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晶体的析出是初中学习的内容,初中学习时要求低,不能满足于高考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深入学习。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t℃时向a g饱和Na2CO3(aq)中加入 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冷却到原温度,结果溶液全部变为晶体(Na2CO3·10H2O)。求: (1)S(Na2CO3)与a的关系式,S=_____________(S代表溶解度)。 (2)a的取值范围。 ●案例探究 [例题]已知某温度下,无水Na2CO3的溶解度是10.0 g/(100 g水)。在该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aq)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试求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析出结晶水合物的计算能力。 知识依托: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 错解分析:常见错解有三:一是忽略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有结晶水,二是不知道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含多少结晶水,三是认为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只含有1.06 g碳酸钠和相应的结晶水。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过程思维法,二是终态思维法。 方法1(过程思维法):先求加入的1.06 g无水Na2CO3形成并析出晶体的质量m1(Na2CO3·10H2O)及溶液中由此减少的水的质量m1(H2O)
Na2CO3
106 g
1.06 g
m1(Na2CO3·10H2O)=2.86 g 再求溶解在1.80 g水中Na2CO3的质量m2(Na2CO3),及这些Na2CO3析出所形成晶体的质量m2(Na2CO3·10H2O)和溶液由此而减少水的质量m2(H2O) m2(Na2CO3)= =0.180 g
Na2CO3
106 g
0.180 g
m2(Na2CO3·10H2O)=0.486 g 依次类推,求m3(Na2CO3)及m3(Na2CO3·10H2O)和m3(H2O),直至所得晶体质量mi(Na2CO3·10H2O)在 (Na2CO3·10H2O)的和中可以忽略为止。 m3(Na2CO3)= =0.0306 g
Na2CO3
106 g
0.0306 g
m3(Na2CO3·10H2O)=0.0826 g m4(Na2CO3)= =0.00520 g m4(Na2CO3·10H2O)= =0.0140 g ……(生成固体质量以0.170倍递减) 最后得出所得晶体质量m(Na2CO3·10H2O) m(Na2CO3·10H2O)= (Na2CO3·10H2O)
方法2(终态思维法):设最终析出Na2CO3·10H2O的质量为x,则其中含有Na2CO3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m(Na2CO3)= 这样,若将(-1.06 g) Na2CO3溶解在质量为的水中,在题设温度下,当形成饱和溶液,所以:
答案:3.45 g 评注:二法相比,方法一不及方法二简捷、准确。方法一之答案较方法二之答案出现一定的误差,是有效运算和四舍五入的结果。若进行纯数字运算,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是完全相同的。 ●锦囊妙计 求析出结晶水合物的质量,常有两种思维:(1)过程思维:按晶体析出分过程计算的一种方法,思维朴素易接受,但计算量大;(2)终态思维:摒弃晶体析出过程,直接由最终结果计算的方法,优点是计算量相对较小。 ●歼灭难点训练
1.(★★★)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aq)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A.等于1.06 g
C.等于2.86 g 2.(★★★)将例题中的“10.0 g”改为“50.0 g”,其他不变,试求之。 3.(★★★★)t℃时,向足量饱和Na2CO3(aq)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并冷却至t℃,最终所得晶体质量为5.83 g,求该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 4.(★★★★★)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俗名海波、大苏打。现向定量饱和Na2S2O3(aq)中加入m g无水Na2S2O3固体,搅拌后静置,得到一定质量的Na2S2O3·5H2O晶体,欲求所得晶体质量x(g),还必须补充一个条件。则:
(1)所补充的条件是 (2)写出求所得晶体质量的计算式,x=______。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解析:(1)最后所得晶体质量为(a+1.06)g,其中含Na2CO3质量是:106(a+1.06)/286 g,含水质量为:180(a+1.06)/286 g;则: S= ×100 g= g (2)由于S>0,所以:2650a-4770>0,a>1.8。
答案:(1)S= g 歼灭难点训练 1. D 2.答案:18.9 g 3.答案:30.0 g 4答案:(1)一定温度下,Na2S2O3在水中的溶解度S(g)
http://u./file/f9a390aab9
|
|