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错

 百了无恨 2015-05-28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三个最经典的摹本,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和冯承素之手。其中,冯承素所临摹的神龙本被公认为最好、最接近王羲之真迹。冯承素采用的是双钩填墨法,临摹得极仔细,为我们了解王羲之真迹的书写状态留下了一些线索。通过神龙本,我们可以看见,即使书圣笔下,在自然的书写状态下,也会出现“瑕疵”。

一、破锋。笔毫似乎分了岔,导致笔画中间出现细长的空白线,比如下图“同”的左边一竖、“觞”(觴)左边的“角”、“岁”(歲)上面的“山”(其实王羲之写的不是“歲”,而是它的异体字,能看出区别吗):



二、断笔。也就是笔画不连贯,出现中断,比如“可”的一横、“足”的一捺、“揽”(攬)字里的“臣”(王羲之其实对“攬”进行了部分简化):



三、贼毫。指个别笔毫不听指挥,四处游走,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下面这个“暂”。其右上角的“斤”的第一撇出现了分岔,右下角的“足”的右侧干脆出现了“毛边”,这些都是贼毫的效果——话说标准的繁体字应该是“暫”,书圣又写了异体字。



当然啦,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瑕疵,应该算是“特效”。存世所有《兰亭序》摹本当中,冯承素保留的特效最多,自然最接近真迹。为什么只有他做到了?

唐朝人制作摹本常常使用双钩填廓法,也就是在原作表面覆盖一张半透明的纸,先勾出笔划的轮廓,再把空白处填满。这种方法的还原度很高,但笔划中的尖锐之处(比如钩和提)往往缺乏棱角,贼毫之类的细节也很难表现出来。

所以冯承素采用半临半摹的方法,有时双钩填廓,有时直接手写!这样做当然最能保留原作的手写意味,但恐怕只有那些书法造诣直追王羲之的人,才有胆量、有能力这么做吧!

冯承素摹本最精绝的地方,在于他充分保留了王羲之的修改痕迹:


(於)所欣”改为“向之所欣”


(或者足)”改为“悲


“岂不哉”改为“岂不哉”


寄所托”改为“寄所托”,囙是因的异体字


“有感于斯”改为“有感于斯

王羲之使用的毛笔跟现在不太一样,笔芯是硬毛,外围是软毛,写起来比较硬,常有几根笔毫不听指挥,而且在雅集时即兴作书,于是就出现了这些“瑕疵”。

最精彩的一处修改痕迹还要数下面这个:



王羲之最初写的是“揽昔人兴感之由”(一看到古人发感慨的由头),思考再三后在“一”上多添几笔,改成了“每”,变成“揽昔人兴感之由”(每当我看到古人发感慨的由头)。

冯承素不仅使用浓淡不同的墨色保留了“每”的修改痕迹,而且遵循了原作的字间距:由于字型较扁的“一”改成了字型较长的“每”,所以“每”与“哉”“揽”二字的间距明显变小。我们看下面这幅图会更清楚:



右边“哉一揽”三字的间距与左边“合一契”三字的间距原本是一样,由于“一”改成了“每”,所以“哉每揽”三字立刻挤到了一起。如此绝妙的修改痕迹在其他摹本中都没有体现!

除字间距外,冯承素对行间距的把握也极为精彩。通览全文,你会发现文稿开头部分行距宽松,结尾部分却比较拥挤:



上两幅图分别是文章首尾部分的截图,图片宽度完全一样。文首部分有五行字,文末的密度却增加到六行半。是冯承素临摹到最后发现没纸了吗?当然不是。当代书画鉴定家启功认为,这很可能反映了原作的行间距变化,真正没纸的是王羲之!这种行间距的变化同样没有出现在其他绝大多数摹本上!

有关冯承素的史料记载很少,因为他没有做过大官,充其量也就是个负责文书工作的小京官。但他的书法造诣和临摹技巧必定非常了得,因为史料明确记载说,唐太宗曾用他临摹的王羲之作品赏赐王公大臣。

时至今日,冯承素没有留下一件属于他个人风格的书法作品。事实上,《兰亭序》上也没有他的签名和印章,我们只是根据明朝人的鉴定意见,将人世间最优秀、最珍贵的《兰亭序》摹本归在他的名下。

不过,读到此处的你一定感觉到了:这件最优秀、最珍贵的摹本出自谁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最大限度保留了《兰亭序》真迹的特点,所以无论归在谁的名下,都无损它本身的价值。而我们还能亲眼目睹其风采,已是无比幸运!



