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与《兰亭序》

 wps0321 2015-11-05

李世民与《兰亭序》

程勉学

先说《兰亭序》及其作者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书法泰斗。自幼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了墨色。他广采众长,备精诸体,自成一家,其风格自然平和,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借用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青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书苑文人。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而被后人尊为“书圣”,其代表作有《兰亭序》等。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临河集》《禊(音xi)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居住在会稽山阴的文人雅士,诸如谢安、孙绰、支遁、王羲之等41人,云集于兰亭举行“修禊”之典。会上纷纷推杯换盏,饮酒赋诗,即兴写下了许多名章佳篇,后将其汇编成集。《兰亭序》,就是王羲之受命为这一诗集写下的序文。全文共28行324字。这是他50岁时写下的得意之作,造诣很高,独树一帜。后人对此评赞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到唐代,其真迹被一个叫辩才的和尚收藏。

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尤对《兰亭序》崇尚有加。为获得这一书法珍品,李世民绞尽脑汁,在强取不成后,便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一书生与辩才和尚亲近,经过多方周折,终以智谋骗取了《兰亭序》真迹。之后,唐太宗便敕许侍臣赵模、冯承素二人精心摹制一些摹本分赐给一些皇族与宠臣。据说《兰亭序》的真迹,在李世民死时作为殉葬品陪伴唐太宗永绝于世。但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将李世民的昭陵盗窃后,却没有发现《兰亭序》。有人猜测,《兰亭序》十有八九藏在乾陵武则天的陵墓里。其根据是在乾陵一带的民间,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后来流传于世的《兰亭序》多是赵模、冯承素的摹本。此摹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纸张等,均几近真迹,可以乱真,是公认的最好摹本。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兰亭序》中已臻完美,达到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神韵、襟怀、情愫,在作品《兰亭序》中均得以充分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