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与顾景星

 锺村老人 2015-05-30

 

《红楼梦》是我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也是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2014621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特种邮票一套4枚加小型张1枚。

很多人认为,曹雪芹是《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但红学研究表明,曹雪芹本名,字号为梦阮、芹圃、芹溪居士等;而“雪芹”是否就是曹之号,则无足够证据。因此,尽管自胡适始,“《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之说才逐渐成为主流意见,但关于《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时的作者署名为“雪芹”,是否一定就是本人,红学界一直争议不断。质疑者指出,曹霑生长于盛清时期,久居北京,是世代受大清皇恩的汉军正白旗人。以其身份和经历,不可能写出看见许多死亡的排满文字。

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红楼梦》与顾景星及其身世、文学创作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顾景星才是《红楼梦》的实际作者。

 

一、顾景星简况

顾景星(1621-1687) ,明末清初文学家(图1)。字赤方,号黄公。祖籍江苏昆山,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自幼聪慧,记忆超群,六岁能赋诗,八九岁已遍读经史,时称圣童。十五岁就黄州郡府试,拔冠九属第一。十六岁参加湖广督学考试,获第一。十九岁参加乡试,又获第一。1643年正月,因张献忠攻陷蕲州并屠城,举家避居昆山。1645年参加七省流寓生贡试,再获第一。不久又遭遇张献忠屠昆山。避难江南期间,前后接触了不少江南本土或流寓到江南的不少名士,在秦淮河、苏州等地还与名伶、艺人、名妓多有交往,尽显风流。1651年重新迁回蕲州,盖茅舍而居,名白茅堂”。1678年,受荐长途跋涉赴京参加博学鸿词科考,得识曹寅,多有交往。

顾景星虽坎坷流离、半生潦倒,却才学横溢、著述甚富,并多次力辞清廷征召。代表作有《黄公说字》12200卷、《白茅堂集》46卷(外有诗余3卷别集,图2)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入存目类,在总目提要中称顾景星记诵淹博,才气尤纵横不羁,诗文雄瞻,亦一时之霸才。《四库全书》所录文人著作数千,鲜见有此评语者。

纵观中国文学史,能称为霸才的大家寥寥可数。顾景星一生杂学旁收,上至宫闱秘事,下至三教九流,无所不窥,无所不晓。著名诗人闫章在《送黄公还山》诗中称他才偏称野史,名已遍皇州金坛文学家张明弼在《顾赤方文集叙》中说:弼自石斋(即明代大学士黄道周卒,私幸可自为霸,而不幸遇赤方。嗟乎!止矣。不得不俯首而为之臣矣。名士董苍水说:黄公才高力大,气若祖龙之吞六雄,宜其傲睨百代,自成一家也。名士程非二说:楚后劲,如黄公一种杰洁之气,安得不霸?!黄冈杜绍凯在《顾子诗钞序》中说:有明以来,楚之才子惟顾赤方一人。文学评论家袁枚在《随园诗话》说:黄公与杜茶村(即黄冈名士杜浚)齐名,而今人知有茶村不知有黄公。足见顾景星有众人难以企及之雄藻。

 

图1:顾景星像

 

 

图2:顾景星《白茅堂集》内页

 

 

二、顾景星与曹寅之间的舅甥契谊

说到《红楼梦》,不得不谈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寅(1658-1712),字子清,号楝亭。内务府包衣正白旗旗鼓佐领下人,祖籍直隶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丰润区),一说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任江宁织造(后兼苏州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诗人、词人、昆曲作家。

关于顾景星与曹寅的舅甥关系,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1953年初版,后多次再版)一书中早已提出。红学家朱淡文在《红楼梦论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一书中,用一节专门论证曹寅的生母不是嫡母孙氏,而是庶母顾氏(即顾景星的妹妹)。