书圣笔下不仅有“瑕疵”,还有真正的错别字,比如“和”的右边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曰”。王羲之定是喝多了,而冯承素又极其忠实原作,连作品中的错误也依样临摹了下来。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其实是草稿

在华人世界,如果提到书法,就没有人没听说过王羲之的。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人称“书圣”,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当然首推《兰亭序》,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兰亭序》其实只是王羲之书写的一份草稿。

著名的书法代表作竟然是草稿?不会忽悠我吧?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兰亭序》是怎样诞生的。

时间:《兰亭序》开篇就讲是东晋“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

地点:浙江绍兴城外的会稽山兰亭。

兰亭雅集图

当时王羲之在干吗呢?时任会稽内史和右将军的王羲之召集了一批文人名士。来到了绍兴城外的会稽山游山玩水,并且在兰亭这个地点举行了一个诗会,期间还玩游戏,玩什么游戏?《兰亭序》里面写得很清楚,当时没有载歌载舞,没有丝竹管弦这些乐器演奏,而是玩一种叫做“流觞曲水”的游戏。什么叫“流觞曲水”?觞就是酒杯,就是叫大家在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渠两边要么站着,要么坐着,或者蹲着,然后叫人取一只酒杯放在水面上,让酒杯随着水流往下漂流,酒杯漂到谁的面前停住不再漂走了,谁就得赋诗一首,否则罚喝酒。

兰亭雅集图

古代人的娱乐消遣方式料想没有现在那么丰富,这一批文化名人在兰亭就玩这个游戏,年过半百的王羲之也在其中玩,也不例外,并且罚喝了不少酒。随着酒杯一次又一次的从上面往下漂,被罚酒的人越来越多,诗作也是越来越多,当有三十几篇诗作出现的时候,就有人提议要把这些诗作汇集起来,准备出一篇诗集,众人听了都很赞成。出诗集当然就要写一篇序文,谁来写?大家想来想去就说王内史还是您老来吧,您是书法大家,非您莫属了。王羲之见推辞不掉,就借着酒兴,带着几分醉意一挥而就,草拟了一篇序文,就是《兰亭序》。我们仔细看《兰亭序》是不是有多处涂改?这足可证明《兰亭序》就是王羲之当时一气呵成草拟的一份草稿,不是正式的序文稿。

据说,到了第二天,王羲之拿出那份草稿,准备来认认真真抄写一份正稿时,惊呆了,发现自己昨天书写的草稿实在太好了,于是反复抄写了好几遍,发现气韵布局和笔画结构都不如那份草稿好,但王羲之最后还是从中挑选一份正式抄写的序文拿去为诗集作序了,而把当时书写那份草稿保留了下来,作为书法用笔布局的示范佳作象传家宝一样留给了自己的儿子。

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名家名匠有没有不轻易外传的绝密技艺?我想,肯定有的,这些技术和独到的心得体会是自己通过前人经验并且不断实践得来的,绝技是不会随便传给外人的。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绝技的传授方式除了言传还要身教,重点在身教,其中关键中的关键绝不会对外言传,只是身教,亲身示范传给自己的传人,例如各种拳术、刀术、棍术等武术技法,还有医术等等,书法也是不例外的。

《兰亭序》草稿留给了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王献之也是一位书法大家,几乎与他父亲王羲之齐名。《兰亭序》在王氏家族中就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由于有祖上的真传,每一代子孙都成为了当时的书法高手。后来,传到王羲之的第七世孙那里时,他的那位第七世孙却出家当了和尚,叫智永和尚,是一位高僧,也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书法大家,由于没有子嗣,智永和尚圆寂时,《兰亭序》就传给了他的得意弟子辩才和尚。当时,已经到了唐朝。

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推崇至极,他是王羲之的超级粉丝,非常喜欢二王的书法,并且收集了不少二王的书法真迹,唯独没有《兰亭序》。于是,派人四处去打听《兰亭序》的下落,希望能够找到亲眼目睹《兰亭序》真迹。后来终于打听到了,在一位和尚手里。李世民便派御史萧翼去买,买不成就借,借不来就自己去想办法搞到手吧!于是就引出了萧翼计取《兰亭序》的故事,我在这里不表。

