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席明纳”

 梦蝴蝶花同眠 2015-05-28

seminars:这个英文单词可以译为“研讨班”,但费孝通先生认为这样翻译传达不出它的精神,于是采取音译“席明纳”的办法。社会学家王铭铭认为,所谓“席”有席地而坐的意思,“明”就是理解明白,“纳”就是吸纳,兼容并蓄。

◎ 王绍培

1

有关《论语》的书早已经汗牛充栋了,还能再说些什么呢?偶尔有朋友开玩笑似地说,《论语》是“党校教材”,我就觉得这句话让人耳目一新。一部《论语》,没有谈到过的地方,其实真还不少。想想看,孔子是教育家,他当年干的工作之一就是办学,这个学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培养干部的学校,也就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党校吧?《论语》是孔子跟弟子们的对话记录,后来被用来作为经典,目的也是培养官员,可不就是党校教材吗?虽然,《论语》涉及的内容广阔,并不限于怎么做官,或者,它首先讲的,其实是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成为君子,但这个君子,在孔子看来,是做官的人格前提,必须先成为君子,然后才可以为政一方。因此,说《论语》是“党校教材”,不仅别开生面,而且意味深长。先为君子,再为官员,中国历来的人生价值观由此塑造定性,到今天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2

我过去亦曾想过这个问题:一本书的形态跟这本书的诉求对象是谁也有很大关系吧?譬如说《圣经》里面的耶稣,他既对熟人讲话,也对陌生人讲话,很多时候他仿佛是置身在广场,或者,乃至菜市场,在众生喧哗中发言,它是对所有人、一切人讲话,因此书的形态就如此这般了。《道德经》写作时,老子心目中的读者是谁呢?当然不会是所有人,也不会是普通人,只可能是“某些人”,这某些人即使没有得道,也是对“道”有些体会的,否则读不懂。至于孔子的《论语》是与弟子们说的以及弟子们相互间说的。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的话是对着这些人说的,这些人虽然出身情况亦复杂,孔子说“有教无类”,但这些听众都是年轻人,都是有理想的人,都是好学之徒,因此不能说是等闲之辈。关注孔子的“受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反过来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孔子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的读者或者想把孔子的意思普遍化、抽象化,也应该明白,一旦这样处理,其中“误读”的地方一定不会少,因为孔子的话到底是对着“这一群人”说的,要不就是“这群人”彼此之间说的。

3

《论语》是孔子和弟子的言行记录。其中,言的部分比较多。孔子向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位教师,是教师的祖师爷,一直有人主张应该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今天中国的教师节。那么,问一个问题:孔子的教学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亦少见人谈到。不妨直截了当地说: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席明纳”,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席明纳”大师。

社会学家王铭铭在他的随笔集《无处非中》里,介绍到英国伦敦大学的教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讲座”(lectures),另一种是“席明纳”(seminars)。讲座的空间设置是讲台跟学生座位分开,空间二元化,教师君临其上,老一辈的教授信口开河满堂灌。席明纳就不一样了。“席明纳”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音译,本来,这个英文单词可以译为“研讨班”,但费孝通先生认为这样翻译传达不出它的精神,于是采取音译seminars的办法。王铭铭认为,所谓“席”有席地而坐的意思,“明”就是理解明白,“纳”就是吸纳,兼容并蓄。“席明纳”在空间设置上没有教师与学生的二元化分离,而是教的人和学的混杂,因此给人一种大家都平等的象征意味,教师或者某个人先来一段“席明纳式”的发言,然后由全体自由讨论。费孝通曾经介绍社会学大师马林诺斯基特别热衷“席明纳”,马林诺斯基自己在“席明纳”时不多讲话,他善于抓住问题,把握方向,参与讨论。