红学家胡绍棠在给《楝亭集》作笺注时指出,1703年春,曹寅赋《题王南村副使风木图》一诗,抒发思母之悲情。诗的前两句是:“风木吟何限,杯圈属孝思。”诗中风木之典喻父母亡故,杯圈则专指思念亡母。而当时嫡母孙氏尚健在,所以曹寅所思乃生母顾氏。

顾、曹何以联姻?包括一些红学家在内的很多人都感到不解。

在明末清初大动乱中,顾家一直处于流亡奔波中。顾景星的幼妹由此失落,后成为曹玺(曹寅之父)之妾。按照清朝凡嫡母在,生母不得并封的制度,在曹氏家族中,顾氏无论生前身后都毫无地位,其姓名也就默默无闻了。但顾氏到底是顾景星嫡母李氏还是生母明氏所生,现已无从查考。

曹寅与顾景星及其三子顾昌之间的亲情关系非同一般。

1678年,顾景星赴京应试,途中坠车骨折,次年元宵节之后才到京。当时曹寅任銮仪卫治仪正,与顾景星过从甚密。顾景星患疟疾,曹寅专程前去探望并赠送药物。对此,曹寅作《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顾景星作《曹子清馈药》,互为唱和。

    1679年,顾景星抱病为曹寅诗集《荔轩草》作序,对曹的气质和才学极为称颂,誉其为天人。在文末,他用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的舅甥典故,很自然地称他为吾子清。顾景星在《怀曹子清》诗中,有“情亲何缱绻之句,说明顾、曹绝非普通亲朋。

曹寅在《楝亭集》中,有不少篇幅写到他与顾昌之间的交游唱和,有的篇章还回忆了他们童年时嬉戏玩耍的情景。在《送程正路之黄陂丞兼怀赤方先生》诗中,曹寅情不自禁地思念起母舅顾景星,对他坚辞不就清廷征用的品格予以褒赞。

    顾景星生前,顾、曹二人始终没有公开舅甥关系。直到顾景星去世14年后,曹寅留表兄顾昌在江宁织造府中,资助他校印《白茅堂集》,并作《舅氏顾赤方先生拥书图记》,才首次公开称顾景星为舅。张士伋在《白茅堂集》序中说:而今直指使者巡鹾曹公为先生宅相。”“宅相典出《晋书·魏舒传》,系对外甥的美称。

曹寅之所以在青年时期不便正式承认顾景星为舅,是因为当时父亲曹玺和嫡母孙氏尚健在。如果正式承认父妾之兄为舅,则冒犯宗法,也有碍前程。顾景星体谅外甥的难处,只在私下里认曹寅为甥。在撰文赋诗时,顾景星忍不住多次用典,委婉地透露自己与曹寅的舅甥关系。但在涉及家传之类文字时,顾景星不便明言,只好避而不写了。这也是曹寅生母顾氏未见传谱的主要原因。

50年后,顾景星的后人仍在追思先祖与曹寅之间的舅甥契谊。1755年,顾昌之子顾湛露在《皇清拣授文林郎顾公培山府君行略》中写道:府君(即顾景星)晤银台曹公(即曹寅)。公时织造江南,兼盐漕务察院。前与征君(指顾景星)燕台雅集,舅甥契谊,遂捐千金,代梓白茅堂全集。对顾景星与曹寅之间的舅甥关系直言不讳。

 