总之,《兰亭序》最后落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里。李世民得到了《兰亭序》之后大喜过望,看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兰亭序》,李世民的鬼点子还真多,诏命当时的几位书法名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冯承素等人来临摹《兰亭序》,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做高仿,山寨。然后,李世民就拿这些名家山寨的《兰亭序》赏赐给那些王公贵族和外国使臣。

上图《兰亭序》为冯承素的摹本

我们今天看到的《兰亭序》其实也是摹本,据说是冯承素当时用双勾描摹的方式描摹下来的,就是象画工笔国画那样描摹。我有时也挺纳闷的,心想:唐代人做山寨品,难道也会把王羲之涂改的错处也山寨出来吗?会不会大家都被李世民忽悠了呢?会不会那就是真迹呢?真搞不懂。难怪有学者这么说: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相传,《兰亭序》真迹在李世民死后就失踪了,有传说是被他拿去陪葬了,也有传说不是被李世民陪葬了,而是后来被武则天陪葬了,反正就是失踪了。总之,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因为距今年代久远等诸多原因,现存于世的真迹到目前为止一件都没有发现,这是事实。


原来这么多涂改



《兰亭序》是右军王羲之等41人,在山阴(今绍兴)郊外兰亭饮酒赋诗,王羲之为诗集所作之序。全文324个字,因系酒后醉书,其中错讹而或涂或改的近20处。他酒醒后,多次试图重新工整誊写,都不及当天写的那本好。所以传给后人的,还是那个第一稿,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真本已不得见,我们就按几个临摹本(注),来进行综合分析:


1、“岁在癸丑”。为什么“癸”字笔画写得很细又很扁?分析,王右军一定晓得当年(公元353年)“地支”正好是丑牛年(注②),而忘了“天干”排序。“癸”字,一定是后续填上的。地方又留得不够,所以“癸”字写的很委屈。


2、“修稧事也 群贤畢至”。“稧”应改“禾木”旁为“示补”旁,以“禊”为正确写法。


3、“有崇山峻领”。“崇山”是漏掉了后补的,没有地方,不得不写在旁边。王羲之喝多了老白干,写“嶺”字,误将上边的“山”丢了。


4、“恵风和畅”。显然。“惠”字少两笔,神龙本“和”字之“口”还多一笔,像“曰”。《兰亭序》开头“永和九年”的“和”字就是正确写法。今人临帖,照写错字,传承谬误,大可不必。


5、“悟言一室”。悟言,在这解释不通,《古文观止》纠正为“晤”言,意为见面谈话。


6、“囙寄所托”。“囙”是“因”的异体字,而且是先写了“外”字,后又以“囙”字(神龙本冯承素摹本为“ㄈ”接右边)覆盖。


7、“怏然自足”。后人记载为“快”然(高兴)自足,其实“怏(yàng)然自足”翻译成“自负”“自信”是解释得通的。


8、“僧不知老之将至”。“僧”字只有在“定武兰亭”石碑上才有这个字,为梁时鉴赏家徐僧权的押署。《古文观止》纠正为“曾”。


9、“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向之”之下覆盖了“於今”二字。俛是俯的异体字,今已废弃。


10、“岂不痛哉”。“痛”字覆盖的有点像是“哀”字。


11、“每揽”。有书说,“'每’字中画浓墨,其余淡墨,显然记录了其由'一’字改写的过程。”其实,北魏张猛龙碑上的“每”字一横,也是粗大的。而且,冯承素摹写时,随时可以蘸墨。


12、“未甞不临文嗟悼”。 “甞”是“尝”的异体字,今已不用。


13、“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后人已纠正为“犹”,当“如同”讲。


14、“■■悲夫”。 重墨抹去的字,一说是“良可”,还可能是“是可”、“亦可”,但更可能是“足可”。“夫”字,看出是盖住了“也”字。


15、“有感于斯文”。神龙本的“文”字,特别模糊。唐代褚遂良的临本,一眼就看出是由“作”字改写。


《兰亭序》冯承素神龙本


注:本文参考《兰亭序》冯承素摹本,褚遂良临本,虞世南临本,《定武兰亭》刻本和《古文观止》兰亭集序正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