就是"红绿灯机制"。红绿灯在刚开始应用的时候,一个方向只有一个灯,而现在在大部分路口,为适应有序交通的需要,常常有三个灯(分别是向前、向左和向右),有些地方甚至用倒记时显示时间。试想,如果没有这个"红绿灯机制",交通的混乱是可想而知的。

  执行要达到效果,(监督与)考核必不可少。为了更好的贯彻"红绿灯机制",十字路口就必须安装录像探头和交警值班,对违规现象进行处罚处理。有了监督和考核,交通违规现象就会减少,而一旦缺乏监督和考核,即使有红绿灯,却不一定管用(当然除非市民的文明素质很高,达到自觉执行的程度。亦即企业的执行文化已形成时。)

  企业管理和交通管理有共通之处,一个企业一旦没有了考核机制,出错率就会越来越高,优秀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古语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其问题就在于缺乏一个防微杜渐的考核机制。

  大家应该都读过《致加西亚的信》,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象罗文一样将使命执行到底,培养员工的不折不扣的执行精神,这是很好的事情。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根据80:20原则,一个企业的优秀员工(就是指那种能像罗文一样执行的员工)不可能太多!大部分员工都只是普通的平凡的员工;那么,作为领导者,我们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让这些普通员工也能很好的执行任务,实现企业的目标。

  执行需要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手段!假设我们能通过科技化的手段将罗文送信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减掉,那这项重任将是很多员工都能胜任的。所以作为团队的领导,我们在培养成员的执行精神的同时,要始终想方设法去引入科技化的手段,简化流程,使执行简单化,从而使普通员工也能完美执行。

二、执行中的重要几点

  当然,执行成功的因素可能远不止以上这些,以下三个方面也很重要。

  1、良好的沟通是执行的基础

  为什么选择沟通作为最能提升执行能力的因素呢?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有效地提高执行能力,在一般情况下首先要进行充分地沟通,对完成目标任务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否则,上面再好的决策经过中、下层执行的'七折八扣‘,就会走样。如果说有什么可以让员工更清楚执行的方向,那就是良好的沟通。将决策传递给各个层级的员工,帮助他们理解需要完成的目标,取得他们的支持,这是成功的保证。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个用户说:"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如果执行者不参加,上下级之间没有良好沟通,执行者对管理者制定的这个计划缺少认同感,那么由此将导致被动执行。员工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计划,效果又怎么会好呢?

  执行过程中,沟通的作用就更加重要。假设执行者遇到困难,他又不能通过方便、快捷的渠道和主管沟通,只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后执行走样,就是不可避免的。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案。对这些信息,要建立一个反馈的渠道进行收集。对收集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及时处理;对员工提出的好的建议,积极采纳。

  通过这种自由的交流,与下属建立了一种个人关系。员工在执行时,不仅会把它当作任务来完成,还会考虑到与领导的这种关系。

  2、执行的整体性

  企业的执行力是一个系统、组织和团队。一个企业是一个组织,一个完整的肌体,企业的执行力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组织和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只要企业有好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好的带头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管理执行力就一定会得到最大的发挥,企业就一定能创造百年企业的目标。企业要实现"办一流企业、出一流产品、创一流效益"的经营宗旨,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在员工中打造一流的企业执行力。一个执行力强的企业,必然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具有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必定是充满希望的企业。

  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不仅要提高企业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的执行力,而且要提高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的整体执行力,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企业的系统执行力,从而行成企业的执行力,竞争力。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不是可以一步到位,立马见效。而中国企业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心态,做一件事,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而不能急功近利。企业在提高企业执行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此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作为一个企业,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加强企业执行力的建设,就要在组织设置、人员配备及操作流程上有效的结合企业现状,将企业整合成为一个安全、有效、可控的整体,并利用在制度上减少管理漏洞,在目标上设定标准,在落实上有效监督,借此,企业执行力度自然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在这个世界里,人之所以有优秀与一般之不同,在于优秀者更有实现构想的能力,这就是一个人的执行力,而不是更有思想;企业亦如此,一个优秀的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比别人做得好,落实更到位,执行更有效果。

  3、实施有效的管理规定

  企业发展有其阶段性,总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小的时候主要是几个合伙人合作共同完成企业职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从外部招聘少量人员,往往几个合伙人各带几个所谓的弟子,只不过不同的是要给开工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能够理解带队师傅的"组织语言",不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员数量超过百时,只凭几个合伙人已经每个员工到能够照顾到,了解也就更加的少,需要出台一定的管理规定来约束"组织行为"形成上下一致的"组织语言"以便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同时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如组织目标、培训体系等。

  有效的实施管理规定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从没有约束到有约束,破坏员工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没有制度我一样干活,对我产生一定的限制--可能会导致老员工的首先不服从,而老员已经和合伙创建组织的老板闯荡江湖很多年,就是处理起来老板也存在难度,最终导致桂理规定的形同虚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