三、《红楼梦》与顾景星的关系

《红楼梦》中所有人物的事情,基本上与顾景星夫妻及其家事、友人家事相关或相近。书中对于大观园及荣、宁二府的描写,也与旧时蕲州城和荆王府及其花园方位的描写相吻合。

1.《红楼梦》的创作情况有两个重要证据。一是顾景星曾委婉道出撰有此书。1678年秋,顾景星在《复徐方伯(即湖北布政使、顾景星好友徐子星)》的书信中附呈《谨呈为多病无才万难应荐事本月十九日奉宪牌到州为钦奉》一文:上论事内开本司查得蕲州乡绅推官顾景星,学德渊醇,文章鸿博,允宜荐举……伏念景星遭寇难,流离江南……四十年来著述绝少,其或写情月露寄趣□鱼……”其中四十年来著述绝少,其或写情月露寄趣□鱼之句,分明是说自己40年来著述很少,其间借写情月用以寄托生活之趣,婉转道出了是在创作《红楼梦》。当时文字狱盛行,顾景星后人惟恐他人知悉其撰有《红楼梦》一书而殃及全家,故章学诚在编撰《湖北通志检存稿》一书时,引用原文时删掉了此语。二是1668年,顾景星好友、著名文学家华亭人卢元子在《顾子在葺城两月便成千秋忽赋骊驹惘然话别聊叠三唱》一诗中写道:潇湘客子夜登舟,驿路萧萧雨雪稠。计到玉山回首处,停云片片落红楼。明确道出潇湘客子顾景星撰写有《红楼梦》一书,书中所写为避难昆山及明亡之事。诗后有说明:至人在青龙浦口居,丽藻惊看,挥茗就高谈,相对织帘,余若论,偕隐工文笔,应是庞家愧不如。” “偕隐工文笔,这正是《红楼梦》中通篇褒贬委婉的春秋笔法。当时是父亲顾天锡死后的第六年,顾景星时年48岁。国亡家失、寄人篱下,往事不堪回首,一腔悲愤,哭成此书

2.《红楼梦》篇首的几个重要事件与顾家关系密切。如,顾景星曾经历过明亡并避难昆山(相传昆山是女娲补天之处),并写过神鞭鞭石石流血,谁能驱石补天阙的诗句,这与《红楼梦》开头引用女娲补天之典所阐发的宗旨极其吻合。又如,顾景星在避难昆山时曾失落幼妹,这与“英莲被拐”一事相合。还如,顾家曾因邻居失火而被殃及,与“葫芦庙失火”相合。再如,《嘲甄士隐》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暗喻了崇祯16年正月二十二日夜,张献忠屠蕲州城一事。

3.《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多与顾家相同。如,贾宝玉与顾景星的前世非常相近。一个是女娲补天时遗下的一块未用的顽石,继而成为赤暇宫的神瑛侍者,终而成为含玉而生的贾宝玉;一个是号赤方黄石琼玉华山童子的转世仙玉。 顾景星早期写有《书募排埠桥册子》诗:神鞭鞭石石流血,谁能驱石补天阙。正与此相合。又如,混世魔王贾宝玉与顾野王”顾景星,同为任性顽皮之辈,都未进过正经学堂却才高八斗,都嗜酒如命、风流豪迈,都厌恶四书五经和科举,鄙弃功名利禄,都在13岁时已是才华横溢、声名在外。再如,顾景星之妻萧瑜是江都人,父亲为驻守苏州的将军,与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为扬州人、祖籍苏州相合;萧瑜与林黛玉都是独生女,都不会女红却富有才学;萧瑜出生时,母亲梦菩萨赠玉而生,与薛宝钗“和尚赠金锁“的故事相合;萧瑜是带发修行的佛家弟子(法名双修),与妙玉的法名相合;贾母、李纨的经历与顾景星姑母刘贞节的事相合;甄士隐、贾政与顾景星父亲顾天锡的事相合;贾元春、贾迎春、贾宝玉与顾景星友人佟国器的家事相合。《红楼梦》中,大大小小有几百个故事与《白茅堂集》和顾昌《耳提录》中完全雷同或是相近。

4.顾虎头、吴玉峰等名字透露出《红楼梦》的创作信息。“顾虎头”原本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小字。杜甫在观赏顾恺之所绘维摩像后,作《送许八归江宁》诗,其中有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之句。顾景星的先祖顾阿瑛,号玉山居士、玉山金粟道人,顾景星取虎头、后玉山金粟道人为别号,均来源于此。《红楼梦》中的顾虎头,不露痕迹地道出了顾景星的别号。书中有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之语。“吴”即吴地,昆山又名玉山、玉峰,故吴玉峰名与昆山有关。图3为顾景星后人在《白茅堂集》上的钤印“家在蕲春玉峰”。