按照这个“席明纳”的简单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当年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是“席明纳”。孔子跟弟子们相互学习、生活、游乐、出行……在一起,他们彼此对话并非一定要在某个特别的场地上进行,而是随时随地发生,所以,孔子的这个一开始的讨论问学的空间结构,就是非二元化的,也就是“席明纳”式的。孔子的“席明纳”,内中的意味很深长,可惜后来的人大多忽略了。

4

孔子的“席明纳”的意味之一是平等。事实上,近人赵纪彬解释论语的“语”是“二人相等而说”;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一书中就把“论语”解释为“孔子对话录”,李泽厚说“论语”者译为“讨论的话语”亦无不可也。对话,而且是平等的讨论对话,这个意思居然出现在两千多年前,难道不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吗?

何以见得《论语》是平等?即以“学而第一”为例,16则言论,8则是“子曰”,孔子说的,其余7则分别是“有子曰”、“曾子曰”、“子夏曰”、“子贡曰”,还有1则是“子禽问于子贡”。在“学而第一”部分,作为导师的孔子的言论也只是篇幅稍微多一些,并没有一人独大的意思。其中曾子比孔子小了46岁,显然辈分上是弟子,但是,他们的话语一并收录,等量齐观,我们今天这些对“大小王”身份地位等级观念格外敏感的现代中国人,对此中的平等的意味,应该一目了然吧?

5

孔子的“席明纳”意味之二是对话。对话有什么特别吗?杜维明先生在讲述儒家文明时,曾经强调这一文明的“对话”属性,这个属性在今天的世界上格外值得珍视,盖因为今天世界上的很多纷争冲突,都是自说自话,不听人话。今天世界文明,独断主义多,而对话主义少。所谓对话,一是谦虚,承认你可能知道我所不知道的,真理并不一定恰好掌握在自己手上,很可能掌握在你的手上,所以要对话;二是有“听德”,聆听对方是对话的前提,而今天的世界,不能够听别人在说什么,这是很多争吵、很多冲突的来源之一,所以“听德”是一大美德。而孔子的“席明纳”正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所以,其中包含的谦虚和听德,对我们的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华夏文明之所以比较具有包容精神的一个主要原因。

孔子的性格特征之一也是谦虚。如,“子入太庙,每事问。”如,“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又如,孔子说自己与子贡都不及颜回,“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第五”5·19一则,子张跟孔子的对话,几个问答,完全没有后来弟子跟老师之间的那种唯唯诺诺,这正是对话的一大特点。5·26一则,子曰:“盍各言尔志?”明确要听弟子们的志向是什么。“雍也第六”6·2一则,仲弓问孔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然后说自己的看法,孔子非常同意,“雍之信然”,可见孔子不是自己说了算。6·8一则,季康子三问孔子,孔子三次回答,这样的讨论对话,非常“席明纳”。

6

孔子的“席明纳”意味之三是生动。台湾学者薛仁明有意把孔子跟儒家加以分别。其中的一个意思应该是,儒家太过拘谨、僵化、体制化,而孔子则生动活泼多了。孔子没有那么道貌岸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这一点,从孔子的“席明纳”中也可以看出来。因为“席明纳”是平等、自由、随机、活泼的状态,在“席明纳”的场合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整体性和真性情。教育的本来目的不是把人变成呆板的机器,而是成为有真性情的个人,不生动能有真性情吗?

“先进第十一”11·26一则,孔子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人“言志”。孔子说自己比在座的大不了几岁,大家不要顾虑他是老师,不妨说说各自的志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都说了,其中,曾皙的志向最有名:“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然后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历来各家对这一段的诠释五花八门,朱熹见出“人欲尽处,天理流行”;南怀瑾说这一段是“大同世界中,安详、自得的生活素描”;李泽厚认为这不过是孔子一时的小小感慨,并没有太多深意;阿城认为这段话说出了自由的境界,相当了不起……

正因为孔子这种亦师亦友的个性,加上他的“席明纳”式的互学方法,所以,《论语》不仅是很多思想观念的荟萃,它同时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