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夏啖枇杷

 真友书屋 2015-05-28
沈家智 植物私塾

我回家要经过一条老旧的巷子,宽可通一车。一侧是人家,一侧是院墙,院墙脚下是一排花池,里面种了很多花草乔木,有紫荆,紫红的花开在干上;有七姐妹蔷薇,现在还如火如荼;花池里摆了几个泡沫箱子,种着碧绿的葱和已经要衰败的大蒜;朱顶红也正好开花,比园艺店里的要灵气多了。

前几天傍晚路过,猛然发现白色的院墙外探进来几枝枇杷,都已经点点金黄了。此后的几日,每天傍晚路过,都有人架着木梯子爬上墙头去采撷。我问:“好吃吗?”答曰:“酸死了”。抓给我一大捧,果然酸死了,品种不好。

老巷子,酸枇杷,大人孩子骑墙头,也是一种滋味。

让我想起归有光看枇杷,却是另一种滋味。

归有光是谁,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了,但应该都能忆起曾经在中学时代读过的《项脊轩志》。我读书那会儿,这一篇是要通篇背诵的。历经十余年后,大多已经忘记了,唯有最后的那句经常会想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每每读此句,心生悲戚。睹物思人,莫过如此。


江浙一带,枇杷树是极其常见的。余杭地区,尤其塘栖一带的乡下,几乎家家都庭植一株。多修剪成三台一顶,状似宝塔;亭亭如盖,非虚言也。这种生长于亚热带地区的常绿果树,在中国有三大产区最为出名,且自古见于典籍,即余杭的塘栖,江苏的洞庭山,福建莆田的宝坑。

归有光,亦号震川先生,江苏昆山人,故而他家种枇杷树是有着地理便利的。很多人在探究他家的枇杷树到底是谁种的,我却很好奇他家种的到底是什么品种。

枇杷树大体有两种,一种果皮偏红,如红沙、大红袍。果实偏大,我见过最大的有大鸭蛋那么大,但口感一般,要么寡淡无味,要么偏酸,从没吃过特别好的。还有一种果皮偏白,如白沙,果实最大的也就土鸡蛋差不多,甜蜜蜜的,是世间美味,让人欲罢不能。我一直觉得,归有光种的可能不是白沙枇杷,否则以文人癖好,吃过如此美味,难有不留下一笔的。



我也在自己的园子里种了一些枇杷,具体数目记不清了,总有20来株,都是正宗的软条白沙。后因土地规划,移来移去,散在了园子的边边角角,实在是怠慢了。直至今年,我才在枝头见到了一些绿绿的果实。

这种蔷薇科枇杷属的常绿乔木,一般栽培品种高约两三米,小枝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深秋始花,为白色或淡黄色,花五瓣,以五至十朵成一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洞庭湖畔葛家坞有大片枇杷林,植物私塾就从那找到了很好的枇杷蜜。冬春挂果,头道花的果子最好,生长时间长,个大味甜,但江浙一带多有倒春寒,头道花多数冻坏,很难结果。平常吃的枇杷多是二道花结的果。


暮春初夏,樱桃刚刚红过,枇杷也就熟了。它经霜历雪,逢春入夏,是真正的独备四时之气,医家多为钟爱。是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良药。

但需要知道的是,枇杷仁不可吞下,具毒性。于止咳而言,枇杷叶的功效亦要大过果实,故而杭州一带,逢有咳嗽,多以枇杷叶煎水,有奇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