 

图3:“家在蕲春玉峰”印章

 

5.《红楼梦》人物的生日多由顾家人的生卒日直接或间接变化而来。如,书中的宝玉、平儿、宝琴、岫烟、蕙香(四儿)等人,生日均为八月十七,而顾景星的生日为八月初七。林黛玉、袭人生日为二月十二,而萧瑜则为正月二十五,是在萧瑜生月上增一倍、生日上减一倍。书中人物与顾家人同月生的人,往往取初一、十一或二十一,如薛宝钗与萧瑜生日同为正月,一个是正月二十一,一个是正月二十五。贾母生日为八月初三,而这一天正是顾景星姑母刘贞节的生日。顾景星的祖父母早逝,其父顾天锡当时尚年幼,姑母刘贞节无子女,视幼弟顾天锡如己出,担当起父母的责任。刘贞节去世后,顾天锡斩衰三年。这与书中说贾妃、宝玉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的情节相合。

6.《红楼梦》中王、公、侯的名称与蕲州和顾景星经历的事件大有关联。如,四个郡王分别是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取“平安宁静”意,表达了顾景星在经历张献忠屠蕲后,祈愿家乡平安无事的愿望。又如,书中除去宁、荣二公,还有修国公、缮国公、治国公、理国公、齐国公、镇国公,取“修缮、治理、齐(蕲)镇”意(蕲州曾一度名为齐昌)。再如,书中第十四回共写了平原侯、定城侯、景田侯、襄阳侯、忠靖侯等五位侯,取“平定荆襄中”意,暗指明军戡乱张献忠、李自成两路起义军之事。总之,书中字里行间,处处瞻念故国故土,与前述顾虎头、吴玉峰名字一样,都暗示了《红楼梦》的创作信息。

7.《红楼梦》中对历史人物的题咏及其诸多典故,绝大部分都能从《白茅堂集》中找到踪影。如,《五美吟》之一的《明妃》:旄头豹尾乍支持,贱妾当熊只一时。多少沙场御魑魅,愿君莫忘羽林儿。在《白茅堂集》中有同样的题咏。其余四美在《白茅堂集》中也有题咏,只是诗题略异而已。再如,第二回贾雨村提到的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以及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等人名,在《白茅堂集》中也均有提及。

8.《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与明清之际蕲州四大家族之说相同。蕲州“冯顾郝李”四大家族,虽不能与《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相比,但却是蕲、黄之地历代簪缨的望族。“贾史王薛”四姓,如调换顺序就是王(亡)贾(家)薛(血)史(事)薛(写)王() () (事或史)”,暗喻此书为一部明末遗士家亡国破的血泪史。以曹雪芹的旗人身份和经历,虚构出“贾史王薛”这样寓意深刻的名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9.《红楼梦》中的所有文学体裁,均能在《白茅堂集》中找到。顾景星善于自创词牌、曲牌。《红楼梦》一书中文备众体,也多有自创曲牌。其所有体裁,均能在《白茅堂集》中找到。

10.《红楼梦》中的蕲州方言、谚俗熟语俯拾皆是。详见《从蕲方言俯拾皆是看<红楼梦>的作者》一文。本文不作展述。

 

四、红学研究的误区

作为明末遗士,顾景星历经乱世坎坷,颠沛流离一生。他在《为龚端毅公请祀浠川次子星韵四首》诗中,有一生萧瑟狂歌里,谁解千秋庾信哀往往山阳横笛泪,年年春雨杜鹃来等句,在《夜话龚端毅公诗句用咏志感同子星赋四首》诗中,有对酒吟成断肠句,夜深歌彻即山楼之句。此为创作《红楼梦》最原始情怀的真实写照。

