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可冀:行进中的现代活血化瘀学派

 雨润秋实 2015-05-30

近日,以“行进中的现代活血化瘀学派”为主题的第五届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陈可冀院士团队的相关专家就现代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作了主题报告。

1活用活血法治疗老年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徐凤芹


  陈可冀院士认为,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包括脏腑痿瘁、精血虚损、神气衰减、阴阳俱衰4个方面。脏腑痿瘁,气血不充,肌肤失养,外表体窍即表现出衰老退化征象。他还将老年病的病理特点归纳为阴阳平衡易损、多脏同病、气机失和、病理产物壅滞4个方面,并将老年病临床治疗的原则总结为以下六方面。


  一是侧重补虚,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培补脏腑,尤其是培补脾、肾。但补虚要注意补阴不过于滋腻,补阳不过于刚燥,峻补气血应避免滞涩不通。


  二是扶正宜用调补,但立方遣药不可过偏、过猛,补虚应有主有从,补之法不唯见何脏虚便一味补其虚。应时时顾及中州,调理脾胃亦属调补,不唯药疗,食饵、果菜等均有调理补益之效。


  三是祛邪慎用攻伐,应汗而勿伤、下而勿损、温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补而无滞,攻邪宜“衰其大半而止”。


  四是攻补兼施,但关键在于补而不偏,攻而不伤,补中有泻,泻中寓补。


  五是治疗应缓急得当,太急则欲速不达。


  六是老人用药应慎重,不宜药量过大,应小量用药,大抵为常人之半或三分之二,逐渐收效。


  在老年病的治疗方面,陈可冀院士认为,老年疾病虽然常常虚实兼见,但实际上仍以虚多实少为多,治疗时不免要侧重于补益。陈院士在老年心血管病临床中体会到,补法中的益气、养血、滋阴、助阳是常用的治法,通法中的理气、活血及化瘀甚至消导等方法也是常用治法,二者常并用。借鉴汉唐及清代的各种经验治疗,前者剂量一般偏大,真正起到补虚作用;后者剂量略小,起到调补和通补作用,务使阳得阴动,阴借阳运,通而不耗伤正气。现在有些处方中川芎、红花、桃仁等剂量常在20~30g,陈院士认为不妥。


  此外,目前补气多用红参或高丽参,性味温燥,剂量偏大或久用易于化火,配合麦冬和五味子养阴生津就可以免其弊端,在老年心血管病临床中常用。


2病证结合,指导活血化瘀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付长庚 刘龙涛 史大卓


  “有是证,用是药”,是以宏观症状表现为先导的治疗模式。陈可冀带领的学术团队将传统宏观辨证论治和现代微观辨病论治有机结合,临床不仅辨证用药,还考虑针对微观病理改变的干预,显著提高了临床遣方用药的针对性。


  1958年,陈可冀和已故名老中医郭士魁一起率先倡导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脑血管病,进行冠心Ⅱ号、川芎嗪、赤芍皂苷等活血化瘀方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开创了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先河。此后与阜外医院、同仁医院等北京地区几家医院合作,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精制冠心片治疗心绞痛临床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发表在1982年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被循证医学专家认为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第一篇多中心RCT临床研究报告。


  同时,陈可冀等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精制冠心片进行深入研究,证实其具有改善冠脉循环和心肌供氧、提高纤溶蛋白活性水平、降低第XIII因子活性等作用,可改善心肌缺血和血液流变性异常。方中君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四甲基吡嗪,不仅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还具有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在此基础上,陈可冀等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对血小板超微结构和心肌微循环的作用,进一步阐释了其作用机理。上述研究,从病和证两方面证实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优势,并从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系统阐释了作用机理,带动了行业进步和发展。


  1990年以后,陈可冀带领学术团队对经典方剂血府逐瘀汤进行了精简优化,制成精制血府胶囊,临床研究证实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达93.3%,实验研究证实其具有降低血浆内皮素-1、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和CD41/CD45、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这一冠心病防治领域的国际难题,陈可冀等率先倡导应用活血化瘀中药防治PCI术后再狭窄。经过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连续几个攻关计划的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方药可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影响跨膜信号转导、抑制胶原堆积及病理性血管重塑等多个病理环节,发挥防治再狭窄发生的作用。他主持的国内六家医院参与的多中心RCT临床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方药可使冠脉再狭窄及心绞痛复发率下降50%左右,为中药防治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3痰瘀同治,理论研究新站点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宗贵


  早期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历代文献中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记载,但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候特点,其应属于“痰浊”、“血瘀”的范畴,尤其在早期“易损斑块”阶段。中医认为其无形之痰是指由于遗传、肥胖或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导致脾脏的运化功能失职,水液输布障碍,停聚于体内,从而导致痰浊内生。内生痰浊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可以流窜全身作为新的致病因子引起更广泛的病理变化,导致多种疾病和临床表现。这些与现代医学认为的高脂血症与长期大量摄入高胆固醇、高糖饮食及缺少运动、体质肥胖等高度相似。因此,高脂血症以及高血糖等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子均可称为“血中之痰浊”。


  从中医角度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痰的存在。我们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分为“浊、痰、瘀、闭”四个阶段。“浊”指血脂、血糖或者其他代谢产物升高,导致血液黏滞度升高,血液浑“浊”;“痰”指导致血液浑浊的致病因子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沉积于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易损斑块,质地柔软,极易破裂;“瘀”指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易损斑块经过一定时间成长,慢慢长大并纤维化变得不容易破裂,但会影响血管的通畅,血流瘀滞;而“闭”则表示血管闭塞导致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临床事件。在“痰”的阶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里面的胆固醇经过适当的治疗以后,胆固醇可以动态的流入或流出,使斑块变小、变稳定。


  20世纪60年代,陈可冀院士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时血瘀证的中医证候特点,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的治则,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将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焦点集中于痰瘀同治上,既治瘀又治痰,强调从痰论治。治痰为先治疗靶点侧重于斑块破裂之前,立足于稳定斑块,减少斑块破裂,以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活血化瘀侧重于斑块破裂以后,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为主要目的。 而如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去论证痰瘀同治法,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