乾嘉时期的满人,如明义、永忠、裕瑞、高鹗诸人,所欣赏的只是书中的艳情,却看不出其中的爱国因素、反满迹象和极大悲愤。鲁迅评《红楼梦》: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但该书是写的谁家之“本真”、谁人之“亲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不少红学家,也看不出这是一部宣扬反清复明的明末遗民血泪史,竟然推翻索引派的“反满说”,而仅以为这是曹雪芹所写家事无疑,于是钻进了一个死胡同,开始一味地研究曹家,甚至将红学变成曹学。导致近百年来,红学除在研究其艺术性外,在其作者生平及其思想的研究上几乎没有进展。《红楼梦》第八回,作者借后人曾有诗嘲云: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甲戌侧批:批得好。末二句似与题不切,然正是极贴切语。批者一方面觉得末二句与前六句的意思衔接不上,另一方面又觉得此二句极贴切,显然是不知其中真意,乃指张献忠屠蕲之事。顾景星《夜坐》诗:十觞不成醉,兀坐意难忘。花下春真短,灯前夜亦长。半生憔悴恨,都为乱离忙。江外传呼急,征夫又启行。《从秋屏杨公得蒋俟斋讣》诗:浮生空阅世,老至况多悲。往往伤离别,年年哭故知。才闻江笔尽,人向杜陵衰。不识羊求侣,交游更与谁?”“哀极欲无泪,悲来声转吞。如何月梁梦,不到故人魂。冷落玄亭客,荒芜隔水村(鹭洲先生别墅)。论文推后进,惟有邵青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国亡和战争带来的乱离可谓悲愤至极。而不少研究者为了吻合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将明明是明末清初的贼盗蜂起现象,硬要说成是雍乾时期农民阶级针对地主阶级的斗争。

战争连连,生灵涂炭,蕲黄之地,旱涝频繁。顾景星回到蕲州后,生活难以为继。1671年,他作《述忧二首》诗,有忧国非布衣,布衣耻忧国。我本山中氓,生理托稼穑。丁年血泪尽,半百减精力。泛爱问寒喧,不察惨淡色。质陋杨子云,文非皇甫湜人言政不修,天心怒掊克帝德胡不明,人言未为得。道逢饥夫妇,十步五扶服。□□绷中儿,索乳声塞嘿。吾曹甘饿死,孺子何皋慝。皇天本好生,糊涂用蟊贼。朱门恣饮啖,狼藉不为德追惟崇祯中,事往犹可忆。鸟啼大屋空,草满城门塞。皮存毛则附,尸行貌奚饰再三告出言,凶荒祸何速。虚名有月报,官廪无斗粟。矫节发何仓,徒忧我民牧。饥人纷在眼,哀鸿满平陆。昨见北来船,啾啾倚鸠鸪等句。字里行间,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顾景星始终抱有一腔爱国情怀。他在《满江红·和王昭仪韵》中写道:戈壁横空,马上过、几番山色。回首处、乱云抹断,帝城双阙。万里风沙生死地,十年魂梦君王侧。听琵琶、弹到《汉宫秋》,声声歇。/永嘉恨,难磨灭;天宝事,何人说?向玄都观里、偷弹泪血。乞得黄冠双鬓影,伴他青冢三更月。问姮娥,何事不长圆?山河缺。正像《红楼梦》中《枉凝眉》说的那样: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所以,他决意写一部借爱情之托,抒亡国之恨,写兴衰之感,纪家事(史)之实的政治小说,来讽戒大清王朝,三春过后诸芳尽

尽管顾景星有较强的叛逆思想,但他是一个出身于理学世家的孝子。其父顾天锡在世时,是绝不容许儿子写《石头记》这种离经叛道的书,而遭文字狱牵连的。这也是顾景星虽著述极丰,却几乎绝口不谈《红楼梦》创作的主要原因。顾天锡死于1663年冬。守制3年后,他才开始动笔写《石头记》。前述1668年卢元子《顾子在葺城两月便成千秋忽赋骊驹惘然话别聊叠三唱》一诗,反映的正是卢元子在看到顾景星《石头记》前部分章回后的诗作。

顾昌在《皇清征君前授参军顾公黄翁府君行略》中说:(府君)癸丑(即1673年)以后,究心六书之学(指《黄公说字》一书)。那么,在此之前顾景星在干什么,却只字未提。原因何在?就在于《石头记》是一部为道学家们所不容的淫书和颇为敏感的政治小说。顾景星平生治学非常严谨,不会在《石头记》尚未写完的情况下,虎头蛇尾地开始“究心六书之学”。因此,他从为父守制结束到1673年的九、十年间,恰是在蕲州创作《石头记》。这正合了《红楼梦》中篇首所言: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蕲州自古佛道兴盛,蕲人往往喜用1089949等数字。《红楼梦》中,秦可卿死后,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九十九位全真道士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原因即在于此。顾景星深受蕲州佛道文化的影响,曾自号玉山居士、玉山道人。因此,《石头记》全书完稿时,应是暗喻悲凉、困苦、烦恼的108回,而不可能是110回或未写完的80回。由于红学家们先入为主地认为该书作者一定就是曹雪芹,故脂砚斋等评其为书未成,而芹卿逝矣,由此误导了不少人。也许有人会问,顾景星不到10年就完成了《石头记》,他的写作速度有这么快吗?且看工程更为浩大的200卷《黄公说字》一书,顾景星仅花十一二年就完成了,其间还包括接友待客、外出游历的时间,足见其才思敏捷、学识渊博。

《红楼梦》一书是如何落入北京曹家的?已无文字可考。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张献忠屠蕲城后,原本为蕲州四大家族之一的顾家从此衰落。顾景星死后,其子顾昌南下金陵数年,托表弟曹寅付梓《白茅堂集》。何以为报?顾昌只好将父亲历经十年写就的旷世奇书《石头记》手稿,忍痛割爱送给曹寅。且看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述:康熙间,曹楝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不是一本奇书,曹寅何以观玩不辍”?此书当为《石头记》。该书在曹家存放数年,后流入曹雪芹之手。曹家衰落后,于1728年从南京迁回北京,曹雪芹时年仅十四五岁,从此命运多舛,过着贫困如洗的生活,直至去世。

霑之号,从家传到典籍,均未见有“雪芹”。这个“雪芹”究竟是谁?从“雪芹”二字的本身及其含义来理解,此名号与蕲州有直接的关系。《说文》中说:“芹,楚葵(即芹菜)也。”蕲州自古盛产芹菜,“蕲”即因芹菜而得名。《太平寰宇记》载,蕲州“以水隈多蕲菜而得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菜部》“水斳”(即芹菜)条说:“……楚有蕲州、蕲县,俱音淇。罗愿《尔雅翼》云:‘地多产芹,故字从芹。蕲亦音芹。’”顾景星在《野菜赞·四十四种》之一“芹菜”条中“赞曰:芹本曰蕲,国名是取。列在香草,与艾为伍……”(见《白茅堂集》43卷)。可见,古音中“蕲” 、“芹”同音,二字可互为通用。雪后之芹香气浓郁,尤为世人喜爱。古人取字号,绝不随意为之,而是引经据典。《白茅堂集》中,顾景星曾多次写芹。如,《野蔬》中的“芹叶青泥老,藤花紫玉摇”;《蕲近郭四景题绝句》之《桂花亭》中的“六月寒泉好浸瓜,但除冰雪有芹芽。一从桂树为薪后,泉隙芹芽浴水蛇”;《答龚仲震》之二中的“鸠鸣红杏欲吐,鱼跳青芹怒牙”。“雪芹”之号,当是“血蕲”(楚蕲方言中,“雪”、“血”同音,均念“协”音),隐喻作者一生中最为刻骨铭心的大事——张献忠屠蕲。

综上,《石头记》一书,无论是历经丧乱的时代背景,还是诸多人物故事,以及江南名胜的描写和蕲州方言、楚风蕲俗的运用,均为作者在亲历基础之上的文学处理。这部书并非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作者以文学手段曲折表现的家史和血泪史。顾景星才是《红楼梦》的实际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